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王氏祖先起源地——太原王、琅琊王的得姓始祖太子晋

79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07 07:36:14     编辑: 豹眼看历史

前面介绍了一些王氏宗族,如姬姓毕氏王、妫姓田氏王、子姓汲郡王的来源,这些都是主要的王氏源头,后迁徙各地都成为著名的郡望。

现在该说一下豹眼这一支太原王及同根同祖的琅琊王的始祖了,希望得到王氏宗族家人的共鸣,一起聊一聊,谈一下感怀。

之所以放在后面说,是因为这一支王氏宗族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盖过了所有王氏郡望的光芒,以至于后世许多王氏宗族都续在了这两支族谱之下,把太子晋作为天下王氏的共祖。

魏骥《王氏族谱序》曰:

王氏子孙,于天下最为繁衍。其末皆出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黜为庶人,子孙以王者之后,遂以王为氏,世居太原。

为《王氏族谱》作序,自然需要美言,说王氏子孙最为繁衍,这很受用。但说“其末皆出姬姓”,这就不客观了哈,而且世居太原也不确切。

本者,树根也;末者,树梢也。

但所有的树梢,都出自大槐树,也就不公允了。


王姓始祖周太子晋

周文王姬昌是黄帝直系,是周朝始祖后稷的后裔,周王朝第一位国主。太子晋是黄帝第四十二世后裔、周文王第二十二代世孙。

周朝传国到东周灵王时期,周灵王在位二十七年,是一位比较平庸的帝王。这也无须苛责他,因为东周时期就没有出现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帝王。但他最大的罪责在于扼杀了一位很可能中兴周王朝的太子。

周灵王平庸,但其太子晋却口碑极佳,温良忠厚,聪明博学,年纪轻轻就开始以太子身份辅佐朝政。


太子晋声名远播

太子晋(约前567年—约前546年)),姬姓,名晋,字子乔,生于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人。

太子晋出生在东周王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其父周灵王姬泄心,其弟弟周景王姬贵。

《国语·周语下》记载:

太子晋谏灵王壅谷水。

在太子晋十二三岁的时候,连降大雨,洛邑附近的谷水和洛水合流,洪水漫过堤岸,几乎要冲毁王宫。灵王着急上火,命人运土堵水。

太子晋却引经据典,在父亲面前讲了一大通“川不可壅”的大道理。周灵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但这孩子的胆识、智慧却很快传播到了各诸侯国。

五称三穷

对于太子晋的名声,各诸侯国的反应大不相同。有些弱小的诸侯,自然是希望周朝能够出现一位有为的帝王替他们撑腰作主,但一些大诸侯却未必这么想。

特别是当时的霸主晋平公,曾经派遣叔向用计谋杀苌弘,又强占周王室的两块田地,为此除了敬佩之外,还忌讳和惧怕太子晋继承王位会秋后算账。

于是,晋平公派遣叔向出使周王朝,探听太子晋的情况。

叔向跟太子晋谈论了五个问题,其中三个被太子晋问得无言以对。

叔向尴尬地退出太子府,回国后向晋平公做了汇报,说:“这小家伙虽然不到十五岁,但果然不凡。为了将来少些麻烦,还是早点把那两块田地归还周朝吧。”

晋平公舍不得退田,但又怕惹麻烦,犹豫不决。

此时,晋国著名的乐官师旷站了出来,表示不要着慌,他再去会会这小孩再说。


师旷出使周朝

师旷是一位著名的盲人音乐家,晋平公就以切磋音乐为名,派遣他出使周朝。

师旷在太子府拜见了太子晋,太子晋坐在殿上,师旷站在殿下,主客一问一答,上下古今,礼乐射御,无所不谈。

太子晋有问必答,口若悬河,表现出了见识高卓、学问渊博。

当时,正值隆冬季节,师旷站得久了不由自主踏起脚来。太子晋意识到自己的疏忽,立马请师旷殿上就坐。

太子晋命人取来一张瑟,请师旷鼓瑟。师旷一面鼓瑟,一面唱了一支名叫《无射》的歌。

随后,太子晋也鼓起瑟来,唱了一支《峤轿》。二人一唱一和,尽欢而散。

太子晋赐给师旷一辆四匹马的车送他回去,以示尊敬。

师旷回到晋国,对晋平公说:“太子晋果然聪慧无比,可惜在谈话中听出他清亮的声音中带点痰喘,这是一种痨病。不出三年,他就会病逝。临别时,他问起寿命之事,我也如实对他说了。请主上不必担心。”

