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土家族有什么习俗 ?身为盘瓠后裔的土家族

5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5 11:47:15     编辑: 火锅的历史

起源众说纷纭的土家族,传承千年的古老习俗,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我国湘、鄂、渝、黔交界地带,有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的少数民族。他们从古至今一直都以土家话作为民族语言,虽然他们没有本民族文字,但却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世代流传着土家族的文化习俗与民族精神。

相比较于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来说,土家族的风土人情以及风俗习惯更具特色。事实上在世人眼中土家族的形象一直都是,身穿蓝布麻衣、住吊脚楼、爱吃糍粑、喝粮食酒的土著形象。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土家人早已,跟上了时代步伐过上了现代生活。

在少数民族群体中土家族的人口数量,大约有1000万处于中游地位。土家族与彝族、苗族、壮族、布依族等散落杂居,但主要聚居地却是在两湖地区。虽然重庆与贵州也有其族人分布,但相比较而言两湖地区的土家族人数更多。

虽然现代学者对于土家族起源有很多争论,但是从不同起源说中却可以体现出,土家族在历史变迁中的民族发展历程。根据考古发现土家族聚居地曾是新石器遗址,如果按照这个观点来看土家族的民族历史,至少距今有五千多年的时间。

但是笔者认为考究一个民族的起源历史,最核心的论点应该是民族诞生史。根据古代民族起源可以得知,在公元前2146年我国境内才开始形成民族。也就是说土家族真正的民族开端,应该是上古时期聚居于西南地区的夷族或西戎。

但按照最新研究发展土家族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唐朝末年。从这一点来看土家族也应该是,由一些古老民族分立出来的单一民族。所以才会有“巴人”说与“乌蛮”说,作为一个以多个民族聚居融合而成的民族共同体,土家族的习俗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

土家族众说纷纭的起源历史

世界上存在的每一个民族都不会凭空出现,尤其是生活在我国境内的众多少数民族。更是经历了悠久而漫长的历史洗礼,以及时代变迁与朝代更迭,才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民族体系。土家族就是在这种历史大环境中,出现的一个独具魅力的民族。

一、自称“毕兹卡”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土家族并不显山也不露水,他们只是一个聚居于大山中的少数民族。土家族人对居住区内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敬畏之情。根据不同居住地土家族的自称也有所不同,“毕兹卡”、“密基卡”、 “贝锦卡”。

这些土家族语言音译的族名虽然听起来有一些拗口,但是翻译成汉语却非常具有生活气息。“土生土长的人”就是土家族名称的真正内涵,作为古代社会中的农牧民族,土家族以虔诚的民族信仰,以及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土家族文化。

事实上从古至今土家族的名称,就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由于在古代社会这个民族一直分布于武陵山区,所以中原大国就将其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蛮” 是一个含有贬义的字体,大意为粗鲁、强悍、野蛮、不通情理。

这种称呼是古代中原王朝对南方民族的统称,所以 “蛮”、“夷”等名称,也曾是土家族先民的他称。实际上随着时代不断变迁,土家族的名称也越来越丰富。“土人”、“土蛮”等称呼也曾陪伴土家族好几个世纪。

二、土家族民族起源历史

关于土家族形成与起源历史众说纷纭,很多学者都根据不同证据提出了不同观点。但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说法,巴人后裔说、迁徙说和土著说。其实,这一点也完全符合古代少数民族的形成规律。

笔者认为按照古代中国民族形成历史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古民族后裔,多个民族聚居融合以及土生土长。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古老民族,在经过不断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民族分裂,在这种前提下很多族民就会单独成立一个民族。

而民族融合则是指一个单一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民族相互融合或包容,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土家族的起源历史中这三种情况都有,也就是说土家族并不是一个由,单一民族构成的少数民族,而是由多个民族聚居形成的少数民族。

1.巴人后裔说

“巴人”一般指生活在巴蜀地区的人,而且多指当地的少数民族。如果从历史沿袭角度来看,“巴人”最早形成于商周时期,并且经过不断发展与壮大建立了巴国。这个少数民族政权的主要活动范围,在重庆西南和四川东大部分地区。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巴国”与蜀国并不是一个政权,他们两个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关系。但是在秦朝建立之前已经被秦国消灭,并且成为秦朝统治区域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从这一点可以得知先秦时期的巴人,其实与蜀人最后都重新融合在一起了。

有些专家和学者之所以认为土家族就是“巴人”后裔,其实,最主要的根据就是他们都聚居在同一个地区。但是生活在同一个地区的未必是同族,根据《十道志》一书所言,“巴人”曾出现过大规模入湘迁徙。

而且土家族人自称“毕兹卡”,其实也与“巴人”聚居区域内的地名较为相似。还有一个比较有利的证据是,土家族与“巴人”的民族信仰相同。他们都信奉虎的故事与神话,大家可以试想一下这两个民族,曾在同一个地区居住并且都有共同性,从这两点来看土家族是巴人后裔非常可信。

