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蒙古族的民俗主要有哪些 ?蒙古牧民和城市居民有啥不同?

96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10 07:07:48     编辑: 谢医生讲养生


一日三餐民俗由来

长期的游牧生活,使蒙古族牧民形成了食无定时、一次性食量较大的习惯,这对于按常规形式生活的人来说是无法适应的。如今,定居的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了牧民们的饮食习俗。


在汉代以前,中国是两餐制:第一餐叫“朝食”(也叫“饔”),大体在上午九时左右进行,故这个时刻也叫“食时”。第二餐叫“饣甫食”(也叫“飧”),大约在下午四时前后进行,故这个时刻也叫“饣甫(晡)时”。

东周时期,贵族中间开始出现每日吃三餐的情况,庄子《逍遥游》中就有“三餐而反,腹犹果然”的话。但平民在很长的历史进程中仍是两餐,陈直在《汉书新证》中有“汉代统治阶级日三食,一般人民日两食”的论证。


“三餐制”,是目前世界通行的基本进餐形式,并被认为是与人的生理状态比较适应的方式。

合理三餐有益健康

“三餐制”的形成,使人体逐渐形成了进食方式上的条件反射,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生理功能。在每餐前,以胃为中心的消化系统都在这种反射的指导下作好了接受和消化食物的准备。这个过程像计算机程序一样精确,胃、胆、胰、肠等器官把适量的消化液投放到要消化的食物中去,使机体得到足够的营养。


如果饥饱无时、食量不定,这些器官既没有准备好适量的消化液,又没有适合接受这种变化了的量的容器,在被动的情况下勉强接受这种现实,疾病自然就要发生了。常见的病有急性胃扩张、胃及十二指肠穿孔、细菌性腹膜炎、腹泻、痢疾、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严重的也会危及生命。


除参与消化、吸收的这些器官直接受到损伤外,饥饱无常还会累及心、脑等重要器官,使这些器官相对缺氧、缺血,造成人少气无力、困倦嗜睡、无精打采,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或导致糖尿病、胆石症、心脏病等疾患的发生。


国内有研究说,经常饱食是造成骨质疏松和短命的直接原因。年轻时长期饱食的人,年老时发生骨质疏松的机会明显增加。而年轻时就注意节制饮食、一日三餐有规律的人,老年之后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含量增加不明显,摄取的钙就容易沉着于骨骼之中,患骨质疏松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


美国科学家对老鼠进行的一项实验研究表明,衰老和功能退化是高热量饮食起作用的结果,而摄取低热量饮食的老鼠更富于朝气和活力,其寿命要比进食高热量饮食的长50%。结论是“吃不饱更长寿”,这对人类也有启示。


以“三餐制”为主要进餐形式,是在汉之后逐渐形成的。起初,早餐称“寒具”,就是随便吃点小食品,也称为“点心”,包含“象征性吃一点东西”的意思。至今,我国一些地区还把早饭称为“早点”、“过早”,仍保留着古时的遗风。


中午饭是正餐,所以才称“中饭”、“昼食”。晚饭比中午饭简单些,因为饭后就要睡觉,不需要体力上的消耗,也就不需要过多补充食物了。

餐饮无度有害健康

蒙古族牧民“膳无定时,有即食;或以事冗,数日不食,亦无饥色;而久饿一饱,竟可兼数人之量”的饮食习惯,是长期游牧生活造成的,他们的机体也逐渐建立起了适应,但对常人来说肯定是危害很大的。随着牧民定居生活方式的逐渐形成,这种饮食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牧民的生存质量会在这种变化中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有国外专家提出,21世纪的饮食趋势是一日五餐或随想随吃,这种形式更适应高强度、高效率从事脑、体力劳动者的身体需要,减少高消耗带来的饥饿感、疲劳感,使人的生活更加轻松愉快。按照这种模式,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率将由现在的75%提高到85%,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平衡机制。


不过,这毕竟还是一种设想,人体生理和社会实际能不能接受它,还是一个问号。从当前的实际出发,还是坚持一日三餐、科学进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