相形见绌是什么意思(从“相形见绌”到“满脸绌绌”)
成语“相形见绌chù”我们常说,意思是相比之下,露出短处和不足。只是“绌”字不见得都会写会读,更是少有人知道“绌”字含义。以至于经常有人错写成“拙zhuó”字,因为“拙”大家好理解,是“笨拙”啊!的确,单从字面意思的层面,“相形”之下,显露“笨拙”,也不是讲不过去的。不过,成语就是成语,不能瞎编乱造。
百度百科说,“相形见绌”意为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得不足。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他一个部曹,戴了个水晶顶子去当会办,比着那红蓝色的顶子,未免相形见绌。”
除此之外,清.李绿园《歧路灯》:“谭绍闻……今日相形见绌。难说心中不鼓动吗?”
清· 冯俊《谋臣论》:“然,其短长优绌,不尽出于一轨。”
关于“绌”字含义,《说文》有“绌,绛也。”(绛,指深红色。)这一含义在现代汉语中已很少使用。《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第11版)、《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绌,只有一个释义:“不足,不够:经费支~,相形见~。”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第4版)绌,有两个解释:1.不足。《荀子.非相》:缓急嬴~(嬴,通赢,盈余。)成语有“相形见绌”2.通“黜”。废,贬退。《左传.庄公八年》“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孙无知,有宠于僖公,衣服礼制如适(dí),襄公~之。(适,嫡子,太子。)《荀子.成相》:“展禽三~”(展禽:人名)
关于“绌”的初始本意,《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没有提供注释。“绌”这个字带绞丝旁,应该与丝绸有关。至于为什么不说和丝绸有关的内容,而强调“不足,短缺”含义,目前通行的字典里没有进一步说明。
字典里没有找到源头说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口语表达、交流时,有没有“绌”的使用痕迹呢?
其实,北方人经常用到一个发音“chu”的字,说“刚买回来的新衣服,用水一洗,chu了一大截!”,结合“绌”字“不足”的含义,我们分析人们生活中说“这块布料chu了一大截”的“chu”字,没有再比“绌”字更合适了。原来如此!在人们的生活中,“绌”字并不算一个生僻字呢!
我们从 “布料绌了一大截”这句日常用语,来理解“绌”字“不足”之含义,也就好理解了。绌,从造字法来看,属于形声字。百度百科注:绌,形声。从糸( mì),出声。糸,是细丝,代指布料丝绸之类。“绌”字的“不足”含义,最初表达的,应该指丝绸之类“收缩变短”的意思。而且“绌”字在这里是动词用法。
原来,用“绌”字表达丝绸布料收缩变短的含义,从我们的祖先一直沿用到今天!估计很多人常说到“绌了一大截”,但不知道“绌”字怎么写。这是因为,虽然人们在口语中常说到这个字,在语文教科书上,在文化出版及媒体传播平台中,除了“相形见绌”成语,以及不常用的“左支右绌”“心余力绌”外,很少再有“绌”字出现。这也难怪很多人“绌”“拙”不分,经常写错读错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绌了一大截”表达的含义,已经从最初的丝绸布料收缩变短,引申应用到更广的范围。凡表示“收缩、变短缺、不足、减少”的语境,都可用“绌”来表达。比如“这个月的奖金绌了不少。”“他们的经营范围较去年绌了很多。”“那人刚一露头,又绌了回去。”
由“绌”的动词含义,又引申生发出一系列名词、形容词。“这块布料绌绌了。”布料收缩,往往产生褶皱,“绌绌”,在这里成为一个形容词了。“变绌绌了”就是变得不平整了,满是皱褶的意思。
既然“绌绌”与“皱褶”相关联,有时干脆就充当了名词。我们听见有人这样说,“他一脸绌绌。”或者加一个“子”(读轻声),强调名词“皱褶”,如“一脸绌绌子”,或者把“绌”和“褶”连起来,再加“子”:“那人满脸绌褶子。”
相信北方人尤其是山东人,一听就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