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五大礼仪指哪五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这五礼作为我国古代礼仪制度的主要内容历代相袭,许多内容延续至今。
(一)吉礼
是有关祭祀的典礼,主要是祭宗庙、祭社稷、祭天地等。
宗庙古人又称祖庙、太庙,是供奉祖先的场所。皇家宗庙一般建在王宫前面,明、清两朝的宗庙就建在紫禁城外,今天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即那时的太庙。臣下官属的宗庙建在居所附近,又称家庙或祠堂。
社稷是指土神和谷神,祭祀的地点一般称社稷,是古代国家的象征。古代礼制规定,"左宗庙,右社稷",即社稷坛建在王宫前的右侧,与太庙对称。明、清两朝祭祀社稷的场所就是今天天安门右侧的中山公园,园内的方形大坛——五色土坛即当时的社稷坛。
祭祀天地,又称为"封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经常一起举行,故合称为"封禅"。"封禅"仪式极为隆重,一般由帝王亲自在泰山上进行,非帝王是不允许有这种行为的。"封"在泰山顶举行,"禅"则在泰山脚下举行,但"封"重于"禅"。据史料记载,举行过"封禅"泰山的帝王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南宋以后,"封禅"不再单独进行,而与在郊外举行的祭祀天地的"郊祀"合并,"封"与"禅"也一并进行。明代,分别建成了天、地、日、月四坛,明、清两代帝王分别在各坛祭祀天、地、日、月。
(二)凶礼
指有关丧葬哀悼的典礼,带有生者对死者的顾恋悲哀之情。凶礼大致可分为复、殓、殡、葬、服丧5个阶段。人死后,首先要为他招魂,称为"复",给死者沐浴后,便进行"殓"的仪式,先进行小殓,即给死者穿哀衣;大殓是指将尸体放入棺材。入殓之后,便是"殡",即停棺待葬。殡结束后,便要举行"葬礼",即将棺材埋入地下,所以又称入葬、下葬、埋葬。之后,要为死者服丧,即在一定时期内带孝,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三)军礼
指有关军事活动的典礼,包括校阅、用兵、田猎等活动时的礼仪。
军旗是军礼的重要内容,军旗在古代战争中还起着发布号令的作用,它往往成为军队的核心,代表着军队。除军旗外,鼓、金(金属制打击乐器,后多指锣)也作为军礼的组成部分,指挥行军作战。各种军礼几乎都离不开鼓、金。
"四时畋猎"是军礼的又一项重要内容,也称田猎、狩猎、围猎,即打猎。自周朝开始,凡国内不发生战争、动乱、王位继立及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大事,帝王每年都要在四季进行畋猎活动,届时也将动用军队参加,因此畋猎实际也起着训练和检阅军队的作用,列入军礼范畴。"四时畋猎"即春蒐、夏苗、秋狝、冬狩。这种结合打猎活动而进行的军事训练,可使军队常备不懈,因而为历代所沿袭。军队平时训练的典礼称为"行军田役",在鼓、金敲击出的节奏下,兵士进行此基本功的训练,诸如前进、后退、疏散、集中等。平时训练一般不在郊野,而在专门的练兵场——校场上进行。
(四)宾礼
指诸侯朝见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节,包括朝、聘、盟、会、遇、觐、问、视、誓、同、锡命等一系列的礼仪制度。朝,是诸侯按规定的时间拜见天子的礼节。聘,是国与国之间遣使访问的礼节。盟,是指诸侯之间以语言为信约,即用口述的方式,提出某种作为自己或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即"信约为誓"。锡命,又作赐命,赐,是古代上对下的给予,赐命则专指帝王赐予臣僚爵位、服饰、车仗等的赏命。会、同,通常合在一起,即为"会同",泛指古代诸侯朝见天子,也指诸侯会合。遇,指诸侯或官吏不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突然相遇的礼节,通常较简单。
(五)嘉礼
嘉礼的内容最为庞杂,涉及到日常生活、王位承袭、宴请宾朋等多种内容,以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最为重要。婚礼,即男女结合为夫妻时的礼仪。冠礼,是古代男子年满20岁时的所行的一种典礼,即加冠以示成年(女子15岁时行笄礼以示成年)。飨礼,是设酒食款待宾客的一种礼仪。宴礼,古代君臣宴饮之礼。飨与宴内容上有差异,但都同属宴饮之礼,后代经常合称飨宴。养老礼,是对国内年老而又德高望重者按时赠以酒食时所行的一种礼节。射礼,是古代贵族男子进行射箭时的礼仪,古人在进行一些重大的活动时,常以射箭作为活动中的一项内容,以此体现习武、尚武的风尚。
以五礼为主要内容的礼仪制度,自西周正式形成后,历朝历代在相袭沿用的同时,又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从而使五礼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日渐增多,两宋时期,五礼已达112种,所涉及的范围内容几乎包括一切社会活动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因如此,礼仪在古代与社会和个人的联系极为密切,潜移默化地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犹如牛奶与水难以剥离。称中国为礼仪之邦并非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