果然,不出三年,太子晋病逝的噩耗就传到了晋国。

先秦《逸周书》记载太子晋解之章,孔子删减诗书,看到这一段,曾经投笔叹息道:

“惜夫,杀吾君也。”

太子晋被废为庶人,郁闷而死

周灵王二十一年(前551年),由于连年洪水泛滥,周灵王总在用壅堵的方式治水,治标不治本。

太子晋就用大禹的父亲鲧用壅堵治水失败的事例批评其父,而且说周平王的行为无疑于“亡王之为也”。

或许是太子晋连续的劝谏而且言辞过于尖刻,周灵王一怒之下,将太子晋废为庶人。

太子晋被废黜以后,内心苦闷忧郁,不到三年的时间,就病逝了。

对于太子晋的病逝,有两种说法:

一是“被隐修道”而失踪了,这种说法是太子晋在王宫中,突然不见了踪影。

二是去了晋国,在山西太原地区居住生活,但具体的地址无从查考。


太子晋之子宗敬以王为氏


《通志·氏族略》记载:

"若太原、琅邪王之王,则曰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恭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

《新唐书》宰相世系中也记载:

王氏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晋 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守敬为司徙,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

太子晋死后,葬在河南省偃师市缑氏山。

为何埋葬在这里,没有人说,豹眼也就不清楚啥原因。但此地离东周王都较近,而离山西太原较远。很可能太子晋病逝于王都洛阳宫中。

太子晋娶杨氏国郡夫人,生子宗敬。太子晋病逝时大约十八岁左右,其子最多也就三四岁的样子。

有资料分析,太子晋之母是晋国人,太子晋死后,其母担心太子晋之弟姬贵继位后会加害其子宗敬,就让太子晋之妻带着宗敬去了晋国太原地区居住。

太子晋虽被废黜,但毕竟出身王族,时人称其为“王家”,即周王家的人,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后”。

于是,太子晋之子宗敬就以王为氏,称王宗敬。奉太子姬晋为始祖,因其名子乔,后世也称太子晋为“王子乔”。

姬晋为这一支王氏始祖,枝繁叶茂、人才辈出,因始于太原,故称“太原王氏”。

后世的前蜀后主王衍,以王子乔为始祖,加封庙号圣祖,谥号至道玉宸皇帝,故称玉宸大帝。

至于太原王与琅琊王、三槐王等的世系关系,比较复杂,这里暂且不说,后面详细叙述。

但太原王、琅琊王出自太子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至于其他王氏也续在太子晋之下,那就是他们的事了。

后世对太子晋的纪念

西汉,《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上。三十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见,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亦立祠于缑氏山下,及嵩高首焉。妙哉王子,神游气爽。笙歌伊洛,拟音凤响。浮丘感应,接手俱上。挥策青崖,假翰独往。”

这是太子晋驾鹤成仙的故事。

明代《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七回,开篇便说:

东周灵王长子名晋,字子乔,聪明天纵,好吹笙,作凤凰鸣。立为太子。年十七,偶游伊洛,归而死,灵王甚痛之。使人发其冢,惟空棺耳,乃知其仙去矣。至灵王二十七年,梦太子晋控鹤来迎,既覚,犹闻笙声在户外。灵王曰:“儿来迎我,我当去矣。”遗命传位次子贵,无疾而崩。贵即位,是为景王。

这说得是太子晋控鹤仙升的故事。

因王子晋极负盛名,不但道家赋予其尊号,历代皇帝也曾多次敕封,各地建庙立号纪念他。

武周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缑氏山太子晋庙,一时触景生情而撰写碑文,并亲为丹书,亲号王子晋为“升仙太子”,并改子晋祠为“升仙太子庙”。

唐代对王子晋的推崇所及,甚至影响到了日本。

唐朝贞元二十年(804年),日本和尚最澄入浙江天台山求法。浙江天台山国清寺迦蓝殿神像即王子晋,最澄回日本后,就在日本京都比睿山创“天台神道”,王子晋为奉神之一。

王子乔控鹤飞升,也成为中国白鹤信仰或鹤神崇拜的始祖。

《相鹤经》云:

