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古诗词赏析|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及翻译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0 15:16:31     编辑: gca456

古诗词赏析《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原文: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他出生在金国,少年时,就参加了耿京领导的起义军,在起义军中担任了掌书记。他杀死奸细,回到南宋后,被朝廷委以重任。但是,主战派并未能取得胜利,而朝廷内部又存在投降派和主战派的斗争。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江西信州(上饶)带湖闲居,他对于恢复中原早已失去了信心,便将满腹心事都寄寓于词的创作。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追述作者青少年时期在故乡山东历城的生活。青少年很少感到愁苦,也许同当时国家尚处于相对安定时势有关。作者当时怀着到敌人后方组织抗日武装,光复中原的远大理想,虽受投降派排斥而处境孤立,但对民族复兴的前景依然充满着希望。青少年时期生活在故乡,思想单纯明净,一遇不如意的事就容易感觉愁苦悲哀。如本词上片所说的那样:“少年不识愁滋味”和“爱上层楼”,那不过是抒发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少年本色而已。但“为赋新词强说愁”,用强说的愁来寄托自己的忧愁烦恼,也透露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

下片则主要抒写作者受投降派排斥、打击以及被迫离职闲居的苦闷和痛楚。

“而今识尽愁滋味”是上片的延续和发展。“愁”的内蕴更加丰富了:有国势衰微之愁,有壮志难酬之愁,有壮士不遇之愁,有卖国贼排斥打击之愁。“愁”的内容如此丰富,其真正的原因是“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句话是本词的“诗眼”,它反映了作者的内心矛盾:他一方面对投降派排斥打击的不满和抗争精神;另一方面又深感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故作自我宽解。

本词以“少年”和“而今”对比的手法贯穿全篇。“少年”是作者对过去生活的美化,也是作者对未来希望和憧憬的表露。“而今”才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写照。“少年”、“而今”对照的手法把作者的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刻有力。通过这种手法使读者能清楚地看到一个怀着报国热情而又备受打击迫害的爱国志士的苦闷和不平,从而引起读者的同情和深思。

这首词结构上运用时空跳跃,以“愁”字贯通全篇进行对比和照应的手法,产生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风格上豪放中见悲壮。语言浅显平易而意旨深曲幽邃。它的艺术魅力主要不在于对现实的描写和典型细节的刻画上,而在于它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心中的隐痛和他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这些又不是通过暴烈的抒情、激烈的辩论或激越奔放的音乐、慷慨陈辞的描写来表现的;而是通过近乎口语的白描和委婉含蓄的语言来实现的。它使我们看到:一个饱经忧患、满腹心事的老者正向我们走来;他虽然富于经验、老于世故;但热情未泯、棱棱风骨犹存;他表面上显得很冷静、很沉着;但他心中却潜藏着巨大的哀痛和不满;他的笑似乎是在嘲笑自己、嘲笑世人;他的语言平淡朴素、近于口语;但他的精神却在闪光;他的人格尽管受到压抑但仍然保持高洁;他总是用曲折隐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哀痛;他的感情是真挚的、发自内心的、纯洁美好的;他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主要的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许这些正是辛词历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