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始祖太子晋介绍
太子晋(约前567年—约前549年),从年代上计算,我们这位老祖宗只活了18岁。他原本姓姬,名晋,字子乔,生于洛邑,就是现在的洛阳。他是周灵王的大儿子,所以被封为太子。
太子晋自幼天资聪颖,温良博学,不慕富贵,喜爱音乐,奏乐声优美如凤凰鸣唱。这是书籍记载的内容,毕竟谁也没见过凤凰,更没有听到过凤凰的鸣唱,总之就是非常的好听。
太子晋是一个非常博学的人,晋平公曾经派当时名流师旷前往拜见太子晋,问询治国之道。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令师旷叹服。据说他因病英年早逝。他的儿子就改为王姓,后来就称他是王氏始祖。
历史上的太子晋做过一次大事。就是因为大雨,谷、洛二水泛滥,危及王宫。周灵王采取堵的办法来治水,太子晋强烈反对。他提出用疏导的办法来治水,历史上以堵治水的是鲧,结果治水多年,水患不绝,贻害天下。而禹则疏导治水成功。可惜,他父亲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后面没有历史记载,只留下一篇文章《太子晋谏灵王壅谷水》。
这样博学多才的一个人,真的是因病早逝了吗?难道是天妒英才?
《新唐书》记载: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这种说法有些让人费解,太子晋的直谏可能就是发大水那次,可能是说得有些重。他对周灵王说:用堵的方法来治水是“亡王之为也”。难道是他爹太生气了,就把他给废了?但也罪不至死吧。这件事过了一千多年都没有人知道,直到唐朝时欧阳修才弄明白。我觉得应该是他杜撰的。
《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上。三十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见,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亦立祠于缑氏山下,及嵩高首焉。妙哉王子,神游气爽。笙歌伊洛,拟音凤响。浮丘感应,接手俱上。挥策青崖,假翰独往。”
在《列仙传》中,我们的老祖宗根本没死,只是他不太喜欢当皇帝,就跟随道士去修行了。
可惜,自太子晋以后,姓王的除了一个谋朝篡位的穿越者王莽,再没有一个人当皇帝。
屈大夫在《楚辞·远游》写到:“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畄此故居?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歺六气而饮沆瀣兮,嫰正阳而吸朝霞。保神明之清兮,清气入而粗秽除。顺风而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而和德”。
屈大夫知道太子晋成了神仙,就向他讨教。老祖宗说:
道可受兮,不可传;
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
毋滑而魂兮,彼将自然;
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
虚以待之存,无为之先;
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
听起来很像是《道德经》的第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屈大夫应该是没听明白,不然也成了大道,就不会去跳汨罗江。
《东周列国志》是这样说的:东周灵王长子名晋,字子乔,聪明天纵,好吹笙,作凤凰鸣。立为太子。年十七,偶游伊洛,归而死,灵王甚痛之。使人发其冢,惟空棺耳,乃知其仙去矣。至灵王二十七年,梦太子晋控鹤来迎,既觉,犹闻笙声在户外。灵王曰:“儿来迎我,我当去矣。”遗命传位次子贵,无疾而崩。贵即位,是为景王。
这个故事是说老祖宗成仙了,他父亲周灵王打开棺椁,里面啥都没有。后来做了个梦,太子晋驾鹤接他。可是,《东周列国志》说子乔17岁就死了,这就令人感到怀疑了。17岁还是一个孩子啊,怎么就有了这么多子嗣。截止2021年,全国姓王的人数有1.015亿人,户籍人口数量排名第一。
不管是《东周列国志》记载的17岁还是其它史书中记载的18岁,我们这位王氏祖宗真的很伟大,他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族群。
那么这位老祖宗究竟是怎么死的?成仙得道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是病死的吗?那位师旷说太子晋“汝声清汗,汝色赤白,火色不寿”,他是说太子晋得了很严重的病。试问,一个病痨鬼,怎么可能繁衍出过亿的子孙后代?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欧阳修说的那种,周灵王把太子晋废了,太子晋郁闷而死。史书记载,周朝只有周幽王废太子宜臼,除此没有第二人。所以,这种说法显然杜撰。
我比较倾向于《左传·昭公二十二年》中记载“无极曰:灵王杀隐大子。”齐后恃宠而骄,仗着娘家的势力,和灵王一起谋杀太子晋。这种说法也可以解释太子晋死后,他的子嗣离开王宫,流落民间。也许太子晋留下祖训,不要再想着当皇帝,宫斗剧太残酷了。这也能解释两千多年来,王姓再没有人当过皇帝。
我去洪洞看大槐树的时候,导游讲了一些关于太子晋的野史。我还买了一本王氏的姓氏起源和一个太子晋的金牌,金牌上写着:祖宗保佑。
王氏族人的发源地应该是山西太原。我怀疑太子晋的后人就是去了山西,那里有一座晋祠。里面的王氏祠堂——子乔祠就是王氏祖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