鹤者“阳鸟也,而游于阴”,“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也”,“寿不可量”。

于茂世也说,王子晋鹤游嵩山与张道陵四川鹤鸣山创教,当不是一种历史巧合。

在道教传承及升仙追求中,像白鹤观、栖鹤涧、鹤鸣观等等仙道名称遍布各地名山,除著名的嵩山、桐柏山、鸡鸣山、天台山外,其他地方也不可遍数。

王子乔骑鹤吹笙,也引领了道教音乐的发展。

笙是古老的簧管民族乐器,是古代八音之一,大笙称“竽”,小笙称“和”。许多道教活动,都有吹笙的音乐,或许也可以追溯到王子晋吹笙的典故。

道教的服饰器具,也保留王子晋控鹤吹笙的元素,道衣也称作鹤氅等等,可见王子晋在道教中的影响有多广泛。

道家与历代帝王的推崇, 太子晋之后裔王氏影响也越来越大,许多王氏宗族就续在了其名下。

这也是天下王氏出晋阳的缘由吧。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附:后世有许多诗作是纪念王子乔的,豹眼选择一些附在后面,以方便有兴趣的友友阅读欣赏。


《楚辞·远游》

[战国时期】屈原

“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畄此故居?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歺六气而饮沆瀣兮,嫰正阳而吸朝霞。保神明之清兮,清气入而粗秽除。顺风而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而和德”。

《王·太子》

[梁代】《江文通文集》

子乔好轻举,不待炼银丹。

控鹤去窈窕,学凤对巑岏。

山无一春草,谷有千年兰。

云衣不踯躅,龙驾何时还。

《王子晋赞》

【东晋】谢灵运

淑质非不丽,难之以万年。

储宫非不贵,岂若上登天。

王子复清旷,区中实哗嚣。

喧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繙(一作“翻”)。

《咏怀八十二首之四》

【三国】阮籍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

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

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

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

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钟辂《缑山月夜闻王子晋吹笙》诗云:“月满缑山夜,风传子晋笙”。

《感遇》

【唐】李白

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

金骨既不毁,玉颜长自春。

可怜浮丘公,猗靡与情亲。

举首白日间,分明谢时人。

二仙去已远,梦想空殷勤。

《王子晋庙》

【唐】白居易

子晋庙前山月明,人闻往往夜吹笙。

鸾吟凤唱听无拍,多似霓裳散序声。

《题缑山王子晋庙》

【唐】郑畋

有昔灵王子,吹笙溯泬。六宫攀不住,三岛去相招。

亡国原陵古,宾天岁月遥。无蹊窥海曲,有庙访山椒。

石帐龙蛇拱,云栊彩翠销。露坛装琬琰,真像写松乔。

珠馆青童宴,琳宫阿母朝。气舆仙女侍,天马吏兵调。

湘妓红丝瑟,秦郎白管箫。西城要绰约,南岳命娇娆。

句曲觞金洞,天台啸石桥。晚花珠弄蕊,春茹玉生苗。

二景神光秘,三元宝箓饶。雾垂鸦翅发,冰束虎章腰。

鹤驭争衔箭,龙妃合献绡。衣从星渚浣,丹就日宫烧。

物外花尝满,人间叶自凋。望台悲汉戾,阅水笑梁昭。

古殿香残灺,荒阶柳长条。几曾期七日,无复降重霄。

嵩岭连天汉,伊澜入海潮。何由得真诀,使我佩环飘。


《凤笙曲》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

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题王子晋》

【宋】童童

屣弃万乘追浮丘,仙成驾鹤缑山头。

碧桃千树锁金嗣,玉笙嘹亮天风秋。

回眸下笑蜉蝣辈,蜗角争战污浊世。

何当高气凌云霄,愿随环佩联云骑。

《题王子晋》

【宋】苏轼

“……玉笙吹断鹤升天”。

《缑山子晋祠》

【宋】梅尧臣

王子居玉京,故山空寂寞。

犹闻溯月笙,尚想宾天鹤。

翠柏深古坛,丹霞留逈壑。

芝庭谁欵扉,旌旗穿林薄。

《咏鹤》

【近代】陈独秀

本有冲天志,飘摇湖海间。

偶然憩城郭,犹自绝追攀。

寒影背人瘦,孤云共往还。

道逢王子晋,早晚向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