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仪的来源 ,居然起源于古代的祭祀?
中国向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者,礼节也,指约定俗称的、对人表示尊重的各种形式,如磕头、鞠躬、握手等;仪者,仪式也,指各类典礼的秩序形式,如祭祀、出征、结婚等。
具体来说,礼节一般是个人性的,并且不需要借助其他物品就可以完成,而仪式大多是集体性的,通常需要借助其他物品。
人类最早的礼仪是祭祀,主要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和祈求,是人用全副身心在于自然和鬼神交往。而祭祀,自然也成了后世礼仪之源,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
“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节,它原是周朝天子专门用来接待天下诸侯的重典。周朝有八百个诸侯国,周天子按其亲疏,分别赐给各诸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各诸侯国内的官职又分为卿、大夫、士三等,诸侯国国君则自称为“孤”。这“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合起来称为“九仪”或称“九宾”,“九宾之礼”也就是周天子朝会“九宾”时所用的礼节:先是从殿内向外依次排列九位礼仪官员,迎接宾客时则高声呼唤,上下相传,声势威严。战国时代,周朝衰微、诸侯称霸,天子专用的“九宾之礼”逐渐演变为诸侯国接见外来使节的一种最高外交礼节。
古代汉族有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等“五礼”之说。
吉礼居五礼之首,包括三个方面的祭祀典礼:第一是祭天神,即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和风师、雨师等;第二是祭地祗,即社稷、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等;第三是祭人鬼,主要为春夏秋冬享祭先王、先祖。
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有以下几种区分:丧礼是对关系不同的人之死亡,规定长短不一的服丧时间来表达不同程度的悲伤;荒礼是对某一国家或地区遭受饥馑疫疠等不幸,国王与群臣采取减膳、停止娱乐等措施来表示同情;吊礼是对同盟国遭遇死丧或水火灾祸而进行吊唁慰问;桧礼是同盟国中某国被敌国侵犯、城乡残破,盟主国会合诸国,筹集财货、偿其所失;恤礼是某国遭受外侮或内乱,其邻国应给予援助和支持。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主要包括朝、宗、觐、遇、会、同、问、视等八项,上文提到的“九宾之礼”即属于朝礼。
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主要有以下几类:大师之礼——军队征伐的仪礼;大均之礼——王者和诸侯在均土地、征赋税时举行军事检阅,以安抚民众;大田之礼——天子的定期狩猎,以练习战阵、检阅军马;大役之礼——国家兴办的筑城邑、建宫殿、开河、造堤等大规模土木工程时的队伍检阅;大封之礼——勘定国与国、私家封地与封地间的疆界,树立界碑的一种活动。
嘉礼是改善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主要内容有飨燕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射之礼(后衍生出“投壶”)、赈幡之礼、贺庆之礼、优老之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