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风俗传统节日,蚂拐、歌圩人欢乐,娅拜、社王别错过
引言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有关于壮族的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壮族现今分布在我国各地,其中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就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的传统节日很多都有别于汉族的节日,内容方面常常包罗万象。有管祭祀的、祈福的、单纯娱乐的,还有教导人们敬老的。形式五花八门,那么这些节日里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呢?
祭祀、祈福,节日多
壮族里有主管祭祀、丰收的节日譬如:尝新节、南瓜节。这两个节日原本都是含有祭祀、纪念的意义,后来逐渐演变成了表达人们对丰收的美好愿望。同时,趋福避祸、祈福禳灾亦是人之常情,壮族里也有相关节日,比如:蚂拐节、清明节、娅拜节、社王节等等。
《滇略·风俗》中,“夏秋之交...先取其稚穗...致馈于亲厚,谓之尝新。”
这里说的就是尝新节了,壮族人民通常叫叽芤(kou)茂(社语),是人们庆祝丰收的节日,具体的日子没有规定,一般都是在八月初的某一天,很多村子都会在这个时候举行。在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将七成熟的稻谷放入锅中,然后碾碎成扁米,供奉给祖先。
壮族人相信,大米是狗带来的所以,在祭祀完祖先后,要把稻米和肉汤混合在一起,放入锅中,做熟之后先给狗吃,最后才给人吃。
南瓜节也是每一年壮族人都要庆祝的节日。时间定于每年的十月初十,在这天,人们会从这一年播种的南瓜秧上,摘下三五个南瓜,用水煲成南瓜汤,用糯米煲成南瓜饭。做好之后先祭祖,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南瓜米饭。此时若有亲朋好友来串门,大家还会用南瓜饭招待客人。
蚂拐节又叫蛙婆节,是流传在红水河畔东兰、凤山一带的古老节日。每年从正月初一起开始过节,历时一月之久。蚂拐节的主要内容分为:找蚂拐、孝蚂拐、陪蚂拐和葬蚂拐。
第一步,是在正月初一由邻近的几个村落联合起来,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会聚集在一起,去田间地头,寻找冬眠的蚂拐。谁第一个发现了蚂拐,他就被称为"蚂拐郎"或者"蚂拐父",成为这个节庆的领导者。
他会立刻放炮七声,通知雷婆,然后,他们将蚂拐装在宝棺(一节老楠竹)当中,接着将蚂拐放进花楼(彩色纸轿),最后送进蚂拐亭(凉亭)。这时,铜鼓和鞭炮齐鸣,人群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此刻喜庆氛围直接拉满。
第二步和第三步一般交替进行,时间是从正月初一到二十五。从找到蚂拐的那晚开始,人们夜夜都会聚集在蚂拐亭下,点着篝火唱着歌,光唱还不算,还要跳舞。并且要跳铜鼓舞,这样做是为了给蚂拐守灵,也就是"玩凉亭"。这是第二步当中的孝蚂拐,在这段时间里,白天大人们不得空,就由"蚂拐郎"带着孩子们抬着蚂拐唱着《蚂拐歌》挨家挨户送恭贺。
这个时候毎家的主人就会给蚂拐送礼,有彩蛋、糍粑、肉粽、米等等。"蚂拐郎"和孩子们在黃昏时分满载而归,然后蚂拐郎会把熟食分给孩子们饱餐一顿,再将米分给每个人带回家珍藏起来,称为"百家粮",此后每月初一都要拿出来给每个人吃一点,方能保证家宅平安,无病无灾。这就是第三步陪蚂拐。
第四步葬蚂拐,这是历经守灵二十五夜,游村二十五日的最后阶段,更是整个蚂拐节的高潮阶段,蚂拐郎会在早饭过后带领全村人把蚂拐送到坟场。
并在下葬前,请长者打开宝棺(一节老楠竹)验尸,尸骨的颜色会决定接下来流程的走向,若尸骨呈金黄色,大家就会认为这是个好兆头,接着变回敲铜鼓,放炮仗,将蚂拐安葬好。然后继续快乐地跳铜鼓舞,对山歌,庆祝蚂拐节顺利结束。
但若是黑灰色,人们便觉得预兆不详,不过,这也有对应的办法,那就是要烧香叩头祈求蚂拐上天为人们讲好话。然后接着跳起快乐的铜鼓舞,这多少有点像我们过年时期的祭灶王,给酒给糖,让灶王爷喝得晕晕乎乎,糖则用来粘嘴,让灶王只说好话。蚂拐节在节日的隆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春节,是壮族某些地区的重要节日之一。
清明节,也是壮族人民祭祖的日子。在每年“清明节”这天,人们都要到先人的坟前祭拜,清理墓地。其实,壮族原本是没有“清明节”的,只有在“三月三”的时候,才会举行祭祖的活动。
但因为清明与三月三时间相近,且壮族人的歌舞多为半个月,所以清明与壮族人的歌舞恰好是一段时期。在汉族清明上坟习俗的影响下,祭祖的时间逐渐定为清明,清明上坟的习俗也逐渐在壮族社会中形成。
上面说的三个节日要么是自古流传下来的,要么是与汉族融合有关衍生而来的,那么有和人物或者是幻想相关的祭祀节日吗?当然有了,那就是娅拜节和社王节。娅拜节来源于壮族中的女神——娅汪。
娅拜节主要在云南的富宁和广南地区流行,是壮族人民用来祭奠自己的英雄娅拜的节日。在娅拜遇害的这一天,人们会宰杀一头猪,一头牛,两只鸡,四十八尾鱼,送到遇害的娅拜山上,以纪念她。因为她既是壮族的起义者,又是“人民在生产与生活上的良师益友”。人们将娅拜的地位从人升至神来进行祭拜。
而社王节则是广西宜州的壮家人祭祀社王的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十五这一天,人们就会煮芝麻粥敬献社王,然后到社(土地庙)前唱歌跳舞,预祝自己得到社王的帮助。
