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日常礼仪行为规范 ?12条礼仪规范让孩子学会什么叫尊重

72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2 14:47:43     编辑: 妈妈没时间

前段时间小样妈坐火车,遇到一位妈妈带着她5、6岁的儿子。小男孩非常闹腾,一刻也闲不下来,不时地用脚踢前面的座位

尽管前排的乘客一次次提醒,让这位妈妈管教一下孩子,可妈妈并没有当回事,只对儿子说了句“别吵了,好好坐着”,就又低头看手机了,一句道歉的话也没有

不仅如此,妈妈还非常大声地讲电话,讲累了就把鞋一脱,把脚搁在小桌板上。真是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不礼貌”,也难怪孩子有样学样了。

也许这位妈妈觉得,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礼貌什么的又不能当饭吃。然而很多时候,不懂礼貌、不尊重别人的行为真的会让你吃大亏。

假设这个男孩长大后进入工作岗位,总是不经允许就乱拿同事的东西,开会时抖脚、插话,还经常迟到早退,那不管他学历再好、能力再强,也很难被领导重用。

从小教孩子懂礼貌,遵守社交规则,尊重他人的感受,其实是我们送给孩子最体面的一份礼物。因为它会伴随孩子一生,不时地给他带来好运。

01 为什么懂礼貌的孩子更幸运?

假设现在有一个竞选班长的名额,有两个候选人。一个孩子成绩优异,可是很自我,做事不顾别人的感受。另一个孩子成绩一般,却待人友善,热情礼貌,很受大家的欢迎。作为他们的同学,你会把这一票投给谁呢?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那个成绩一般,却礼貌友善的孩子。这是有一定的心理学根据的。

首先,心理学有一个互惠效应,指的是当我们对别人付出时,对方会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想要找机会回报。

比如某天同事给你带了杯奶茶,之后你一定会找机会给他带杯咖啡。如果碰巧领导问你对他的看法,你八成会替他说好话。

同样的,如果孩子很懂礼貌,看到老师会打招呼,同学遇到困难会主动地帮一下忙,他就等于给自己播下了好运的种子,因为大家都会想办法回报他。

除了互惠效应,还有一个心理学原理,也会让懂礼貌的孩子更好运,那就是情绪的力量。

人都是情绪占主导的动物。虽然我们自以为很理性,投票选班长时,我们会告诉自己要公平,不能偏心,但我们的情绪脑早已默默做了决定,给我们喜欢的那个人按下了绿灯。

正如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帕金斯所言,

一般人都采用“先选定自己的立场,再来找支持自己立场的证据”的思考方式,如此便足以证明自己的立场是有道理的。

感性脑做决定,理性脑替这个决定辩护。从这个层面来说,只要赢得了别人的好感,好运就更容易降临到我们头上。

所以当孩子懂礼貌,有人缘的时候,尽管他成绩不如别人出色,支持他的人还是会支持他,“因为他有责任感啊,班长不就得有责任感嘛。”

02 想让孩子懂礼貌,就要先尊重他

看到懂礼貌有那么多的好处,是不是迫不及待想把各种礼仪规范教给孩子了?

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在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懂礼貌,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见到人要问好。可是好像不管我们怎么说,孩子见人还是不愿意打招呼对不对?

其实仔细想想,什么才是礼貌呢?礼貌是对人的尊重,是让对方感到舒服,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

真正懂礼貌的人,一定有很强的共情能力,能敏锐的觉察到对方是什么心情,怎么做才能让他舒服。

想要让孩子达到这种高层次的礼貌,我们一定要先尊重他的感受,而不是强迫他见人必须叫。

小样妈见过很多父母,为了别人眼中的体面,逼孩子叫人。孩子紧张地低着头,一声不吭,家长就严厉地指责,“怎么这么没礼貌啊,我平时怎么教你的,赶紧叫人!”

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只会抵触叫人,甚至把不愉快的感觉附加到人际交往这件事上,变得讨厌与人接触。

所以我们要先以身作则,尊重孩子,让他感受到与人交往的美好。只有内心温暖、和善的人,才有力量把这份美好传递出去。

03 礼貌除了“你好”,还有很多

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光是跟孩子说“你要懂礼貌”,他是没办法理解的。只有把礼貌细化到具体的行为上,通过示范让孩子跟着做,他才能记得住,做得到。

下面小样妈就给大家罗列一下,礼貌的行为除了打招呼时说“你好”,被帮助时说“谢谢”外,还有哪些常见的礼仪规范。

1、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能插嘴,除非有特别紧急的情况,否则要安静地等对方说完,我们才能说话。

2、和别人交谈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专心地倾听,不要一边听,一边忙别的事,比如吃东西。

3、不小心碰到别人的时候,要马上说“对不起”。

4、做错事的时候要勇敢地说“对不起”,并想办法补救。

5、吃饭前要洗手,等大家都坐下来才能开始吃。不要用手抓食物,不要用筷子在盘子里拨来拨去,只挑自己喜欢的菜吃。

6、吃完饭要把自己的桌面清理干净,把餐具放到指定的地方。

7、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捂住嘴巴。

8、进门前要敲门,不经允许不可以擅自进入别人的房间,翻东西或者拿东西。

9、去别人家做客时,不要走来走去,东张西望,乱动别人的东西。临走前要感谢主人的热情款待。

10、不可以插队,排队的时候要和前面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尊重对方的隐私。

11、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以免打扰到别人。要爱惜公共物品,不能私自拿走。

12、不要随意评价、取笑别人。即使生气,也不要说伤害对方的话。

04 可以用哪些方法教孩子礼仪?

除了前面提到的以身作则,给孩子做示范,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把礼仪规范教给孩子。

1、看绘本

我们可以买一些教孩子懂礼貌的绘本,读给孩子听。绘本里有具体的场景,能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什么情况下应该怎么做。

我们还可以在读绘本的时候增加一些互动和提问。“小兔子去大象家,应该先怎么做呀?对了,要先敲门。”

和孩子互动的时候尽量生动、有趣一些,避免说教,不然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厌烦。

2、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平时陪孩子玩的时候,可以把礼仪的场景融入到角色扮演的游戏中。

比如孩子演老师,妈妈演小朋友。“小朋友”故意做一些不礼貌的举动,“老师”看见了肯定会忍不住指出来。孩子在教妈妈的过程中,也是在做“自我教育”。

3、增加孩子的社交机会

懂礼貌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孩子要觉察到他人的感受,做出恰当的行为,其实是不容易的,需要不断的练习。

所以不管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情商,还是希望他能更自信、更自在地与人相处,我们都应该为他创造社交的机会。

就像孩子不肯打招呼,并不是不会说“你好”这句话,而是因为和陌生人接触太少,所以不敢开口。

这个时候逼是最没用的,不如多带孩子见人,增加他和陌生人接触的机会。同时不断地示范给孩子看,爸爸妈妈是怎么和别人打招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