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国传统礼节 ,说一说古代的礼节和礼制规范

45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21 22:33:37     编辑: 左都御史

古人云,未曾学艺先学礼,所谓的“礼”内涵丰富,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礼的原始本义,是祭神,以表达对神的敬意而祈福,这是神人关系。以后,礼又引申扩大到人与人乃至群体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要想了解古代的礼制,就必须从多方面予以介绍。

一,礼节

礼节主要是指带有敬意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礼貌行为。礼节既有外在的表达形式,比如言行举止、行为,又有内在的精神内容,就是所表达的敬意,对对方的礼敬之意。礼节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称谓之礼、举止动作之行礼。

称谓之礼在古代很复杂,其中父、母、妻子等称呼,就有数十种乃至上百种,很多称谓与礼俗有关。比如文人之间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还有“拙荆”等等,都是将妻子身份压低,而体现对对方的尊敬。这类称呼很多,如官场上,品级低的官在上司面前自称“卑职”。

再拿名字来说,中国古代人不止一个名字,有名,有字,还有号,称呼对方的时候,称哪个名字是有讲究的,关系到尊敬与否的礼节。如果对方是长辈、应尊敬的人,直呼其名是失礼行为,称呼皇帝名字就是犯了大不敬之罪,是要杀头的。

行礼,是以肢体动作、举止表示敬意之礼节。中国古代在这方面也非常注重,有作揖,有打躬,有跪拜等。跪拜的种类非常多,有顿首、稽首,有一跪三叩、二跪六叩、三跪九叩。动作不同,所表示的礼敬之意的程度不同。另外,行礼动作方式,各朝各代不尽相同,各民族不同,男与女不同,非常细微复杂,而且讲究。

二,礼仪

这方面的形式比较多。

1,公示性的仪式

这是以向公众举行仪式来体现人际关系的某种意义,比如冠礼,是成人礼,古代对此很讲究,尤其是在先秦时期,以后主要是在官员贵族之家实行。

行冠礼。男子到二十岁左右要举行行冠礼,其礼仪仪式上,要给男子加一个冠,因为小孩是不加冠的,加一个冠(并非是帽子)把梳起来的头发用冠笼住,中间插一个簪子固定。

此外,行冠礼后的男子照例还要取个字,也就是“名”之外再取一个名字——字,取了这个字的名字,也是成为成年人的标志,可以结婚并有某些义务了。古代有“冠而字之”,说得就是这个意思。这种礼仪的实质,是该男子与宗族、与社会的人际关系问题,在这方面体现其意义。

拜师礼。过去很讲究门派、师承关系,拜谁为师,确定师生关系,证明这个人是师门里的人,并以礼节对老师表示尊敬,要举行礼仪仪式。以此仪式确定师生关系。

婚礼。订婚有聘礼,再举行结婚仪式,向族人、社会公示该男女是合法夫妻关系,对以后确定该女子所生子女的身份也有意义。皇帝娶妻为皇后,也有向社会公众表示某人为皇后的政治意义,这是古代帝制王朝家国一体的特殊内容,皇后既是皇帝之妻,又是“国母”,与百姓有关。

官方嘉礼。比如皇帝登基,要举行重大仪式,向社会公布谁登基了,诏告天下。立皇太子、封皇后等等,也要举行这类礼仪,向社会公示。军礼与官方嘉礼是并列的,是五礼当中的一种。比如皇帝大阅,跟现在的检阅军队一样,以此展示军容、兵种的威武程度,向有关之方显示皇朝的武力。

出征时命将出师也要举行仪式,任命谁为大将军领兵征讨,要授将军印,赋予他统帅其他官兵的权力,明确其统属关系。另外要宣布出征理由于公众,同样,军队凯旋也有仪式。

2,祀神求福的祭礼

如果对象为鬼神或祖先等,在祭祀是要表达敬畏、尊崇和孝敬等敬意,以求得庇护和赐福,这是人神关系。中国人很会造神,本来是人,而被尊崇成神,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关羽、林默娘等。祭礼还有个特点,是祭祀对象是有等级的,官方分为几等,所以有大祀、中祀、群祀之分。

3,体现等级关系的仪节形式

这方面的内容在官上比较多,民间也有。

朝廷上,君臣共议国家大政的时候,要有一个仪式,这种仪式必须体现一种等级关系,体现君臣的尊卑关系。所以座次的安排上就有讲究,比如座位的高低,再有官员之间的座次问题,谁坐前面,谁坐下面,谁坐东面,谁坐西面,这在古代都有一定的礼仪规定。

三,体现等级关系的礼制性标志

等级,是古代礼制的重要内容,除了在礼仪上的体现,更广泛且带有经常性,涉及日常生活方面,这是无论什么阶层都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衣,这方面可以归结为冠和服两项,就是冠服之制。比如清代的官员有不同的顶戴,有的是东珠,有的是红宝石、蓝宝石等,几品官戴什么顶戴都是有规制的。花翎也是服制中的重要体现,谁可以戴谁不可以戴,带一个眼的还是双眼,或者三眼的,都有等级。

