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礼仪文化
中国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应该在这多元复杂的社会被关注。
周朝是礼仪文化最规范的,后来的《礼记》也是在恢复周礼,主要记载冠、婚、丧、祭诸礼的礼法。记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礼仪文化。
冠礼 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时的成年礼,表示男子已是成年人,可以参加各项活动了。实行于周代,男子为冠礼,女子为笄(ji)礼(女子十六岁成年)。礼记中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
婚礼 周朝就已经有完整的“婚聘六礼”。汉族的婚礼仪式有“三书六礼”,我们先来说说六礼,六礼指结婚的流程,主要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三书是指在六礼的过程中用的文书,主要是聘书、礼书、迎书。
丧礼 指有关于丧事的仪式。丧礼的顺序主要有,请有能力的人担任总管、设立帐房管理开销、找杠房、刻棺木、找棚铺、等等。
中华的传统文化不仅对我们产生深厚的作用,也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韩国,日本依旧有我们国家文化的身影。
中国古代传统礼仪
行走之礼 是古代常见的趋礼,就是遇到比自己辈分高的或者德高望重的人时,应该低头弯腰,表示尊敬。“行不中道,立不中门”是原则,放在现在也是非常适用的,就是路不走中间,不要站在门中间。
见面之礼 拱手礼是古代最经常的见面礼,作揖之礼,即双手合抱,左手包住右手,放至胸前,表示一般的客套。现在依旧可以用。
入座之礼 不管是现在还是古代,坐席都是很有讲究的,在职场上的人应该很明白,尊贵的人坐上座,如果做错了位置,主人会很不理解,但也不能说什么,事后自己也会追悔莫及。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宾坐在西席上,主人在东席上陪坐,年长者坐南向的位置,就是北席。吃东西时,身体尽量靠近饭桌,不吃时身体往后靠。
拜贺之礼 一般在节假日的时候会行拜贺之礼,是晚辈向尊长者的礼敬。
在远古时期,还没有语言文字的时代,祖先们形成了一套互相理解的礼仪动作,一直发展、演变成至今的礼仪动作。可以归纳为十种。
十种礼仪动作
拱手礼 平时见面行的礼仪,拱手于胸前,由前向后面收,不躬身。
一拜礼 敬长辈行的礼仪。打开双臂,到胸前合拢。男子左手在前,女子右手在前。身体成三十度角,头不动。只行一个大礼
二拜礼 打开双臂,到胸前合拢。男子左手在前,女子右手在前。身体成四十五度角,头不动。只行一个大礼。叫再拜,就行两个大礼。
三拜礼 两肘和手成一条直线,男子左手在前,女子右手在前,深鞠躬九十度。
叩首礼 古代的人是席地而坐的,行叩首礼很方便,现在很少行这个礼了,除非特定的场合。先坐在地上,挺直身体,臀部不要离开小腿,不要起来,双手放在额前向下叩首。
执手礼 双手水平伸出去,晚辈的手心向下,长辈手心向上。
附手礼 双手放在胸前,男子左手在上,女子右手在上。
交手礼 用在向孔夫子行拜师礼时,师替孔夫子还礼,双手放在胸前合并,水平推出。
作揖 弯曲手臂,抱拳,身体微倾。
鞠躬礼 双手自然垂直,身体适当弯曲。越下表示越恭敬。
虽然有些礼仪现在很少用到,但是大部分的传统礼仪我们还一直沿用至今,说明这些文化礼仪还是很有积极作用的,在我们生活当中无处不体现其中,相信“礼仪之邦”这个称号不是随便就能得来的,上下五千年的底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传承。
点点关注,学习礼仪不迷路;点赞收藏加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