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节日习俗——怎么过春节的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传统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彰显家和爱的节日。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何处都把春节视为和家人团聚的日子。历史上朝鲜、日本、越南等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因为受中华文明影响都形成了过春节的习俗,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使农历春节在某些国家逐渐被淡化了而已。如今随着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的全方位复兴使得许多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西方国家也开始过春节了。
如今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 、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世界第一大农业国、世界第一大粮食总产量国、世界第二大吸引外资国以及世界上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是全球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是全球仅有的九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的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也与日俱增。
可以说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家企业财团、任何一个国际组织无论喜不喜欢都无法忽视中国在国际上的声音。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使世界各国纷纷在中国农历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发出节日的祝福。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把春节作为自己的法定假日。近年来埃及金字塔、纽约世贸大楼、英国伦敦眼、日本东京塔、迪拜帆船酒店等世界地标性建筑纷纷亮起“中国红”庆祝农历新年的到来。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春节在海峡两岸都是合家团圆的盛大节日。台湾人过春节的习俗是由古代从大陆移居台湾的先民带来的。如今台湾人庆贺春节的习俗与祖国大陆在很多方面都是颇为相似的,不过台湾也形成了一些自己过春节的独特风俗。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到来年正月十八“落灯”为止这段时间在台湾都属于广义上的春节。
台湾地区每当进入农历十二月(腊月)以后过年的气氛就浓起来了。早期赴台的先民生活相当艰苦,不过在每个月的十六日这天还是会想方设法改善一次伙食。这种在每个月十六日改善伙食的做法称之为“做牙”。腊月十六作为一年之中最后一次做牙被称为“尾牙”。这一天各家各户要摆上大鱼大肉祭供土地公公感谢一年来的保佑。腊月十六的尾牙过后紧接着就是腊月二十三的“送灶”。
送灶这种风俗其实与大陆基本类似。传说灶神作为上天派住在各家各户的天神每逢年底都要返回天上向玉皇大帝“述职”。玉皇大帝会根据灶神所汇报的各家各户的善恶行为决定该奖励还是该惩罚。人们为了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就用丰盛的祭品来供奉灶神。由于我国各地风俗不尽相同,所以送灶的日期有些是在腊月二十三、有些是腊月二十四。送灶这天通常又被称为小年。
台湾地区的送灶日是在腊月二十三,紧接着要迎来的除夕则是台湾年俗中最重要的日子。“守岁”、“压岁钱”这类习俗都和大陆大同小异。除夕夜全家老少会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边聚餐(称为“围炉”)。围炉时桌上的每个菜都有一定的寓意:米圆、肉圆、鱼圆象征阖家团圆;萝卜在台湾被称为“菜头”(寓意“好彩头”);全鸡的“鸡”在台湾方言中谐音为“家”,因此有“食鸡起家”之意;经过油煎火炸的食物则表示“家运兴旺”。
台湾年味有点像闽南与客家年俗的结合体。台湾同胞过年的餐桌上有福建佛跳墙、红鲟米糕、沙茶牛肉,也有客家糕粄、咸汤圆、长年菜、金华火腿、宁波年糕,可能还有山东枣花馍、杠子头、四川腊肠、湖南熏肉、陕西枣糕以及少不了的蜜饯果脯……参加围炉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对桌上每一样菜都要多少吃一点,另外还都要喝上一点酒以图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从头到尾慢慢进肚以祝父母长寿。
台湾同胞称大年初一为“新正”(意为新的一年将会有一个正正堂堂的开始)。初一凌晨头一件大事就是祭拜祖先:用自制的红白两色米糕祭神祖称为“开正”。“开正”之礼在台湾颇为隆重:厅堂灯火通明,门口结红彩,供桌上摆列年柑、年糕、牲礼、茶酒、四果、香烛,家家户户燃放鞭炮,全家老少集合一起家拜祖先、祭祀神明,随后再依次向长辈问安行礼,而长辈则会拿出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前来问候的晚辈。
大年初二这天是嫁出去的女儿回门的日子:妻子在夫家度过除夕和初一之后要在这一天带着丈夫回娘家给岳父岳母拜年。初三这天在传统上被视为是休息日。在台湾有“初三老鼠娶新娘”的说法,海峡对岸的闽南地区则有“初三无姿娘”的说法。这其实说的是连老鼠都在这天放假娶亲了,那么忙碌了一年的人也该放松一下了。“老鼠娶亲”这种说法其实来自于大陆。在传统习俗中初三这天各家各户都应当早早上床休息以免打扰老鼠办喜事。
