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古代文化常识——姓、氏、名、字、号……
微信搜索“中式大美生活”
我们看古人的简介,名字部分有一大串。
黄帝。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
可见,在古代,人名里面包含姓、氏、名、字、号、谥等,并且,姓和氏是分开的,而氏还不只一个。
这其中各有什么说法?我们分别来看。
姓
源自母系社会,“姓”本身就由“女”、“生”二字构成,属于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
我国最早的姓,大都是“女”字旁,如姜、姬、姚、嬴等。
氏
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原始氏族分散到各地,关系疏远,每一个分支另起一个名称,这就是“氏”。
“氏”的来源较多。早期的“氏”,大多来自部族图腾,之后,就有以受封的国名为氏、以封赠的土地为氏、以官职为氏、以祖父的名或字为氏,等各种来源。
所以,我们看到黄帝,因为住在轩辕之丘,称轩辕氏;又因建都在有熊 ,又称有熊氏。
氏的主要功能是区别高低贵贱,地位高贵的才有氏,地位贫贱者没有。
一般来说,“姓”代表血缘关系,用来区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氏”区别贵贱,氏同而姓不同,可以通婚。
先秦时男子称氏,有氏者为贵,并不称呼他的姓。而女子则不同,结婚前后,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称呼,但姓是必须的,有单称姓,氏+姓,字+姓,名+姓,谥+姓等。
春秋末年以后,姓与氏的界限逐渐模糊。
名
初生婴儿可取“名”。从周代开始,初生之子就由父亲或祖父命名。
名是人的代表符号,无论好坏,个人是否满意,都不能更改。
字
成年后才取“字”。古代规定男子20岁、女子15岁为成年,此时,父亲或祖父就得给他们取字。
古时一般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才有字,地位低下者只有名而无字。
事实上,在新中国成立前,提到别人姓名时一般称姓和字,以示尊重。名是不能随便叫的。
号
较为随性,是自己取的,不受家族行辈的限制。
号可以取一个,可以多个。本是为避称自己姓名而起,后来成了表达自己志趣的一种方式。
从晋代开始,文人就给自己取号。唐宋以后取号的人越来越多,比如我们熟知的青莲居士李白、东坡居士苏轼等。
到了明清更为普遍,一些皇帝也有别号,如乾隆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当前,我们有些文人,仍有给自己取号的雅好。
谥号
谥号制度始于西周,实为对有地位的人死后的评定。
古时帝王、诸侯、大臣死后,对他们的生平进行评定,给予一个或褒奖或贬低的称号,就叫谥号。
皇帝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然后由继位的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代表官方的意见。
早期的谥号多为美谥,后来逐渐有了恶谥,如周厉王,谥号为“厉”,是批评他残杀无辜、专指霸道。
此外还有“私谥”。一些德高望重的学者、士人死后,他的学生、亲属为他拟定的谥号,即称私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