2.迁徙说

关于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已见不鲜,古代社会中的土家族最开始居住在云贵高原,但是因为多种原因影响最后迁入湘西。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溪州铜柱记》中,曾记载:“盖闻牂牁接境,盘瓠遗风,因六子以分居,入五溪而聚族”。

这句话中的信息其实非常多,“牂牁”指的是汉朝时期的牂牁郡,其遗址位于现代社会中贵州省东南黔东南自治州,并向最西北方向的黄平县旧州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土家族先民,原始居住地应该在贵州省旧州镇。

“盘瓠遗风”中的“盘瓠”指的是一位神话人物。相传在远古时期的帝喾统治阶段,“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覆之以盘,顷化为龙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根据这段记载可以得知“盘瓠”为龙犬。

盘瓠曾助帝喾取犬戎吴将军头颅,“帝喾以少女妻之。负而走入南山 ,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这其实说出了盘瓠应是土家族的祖先,而“入五溪而聚族”则说明了,土家族人在上古时期应该聚居于五溪,也就是现代社会中的武陵山区。

也就是说土家族原本生活在贵州省,但是在盘瓠时期迁徙入武陵山区。目前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非常多,因为“迁徙说”有很多史料可以佐证。笔者认为无论是巴人说还是迁徙说,都可以证明土家族曾在这两个地区生活过。

3.土著说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土著说”, 这种说法认为土家族自古以来就定居在湘鄂渝黔。然后,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又融入了其他一些部族先民。也就是说土家族不仅是,土生土长的湘鄂渝黔土著民,而且也是一个融合了多种部族的民族共同体。

这种说法目前支持的人数也不少,但是笔者认为无论土家族起源于何地,有一点绝对不能容许大家忽视。那就是这个民族是我国境内的“土著族”,从上古时期开始一直生活在西南地区。只不过因为历史原因曾经出现过迁徙,但是这绝对不会影响土家族的民族属性。

盘瓠后裔土家族的独特民风民俗

一、服饰文化

土家族作为生活在南方地区的古老民族,从古至今都保留着比较传统的风俗习惯。在穿衣戴帽方面由于土家族人比较崇尚简朴,所以他们穿的衣服多为麻布材质,一般都称为“溪布”、“峒布”,而且颜色上也是比较单一的青蓝色。

无论男女服饰形制基本上都以宽松肥大为特色,女性上衣多以矮领、右衽为特点。但是为了显示出女性的爱美之心,会在领子或者衣服边儿上纹绣上花纹,尤其是领口更是以三条花边而著称,下身多穿褶皱较多的“八幅罗裙”。

土家族男性的衣服相对来说比较随意,除了也具有宽松最大的特点之外,上衣一般多为比较有特色的“琵琶襟”,他们喜欢在腰上缠一条单色或多色布带,下身一般就是比较肥大的短裤,很多年纪比较大的土家族男人还会绑腿。

二、饮食习俗

土家族的饮食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日常生活中主食主要有大米饭和包谷饭两类。当然,也有人喜欢吃绿豆、豌豆、大米混合蒸熟的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的重要饮食,但由于这两种食物具有季节性,所以一般只能在春夏秋三季可以吃到。

相比较于其他少数民族的饮食来说,由于土家族居住地的季节影响,所以他们的食物相对来说比较贵。平时除了可以吃到米饭以及豆饭之外,在冬季一般都食用红薯、马铃薯等。菜肴方面的主要特色就是以辣为主,腊肉是当地的主要肉食品。

三、建筑习俗

土家族的住宅其实与其他少数民族大同小异,他们在建造房子的时候也喜欢,使用木材和竹子为主要结构。而且一般也都是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放杂物,并且这种房子具有冬暖夏凉的优势。

如果从房屋种类上来划分主要有,茅草屋、木架板壁屋、吊脚楼等。当然,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的土家族也开始搭建砖瓦房。因为这种房子不仅特别坚固而且牢固性更好,事实上直到现在社会依然有一些土家族人愿意住岩洞,这其实也是土家族的一个主要住房习俗。


结 语

笔者认为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能够留存下来的民族都具有其优越性。虽然有很多少数民族的物质条件并不是特别好,但是却拥有无法比拟的浓厚历史底蕴。如果从古代中国民族发展史角度来看,土家族在历史中的参与度其实非常高。

作为一个曾经居住在云贵高原,后来迁徙到湘鄂渝黔的融合民族。这不仅可以体现出土家族的历史发展,同时也酝酿出了独具特色的土家族文化习俗。现代社会中的土家族年轻人,早已经融入了时尚、新颖的现代生活,但是很多老一辈的土家族人,却依然在坚守老祖宗留下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