初四是闽台地区的“接神日”:当日各家各户都要在厅堂供奉牲礼、果品、甜食等,燃放爆竹、烧金纸、神马,恭恭敬敬地迎接诸神下凡。初五被称为“隔开”(意思是过年到此告一段落):次日开始商店开市、农人下田,各行各业由此开始恢复正常生活、劳作。这种习俗也有大陆基本一致。俗传这一天也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此商店多在这一天燃香拜神以求五路财神的保佑。
台湾是一个充满宗教信仰的社会:无论平时还是节日都会发现佛道教的庙宇都未曾打烊。从除夕夜起台湾人吃过团圆饭、领(发)过红包后就会启程前往家里附近的大型宫庙上香祈福。有些庙宇会将庙门暂时关闭。工作人员会以红纸封贴主炉。当向神明请示子时(23点至凌晨1点)的吉刻届临才将庙门开启。原本等待在庙门外的香客便蜂拥而上抢夺插上第一炷香。这就被称之为“抢头香”。
笃信命理的台湾人还会照自己的生肖于初一在庙宇点太岁灯:比如今年是虎年,那么本命年的属虎的人就被称为“坐太岁”。在台湾的信仰中坐太岁或冲太岁者不是大好就是大坏,因此坐太岁的人通常会到庙裡点个太岁灯来安太岁。过年除了拜庙求平安之外更是血拼好时机:每年的大年初一台湾各大知名百货公司、商场都把抽福袋作为促销的必杀技。要说台湾春节风味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当属台北。
台北作为台湾岛内最繁华的都市自1945年光复以来就汇聚了来自祖国大陆各地的人。1945年以后从中国大陆各省迁移来台的人士及其后代如今大约占全台总人口的14%。尤其是台北作为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这些由大陆迁徙来台的所谓“外省人”聚居的地区。因此台北地区的年味吸纳了祖国大陆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位于台北旧城区的南门市场每到腊月就人潮汹涌。
外省移民后代会不远千里专程来这里办年货。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寻觅故乡之味。这里售卖的食物有南京板鸭、金华火腿、扬州干丝、宁波年糕、广东梅菜、山西挂面……全国各地的滋味大杂烩就这样构成了老台北生活的一部分。来到台湾的外省移民们始终对故乡的味道有着一种怀念。如今台湾的外省移民后裔已繁衍到了第三代、第四代。这份味觉文化的传承依然在南门市场跃动着。
从台北往南走进入桃竹苗地区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客家人作为中原人的后裔在饮食文化上保留了“山与土”的特色:爱吃陆地食材,重糖油与咸鲜,用料刚猛、情感挚烈。客家人过年的餐桌上主要有白斩鸡、长年菜、萝卜糕、红糖年糕......这些食材多半来自土地,而海鲜之类的几乎见不到。从桃竹苗地区再往南进入台湾中南部地区就是闽南人的聚居地。这里的饮食文化又与台北及桃竹苗地区截然不同。
闽南族群在台湾被称为本省人(明清以来便移居台湾的闽南人)。闽南族群的年俗与福建故土极为相似:一定要有鱼(年年有余)、鸡(集运讨喜)、海鲜大菜(佛跳墙、红鲟米糕等)以及四种年味必备糕粿:甜粿过年,发粿发财,包仔粿包金,菜头粿吃点心。此外台湾本省人过年还有必不可少的一味食材就是乌鱼子(乌鱼的完整卵巢)。这道菜是台湾中南部地区的特产。
春节期间台湾各地的年俗活动中最负盛名的是“北天灯、南蜂炮”。台湾北部的平溪每逢大年初四和元宵节都要放天灯。放天灯的原理和热气球相似:在纸糊的灯状球体下面点火,从而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将灯送上夜空。据说由于天灯的外形颇似诸葛亮的帽子,所以又被称为“孔明灯”。孔明灯在中国大陆的来历相传是由于诸葛亮发明而得名的。海峡两岸关于孔明灯的来历有不同说法,但放灯祈福的习俗却高度吻合。
相传道光年间平溪地区开垦成为村落。平溪刚开垦出来时盗匪横行。那时村民们在冬至收成结束后便全体遁入山区,等到春节过后才派人回村查看。派回去查看的人确定安全后会释放天灯以示平安。到了日本殖民台湾时期放灯又成为了躲避日军搜捕的一种方法。如今放天灯已成为北台湾地区春节祈福的一种仪式。在当地的风俗中天灯放得越高意味着来年的运气就更好。
台湾人曾经相信天灯怕鞭炮:传说天灯听到鞭炮声会惊会怕,因此炮声越响就会令天灯越升越高。由于人们相信天灯飞得越高就更能带来好运,所以就出现了放鞭炮以催促天灯高飞的习俗。位于台南市的盐水地区每年元宵前后都会举办著名的盐水蜂炮:由许多爆竹、窜天猴等组合而成的大型发炮台点燃时万炮齐发、轰鸣不断,宫庙神轿与众多信众则在这炮火中穿行。
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马英九团队推出的一支电视广告就是夜空里缤纷的天灯下期盼的面孔、泪光。其实有太多的民俗和天灯、鞭炮一样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的过往经历。台湾的历史是独特的:台湾历史文化的根是与祖国大陆紧密相连的,但又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台湾春节的一大特色就在于一种浓厚的乡愁情结。正因为春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所以漂泊在外的游子才行发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慨。
恋乡、敬祖几乎是全国各地都有的年俗,然而乡愁情结在台湾却格外浓烈。这种长在台湾人骨头里的情结时不时会散发一下。大陆人去台湾过年总能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习俗。送灶、守岁、压岁钱、放灯......这些习俗在海峡两岸都是共通的。台湾的年轻人也会在春节这个合家团圆的日子里被长辈各种花式催婚——那架势一点也不输大陆的七大姑八大姨。可能说到这儿会令不少人感同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