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仪故事
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产生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产生了儒家仁政治国、法家赏罚分明、道家的取法自然、墨家的兼爱非攻等社会理念。
国之重器司母戊大方鼎,为商王祭祀母亲的重型礼器。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倡导忠孝礼义信,仁诚智恕廉。中国现代礼仪文化在接受中国古代优秀礼仪文化的同时也借鉴了外国礼仪文化,中外文明融汇贯通,推陈出新,去伪存真。
弘扬和实践中国优秀礼仪文化,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普及优秀的礼仪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尽绵薄之力。
商代晚期祭祀用的青铜礼器——四羊方尊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礼仪文明的发展阶段
第一,礼仪文化的起源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早在原始社会之时,礼仪文化就已经诞生。例如在距今1.8万年前的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开始有意识地用兽牙、兽骨、贝壳、石头、动物羽毛等来装饰自己了。这是服饰礼仪的萌芽状态。
原始人的骨头贝壳项链
原始人的服装及饰品
第二,礼仪文化形成
礼仪文化形成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原始社会开始由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并在周王朝建立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礼教奠基人周公旦
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对周王朝礼制的完善发展做出了颇多建树。他制定礼乐,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把所有的社会活动够纳入到长幼有序的礼制当中去。全面介绍周王朝制度的《周礼》成为中国第一部礼仪制度的典籍。
《周礼》原有6篇,详细介绍六类官名及其职权,现存5篇,第六篇用《考工记》弥补。
周礼典籍
六官分别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其中,天官主管宫事、财货等(后勤部和财政部);地官主管教育、市政等(教育部和政务院);春官主管五礼、乐舞等(文化部);夏官主管军旅、边防等(国防部);秋官主管刑法、外交等(公检法和外交部);冬官主管土木建筑等。春官主管的五礼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是周朝礼仪制度的重要方面。吉礼,指祭祀的典礼;凶礼,主要指丧葬礼仪;宾礼,指诸侯对天子的朝觐及诸侯之间的会盟等礼节;军礼,主要包括阅兵、出师等仪式;嘉礼,包括冠礼、婚礼、乡饮酒礼等。《周礼》是各种礼仪制度的鼻祖。
诸侯朝觐周天子壁画
古代军队行军仪仗
第三,礼仪文化的发展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为礼仪文化的繁荣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东周已经无力维持传统礼制,诸侯各国纷争不断,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仪礼典籍
礼记典籍
三礼服饰图
在这个社会转型的时代,鲁国人孔子编订了《仪礼》,以及孔门后人编订的《礼记》和之前的《周礼》并称“三礼”,成为中国最早、最重要的礼仪典籍著作。
第四,礼仪的鼎盛时期
礼仪文化经秦完成全国统一后,在汉朝达到鼎盛并长期保持几乎整个封建王朝时期。只是在满人入关后,才有所减弱。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统一全国图
车同轨
书同文
秦始皇建立秦朝,在全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的集权制度,并成为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基础。西汉初年,孙叔通制定朝礼,到董仲舒提把儒家文化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开始成为定制。此时,仪礼文化达到顶峰,并长期保持。
汉高祖刘邦,曾提出著名的约法三章并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获得胜利
宋代的程朱理学是礼仪文化的另一座高峰,而到了明朝王阳明,顾炎武等人的“心学”更是为后世所推崇,直接把儒学文化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涌现出了诸多的礼仪名家:
春秋战国时期:
一,孔子。他认为“不学礼,无以立。”他认为人们应该用较高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至圣先师孔子
二,孟子。孟子提出王道和仁政。主张“民贵君轻,以德服人”。在道德上主张“修身养性,舍生取义”。
亚圣孟子
三,荀子,韩非。法家代表人物。他们主张依法治国。“隆礼,重法”提倡“礼法并重”荀子重视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倡导学而至善。
荀子
四,墨子。墨家创始人。墨子思想“兼爱非攻”。讲求仁爱,反对战争。
墨子授课图
汉唐以后的名家:
一,董仲舒。西汉大儒。提出“天人感应”和“大一统”学说。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二,韩愈。唐朝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韩愈以继承儒道自居,开宋明理学之先声。
韩愈
三,程颢、程颐。北宋教育家,哲学家,理学家。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颐与其兄程颢共同创立“洛学”。
二程
四,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程朱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集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等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者。被后人视为理学大宗师。编纂了《四书集注》。
朱熹——集理学之大成者
五,王阳明。明朝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释道三家。王阳明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流传至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影响甚广。
王阳明——阳明心学创始人
六,顾炎武。明末大儒。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他一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身体力行,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朝初年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成为清学的开山鼻祖。著有《日知录》。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些大家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思想中不可否认有糟粕存在,但其中也不乏精华。我们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复兴传统文化礼仪即可。
古典礼仪名著精华:
《诗经》、《楚辞》、《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左传》、《吕氏春秋》《家礼》、《颜氏家训》、《弟子规》、《史记》等等,小到家礼大到国礼,无所不包,不可胜数。
论语
孟子
楚辞
朱子家礼
论语
诗经
各种礼仪典籍书影
礼仪文化小故事:
退避三舍,相濡以沫,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程门立雪,约法三章,光明磊落,三顾茅庐、孟母教子等等。
程门立雪
孟母教子
三顾茅庐
黄香温席
孔融让梨
第二部分,新时期的中国礼仪文化
自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和政府就摒弃了长期束缚人们的“愚忠愚孝、君权神授、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确立了男女平等,互助合作,诚信待人,礼尚往来的新型社会主义礼仪文明价值观。
新时期的礼仪文明形象
小到环境卫生、饮茶就餐、公交出行,大到婚丧嫁娶、商务会谈、国际交往,礼仪文明处处在时时在,不可一日或缺。好的礼仪文明从每个家庭,每个人开始,从我们自己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