大家在了解上面那些有关壮族祭祀的节日里,一定会发现这些节日当中,存在各种形态的神,有蛙婆(即青蛙)这样的动物神,也有娅拜这样的由人升格而成的神,还有社王这样的幻想型神灵。
在大部分的宗教祭祀中,越古老的节日一般都有越严格的礼节,通常都是以群聚的形式进行,比较盛大。在这个节期里,人们对于祭品往往抱有很高的敬意,不敢有一丝一毫的亵渎。而像了年节、清明节这些以祭祖为目的的节日时,一般都是以一家人为单位进行的,不过在有些地方也会在分户祭祀后,又以村子为单位,聚在一起吃饭。
二、严肃的纪念、放松的文娱
这种纪念英雄们的节日通常并不涉及祈求神灵祭祖,只是单纯的纪念为壮族人民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们,代表类节日有壮族独有的寒食节以及霜降节。
与汉族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之死不同,壮族寒食节是为了纪念宋朝时期的壮族英雄侬智高对敌胜利而产生的。每到农历三月初二这一天,人们都做五色糯米饭,并煎熟鸡蛋一盆、炒猪肉丝一盆,豆腐一盆,酸菜汤一大碗。等饭菜都冷却后,用生菜叶子包着吃。
“霜降节”相传是为纪念明朝末年壮族英勇抗敌许文英与其妻岑玉音而举行的一项民俗活动。节日通常有三天的庆典,即在霜降的前一天,称为"降前",霜降当日称为"正降",霜降后一天称为"降后"。
通常在降前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鸡鸭鹅、糯米和糍粑,用来款待亲朋好友。在正降这天的凌晨,人们需要带着糍粑、年糕、香火等到"吓莫庙",向许文英、岑玉音夫妇献上祭品,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接下来,就是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一直持续到降后日结束。
壮族节日中除却祭祀和纪念这类比较严肃的节日外,让人们放轻松的文娱类的节日也不在少数。比如歌节和火把节。
歌节,顾名思义,一个有关唱歌的节日,也叫“歌圩”,是壮族地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的三月三,主要的民俗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祭神、对歌、吃五色糯米饭、碰蛋、抢花炮、抛绣球、舞彩龙、唱采茶等等。在歌节中,壮族年轻姑娘和小伙也会借着这个节日,认识自己心仪的对象。堪称壮族版“相亲局”。
壮族和许多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也是有“火把节”的。在每年阴历的五月初一,每逢火把节壮族人民就会以家庭为单位用艾叶来制作艾饼,并把屋子收拾干净。
一到晚上,人们就聚集在一起,在某个地方唱歌,直至第二天早上。“火把节”是“火”崇拜的遗存,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但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火把节”已经逐渐丧失了其原本的意义,只保留了节日本身的娱乐形式。
三、一个节日,多种目的——杂糅类节日
杂糅类节日通常包含的主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并且不区分主次。
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提到,“综合性质的节日,是由某个节日活动的多种目的所决定的。这些活动的多种目的往往是在节日发展中不断复合汇聚而成的。”
比如壮族的春节就是将祭神祭祖和娱乐交友结合在一起;老人节则是将敬老爱老和迎喜接福联系在一起。
壮族过春节虽然是受汉族影响,但其活动的时间、形式和民俗内容都具有本民族特色。壮族春节时间比汉族早一个月,过节时不仅要祭神祭祖,也要招牛魂、汲新水,还有与三月三相同的歌圩等娱乐活动,极具地方特色。壮族春节大多续半个月,也有的地方会持续一个月直到过完了年节,还有些地方时间更长,到二月二祭比神后方才结束。
“老人节”也叫祝寿节,是有一个关于老人的节日。通常壮族儿女们会在长辈六十岁大寿的时候,为长辈摆一只"寿粮缸",每位晚辈都要往缸里加米,直至盛满为止。这种米被称为"寿米",平时是不吃的,只有在老人家病了的时候,才会舀出一部分,用来熬药。
此后,每逢农历九月九日的祝寿节,儿女便要将新的大米放入大缸中,称为"补粮缸"。长辈们则会将一年前的陈米舀出一部分,和着糯米一起煮成粽子或者糍粑,回馈给儿女们,这么做也是希望儿女们可以长命百岁、和自己一样能够添福添寿。
结语
壮族节日丰富多彩,其内容丰富多样,有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和社会文化等,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节日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如节庆、祭祀、祭祖、歌舞等,它们都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各族文化各有各的美,百花齐放才是春,接受并扩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将各类优秀文化有效的传承下来才是我们当代年轻人更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