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两相厌典故(从“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探寻李白生命历程中旷世孤独之感)
孤独是什么?是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空旷寂寥;是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形影单只;是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无奈怅惘;还是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凡脱俗......
中国的文人大都是孤独的,他们蔑视世俗,甘于寂寞,又孤芳自赏,期待理解。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所以,陶渊明要摆一把无弦之琴,以示自己知音难求,因此他才会寄情山水与自然为伍,在山川河流中寻求大道所在。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大千世界,惟余莽莽,人如沧海一粟,苏轼泛舟赤壁,感慨世事无常,“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然而,大唐王朝里,有这样一个诗人——李白,他为孤独而生,因孤独而死。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他在月下孤独的表白;“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是他在秋夜里的触景生情;“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是他在欢歌中的高傲蔑俗......
但这些诗歌,根本不足以表达他的旷世孤独,那时的李白还太年轻,没有岁月沉淀,也没有历经那么多俗世沧桑。
看李白的旷世孤独,当从他从夜郎遇赦归来。公元761年,年逾花甲的他,因病返回金陵,投奔族叔李阳冰。
年迈的李白,回顾往事,有恣意江湖的快乐;有权贵爱戴的虚荣;也有被赐金放还的无奈;经历过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也尝过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更体验过带罪流放的屈辱......
宣城的敬亭山,在李白的心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细细算来,李白一生中去过敬亭山七次,最后一次来到宣城,也是晚年多病时。没有昔日高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他孑然一身,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不觉触景生情,内心无处话凄凉,因此悲从中来吟出一首《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越飘越远。
诗人开篇写景,眼前所望皆是悲景,好像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自己,不愿与诗人为伍,仅仅十字,令人无不伤感。
“尽”和“闲”二字,把我们引入到一个“静”的境界,众鸟飞尽是喧闹后的清净;云层散开留下孤云一片飘来飘去是闲适之意。尽,既有已经消失之意,又有正在慢慢消失之感。闲,主要是借闲云的悠闲自在反映作者的内心闲适。这两个字正好有效地烘托了主题《独坐敬亭山》中的“独”的意境。
诗人虽然孑然一身独坐敬亭山上,但闲适自在,“诗仙”之风不觉而显。动中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体现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寂寞感。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出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一个独坐出神的孤独形象。
尽管众鸟飞尽,闲云散去,李白丝毫不为所动,还是一人独坐在幽静的敬亭山上,忘我的凝视着这个秀美山峰,就好像它也在含情脉脉地回望自己一般,一切情感尽在无言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从“相看两不厌”中,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我和山两相对望,一点也不厌烦,不满足,足见山与人的惺惺相惜之情。“只有”二字,千锤百炼,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
静中含情,反衬无情。诗人表面写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这静谧中可以看出,诗人与世俗格格不入,因而横遭冷遇,处境之艰难。
《江南通志》这样描写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然而,在李白的笔下我们丝毫未见敬亭山的美景,却看出敬亭山和诗人一样孤独无奈。
人生在世,孤独之情,在所难免。诗人的悲剧充满了整首诗中,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上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深含之意却是诗人李白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他以丰富的想象力,赋予敬亭山生命,与自己两两相望。写的是自己内心的孤独,但更想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寄托,寄情山水,遨游天地。
难怪,周敬在《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中评价李白:孤行千古。
其实,初看这首诗,大家总有一种熟悉感,不只是因为曾经背诵过柳宗元的那首《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其中孤独的深意,跟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却少了一点浪漫的气息,更多的是雪景清峭孤寂之情。
我们有可能还会想到“相看两相厌,何必两生嫌”的出处?或者是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料我应如是”?
不管是什么,都不可否认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为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