还有官服,衣服的服色非常重要,尤其是明黄色,一般人是不能穿的,只有皇帝、皇家穿。官员的官服上还有所谓的补子,上面的鸟兽花纹代表着等级,不同纹饰表示不同官员品级。还有龙纹的问题,有龙纹饰的衣裳,等级规格都是比较高的,臣僚必须是皇帝赏赐才可以穿,史书上记载“赐某某人四团龙补服”,这是一种非常高规格的赏赐。

住,主要是府第的规格。房子台基高低,是古代比较讲究的礼制内容。臣僚无论地位身份多高,府第台基尺寸不能超过规定标准,紫禁城太和殿的台基是最高的,象征着皇权至上。

当然,建筑材料也有规定,尤其是带颜色的砖瓦,只有皇宫里面用黄瓦,最高的亲王,其王府也不能用黄瓦。天下唯一一个特例就是孔庙,用龙柱、黄瓦。还有大门几开、门上的钉数目上,也能看出主人的身份地位。总之,住宅规格体现人的等级。

行,主要是出行时的仪仗、车舆。坐的交通工具,在古代是有礼制规定的。乘坐的轿子,材质,顶子是金顶还是银顶,轿子用的大小,用多少人抬,各有什么仪仗配合,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规定。古代有句话叫“等威莫大于车服”,“等威”就是等级,“车”就是车舆,“服”就是衣冠服饰。

四,交际物品——礼物、礼品

如果将古代的礼物、礼品一概认为是“送礼”那么就大错特错了。现在送礼,很多讲究的是经济价值,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或者表示友好,或是有其他目的。古代的礼物其原始意义并非如此。

古代交往关系中礼品礼物,有个专门的称谓叫“贽见礼”,是初次见面的时候带的东西,并不讲求它的经济价值,而是代表带礼物去拜访的人的身份,以及对对方的一种礼敬之意。因此如果要拜谒某人,要带符合自己身份的礼品。比如诸侯见王,要带玉,诸侯以下的卿、大夫、士等,就拿档次较低的帛、兽皮、雁等,一看拿什么礼物,就知道来拜访的人是什么身份。

被拜访的人也能以他所认为符合对方身份的礼仪规格来接待,如果对方身份高,主人从哪个门出去,从哪个门迎送,从哪个台阶下,施行什么礼等,都有讲究。

另外,作为贽见礼的礼品,是对对方的认可和友好,但人走的时候大部分要送还,或者回访的时候把上回人家带来的礼品送回去,这也属于礼尚往来。

还有表示某种特殊意义的礼物。一个是拜师礼中送给老师的礼物——菜,所以后世把这种礼叫“释菜礼”。拿菜放在老师的面前,表示拜师,对老师礼敬。这种传统一直沿用到清代,文庙、国子监、地方儒学、各种学塾祭拜先师孔子时,就有释菜礼。

另一个是订婚礼中用茶作聘礼,这大概是从南方开始流传到北方的。使用茶的原因,据说是因为茶的茶籽生命力较强,种在什么地方都能发芽、成活,寓意结婚后子孙繁衍繁盛。后来传到北方,在订婚的时候也拿茶作聘礼,叫茶礼。

古代订婚,女方接受了订婚时男方的茶礼,就表示同意认可了这门婚事,就确定为夫妻关系了,因而有所谓的“下大定”的说法。这一礼俗,在《红楼梦》中也有记述,王熙凤当着贾宝玉的面与林黛玉开玩笑,说你已经吃了我们家的茶了,意思就是你已经许配给我们贾家了。

五,抽象意义之礼

抽象意义之礼,主要是纲常伦理方面的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属于精神层面、观念性的内容。比如“礼教”教化礼就是抽象的。春秋时期所谓的“礼崩乐坏”,这里面的“礼”也是抽象之礼。

如果再把这种抽意义之礼归纳一下,也可以说是为了维护国家统治、社会秩序、人际关系所规定的人们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典型的就是三纲五常、尊卑长幼的伦理关系。

大的方面有国家中的君为臣纲,做臣子的要尊敬服从君主,做君主的也要有君主的样子,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使臣以礼”,不能对臣下有无礼的行为,这样臣下才能尊重礼敬君主,已达到“臣事君以忠”。这种君为臣纲的君臣关系到春秋时期被严重破坏,出现了弑君、篡位等现象,这就是所谓的“礼崩”。

小的方面,表现为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即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家庭中应父慈子孝,社会上应和睦乡里,尊老爱幼。如果不讲仁、义、慈、孝、信,不讲究廉耻,就会导致社会秩序紊乱,是礼教教化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