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杨姓氏由来——杨氏历代15大先祖,看看你是咱老杨家多少世

7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13 09:30:24     编辑: 杨氏总群

中华杨氏源流

杨家人必读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


“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昜”组成。“木”指扶桑,也称杨树,生长在东方大海上的汤谷(在今连云港云合山),“昜”古同“阳”,是“日升汤谷”的形象描写。以此为图腾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杨氏族,由此产生了杨姓族徽,最终形成了姓氏。

杨(Yang)姓源出主要有:

1、源自姬姓:

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

①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晋武公(叔虞十一世孙)时,封次子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

②源于周宣王子长父。宣王时期,周宣王姬静将子长父封到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杨侯,春秋时杨为晋所灭,其后裔以杨为姓。

③源于晋武公子伯侨。晋灭杨后,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羊舌氏出于姬姓,因晋武公次子伯侨之孙突当时食邑于羊舌,故以羊舌为姓。至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晋灭羊舌氏,食我的儿子杨道逃到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代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

2、源自扬姓

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

3、源于改姓而来:

改杨姓,主要由同源、避难、避仇、收养、过继、赐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构成。

①赐姓:隋代杨义臣本姓尉迟氏,鲜卑族,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义臣之父尉迟崇,隋初随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与突厥交战,力战而死。隋文帝因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下诏赐义臣国姓杨氏。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②收养:西晋氏族首领百顷氐王杨飞龙,收养外甥令狐茂搜,改其姓为杨氏。杨复光,本姓乔,少时养于内侍杨玄价家,遂转姓杨。杨守亮,本姓訾名亮,杨复光平定江西黄巢起义军时,得訾亮,养为假子,转姓杨,改名守亮。

③避难:今浙江省诸暨市的概浦杨姓,为倪姓所改。倪盈第八世孙倪炤,仕宋为龙图阁学士,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遭流新州。当时,倪炤的幼子倪顺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及倪顺长大,力学皆优,念外家杨姓之恩,改为杨姓。

④少数民族改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政策,其中的莫胡卢氏改为杨姓。白族中,杨姓一直是主要姓氏,唐朝时为白族第一大姓。

历代杨氏先祖


1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2

四十一世,伯侨:公元前724-前?年。侨亦作桥、乔,又名文实。晋献公诡诸之弟,姬称次子。时献公晋国,大兴武力,灭国(周边诸侯小国)无数,周宣王少子尚父所建杨国(治今山西洪洞县东南)之灭,当在此时。周襄王(姬郑)五年(公元前647年),献公以杨国故地,请赐伯侨,晋国势强,王念其先人功勋,遂应之,敕封伯侨于杨,为杨侯。后其玄孙羊舌肸食采于杨氏,以邑为氏,又名杨肸,而六世孙杨道为避难始以祖地“杨”为姓,被后世尊为“杨氏授姓”始祖,史称杨氏正宗,是为天下“杨氏”肇姓始祖杨伯桥。卒谥贤敬。配于氏,生三子,逊、近(字子恭,为邑宰驻守洪洞杨国)、述(字子宪,晋国令尹)。

3

四十五世,杨肸:公元前590-前525年。字叔向,职次子。晋太傅。公元前557年辅佐晋平公(姬彪)起一直到晋顷公病逝,辅佐了晋国三朝诸侯,因戴晋有功,袭封于祖地“杨”。食采于杨,其地平阳杨氏县是也。氏名由“羊舌”而为“杨”,时称杨肸。为人质朴,虚怀若谷,德才兼备,有古遗风,是早期杨氏先祖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配巫氏,生四子,石、雍、?、夙(季夙)。

4

四十七世,杨道:公元前514-前?年。字子容,石子。晋顷公(弃疾)十二年(公元前514年)夏六月,晋以“相恶于君”之罪灭强宗祁氏、羊舌氏,在其采邑设县,六卿掌权。其父伯石因党于祁盈被诛。为避灭族,伯石之妻与族众,举族东渡黄河,逃居于魏献子之领地—华山白羊峰(今陕西华阴)的山洞(羊公石室)。从此开荒辟土,务农耕作,无有仕者。并隐姓埋名,始以祖宗封地“杨”改氏为姓,是为“华阴杨氏”始祖。配于氏,生子,忠。

5

四十八世,杨朱:约公元前479-前381年间人。别名杨子,字子居,肸次子雍之孙。战国时期魏国人,道家杨朱学说派创始人,先秦哲学家。

6

六十七世,杨震:公元59-124年。字伯起,宝长子。东汉弘农华阴人。穷究典籍、诗礼传家,人称“关西孔子”。五十岁时,由湖城(今河南灵宝县阌乡)三鱼学馆被荐入仕,任襄城令、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人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尔知,我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誉泽“关西堂”、“四知堂”、“清白堂”。“清白传家”永流传。后历官太仆、太常、司徒。汉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升为太尉,掌朝延军事大权。次年,为宦官诬陷,饮鸠,卒葬潼亭(今陕西潼关县高桥乡四知村)。配王、邴氏,生五子,牧、里(生子,昕)、秉、让(生子,著)、奉。

7

杨统第十世孙杨士雄,被大隋王朝封为“观王”,又因其卒后隋帝赐号曰“德”,故被称为观德王,其子孙便以“观王房杨氏”自称。观王房中共有三位李唐宰相,分别是杨士雄长子杨恭仁、七子杨师道和曾孙杨执柔。

8

杨统第十一世孙杨坚,又名那罗延(鲜卑族姓名)。北朝末年,以北周静帝(宇文阐)辅政大丞相,废帝自立,定都长安(今大兴城),从而统一了严重分裂的中国,称隋文帝。隋朝开皇年间,疆域辽阔,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颠峰时期。被西方视为最伟大的中国皇帝,尊为“圣人可汗”。

9

杨赐之孙杨修,以学识渊博而著称。建安年间被举为孝廉,任郎中,为汉相曹操主簿。后被曹操杀害,时年方四十四岁。

10

杨修第三十六世孙杨荣,幼名子荣,字勉仁。明代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历官四朝,勤政正直,安定社稷,成代名相。

11

杨辂第十世孙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杰出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脍炙人口的诗作如《白鹤峰》、《游东坡故居》、《解舟惠州新桥》、《游丰湖》等著于世。

12

杨辂第十四世孙杨文清,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大栗树迁居湖广蒲圻县。未几,又偕弟文泌转徙湖北竟陵(天门市旧称)荷花堰落籍,是为“湖北天门杨氏”始祖。

13

杨弘礼第八世孙杨端,于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率军击败占据播州(今贵州遵义)的南诏。其子孙遂家播州,是为贵州“播州杨氏”始祖。

14

静恭二院杨虞卿(杨宁次子)之孙杨承休,仕唐,官刑部员外郎,擢户部都给事、谏议大夫。唐末,持册出使吴越,适逢乱世,不得北归,遂居浙江钱塘(杭州旧称),故称浙院杨氏,为“浙院杨氏”始祖。

15

静恭三院杨汉公(杨宁三子)第十一世孙杨时,字中立。南剑州龙湖(今福建将乐县)人。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因号龟山,是为福建“龟山杨氏”始祖。其后裔遍布内地,亦有多支播迁宝岛台湾,成为杨氏道南衍派各宗支在台湾的开基始祖。

杨家人顶起!

杨氏历代十五大先祖!

快快对接一下看看你是多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