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陕西春节习俗

19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1-18 20:04:28     编辑: 小高冷冷冷

陕西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以喜庆、团圆、祝福和迎新为主要内容。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红色窗花、福字、年画与门神,互相拜年,祭祖、吃团圆饭;群体活动有大型灯会、灯舞、社火表演、民间鼓舞、秧歌、焰火、民歌、戏曲表演、庙会等,有声有色,热热闹闹,让人们欢欢喜喜过大年。

过年时,人们都要吃团圆饺子,在陕西不少地方还要制作面花。面花既是可口的传统面食,又是精美的民间工艺品,并被人们用于祝贺和祭祀场合,有祈福迎祥、恭贺新禧的作用。面花,俗称“花馍”“花馒头”,属面塑艺术。上笼蒸 40分钟,“龙凤呈祥”“老虎磨牙”等栩栩如生、多姿多彩的面花形象就浓缩在一盘子馍上。陕西面花以红、绿、黄、蓝几种亮色为主,用于祭祀祖先和庙会等场合摆放的面花甚至高达几米,重约百斤,像一座小塔一样矗立在人们面前,十分壮观。

形形色色的面花

大年初一,是家庭聚会的吉日良辰,也是拜年最忙碌的一天。人们通常先在家里祭祖,之后年少的要给年长的拜年,家里人拜完后,再向本家族人拜年。

拜年习俗历史悠久。传说古时每年大年三十,有一个叫“年”的凶猛野兽,会闯入人家张开血盆大口吃人。于是人们想出一个计策,关上门在家里过,给门外放块肉让“年”吃。大年初一开门见喜,互相庆贺未被“年”吃掉,因此拜年又称“贺年”,并沿袭至今。

拜年是民间的叫法,先秦时官方把拜年称为“岁首朝贺”,秦汉以后更为盛行。朝廷将庆贺岁首作为国家的重要典礼,燃香敬神、设供祭祖,还要举行大规模朝会,百官朝贺,以显示国力强盛,国泰民安。此后这种节庆活动一直延续到清朝。据记载,清朝的春节大宴非常盛大,每年按惯例要在乾清宫大摆宗室宴会,在太和殿内外摆放 210桌宴席,大宴群臣。民间拜年也蔚然成风,南北朝时风俗已和现在差不多,老百姓于元日祭祀先祖,穿新衣,正衣冠,依照尊长次序拜贺新年。

陕西各地有很多讲究:陕南习俗,初一不动刀,不理发、不切菜、不砍柴、不剪裁,忌说砍杀的话,人们认为这都是不吉祥的行为,会影响到家人全年的平安和健康,遂有“初一不动刀,家人都安好”的民谚,也是“正月理发死舅舅”说法的由来。

人们在年前在排队理发

初一过后,人们就开始给亲戚拜年了。从初二到初四,大体以亲疏为序,亲朋之间相互拜年。通常讲究“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出门的女子回娘家”。初二,出嫁的女子要带着女婿回娘家给父母拜年。初五民间俗称“破五”,是“送穷神”的日子。传说初五还是财神的生日,因此初五大人很早起床在门外燃放鞭炮,在家里点燃香火,置办酒席,摆上献供迎接财神。

此外,初五关中、陕北等地还流行吃用豇豆、豌豆、蚕豆、绿豆、黄豆煮成的“五豆粥”,寓意五谷丰登,来年风调雨顺。习俗文化源于生活,经过千年的演变成为今天节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