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毕姓氏的由来——《百家姓》

101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11 17:00:17     编辑: 释小金

接下来是毕姓。毕氏源流很复杂,也很古老。

源流一,出自于姬姓,是周文王第十五个儿子姬高之后。姬高可是个了不起的人,他曾经随着周武王伐纣,立下了赫赫战功。周朝建立以后,

他还负责清理冤狱,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所以姬高位列“周初四圣”,是周朝初年的四个圣人之一。后来姬高被封在渭水沿岸的毕(今陕西咸阳北部)

成立了毕国,他是公爵,所以又叫毕公高。毕公高的后代当然就姓毕了。有意思的是,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也很有名,他后来到晋国去当官,就

被封在了魏地,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的祖先。后来毕万的后代当中也有改姓魏的,所以毕、魏是一家,同宗同源,很多姓魏的也以毕公高为自

已的始祖。这一支是毕氏正宗。

源流二,也是出于姬姓,是黄帝的小儿子禺阳之后,是任姓所改。禺阳姓任,后代的一支从任姓改为毕姓。这一支原来也住在咸阳附近,离上

一支挺近的,而且任姓毕氏的得姓应该早于姬姓毕氏。

其他的来源就是各个民族的改姓了,比如匈奴族、突厥族、蒙古族、满族、

彝族、土家族、苗族、鄂温克族,都有姓毕的。

这里边有意思的是源于突厥族的一支毕姓。唐朝的时候,西域某个地方(前苏联的某个中亚加盟共和国境内),有一个非常小的国家叫毕国,实

际上就是一个城。这个毕国有个王子,叫阿史那・社尔,他曾经帮助唐朝和突厥打过仗,在临终前他留下了一个遗愿,说:“我一生飘零,在我死后,

希望能够陪伴我最尊敬的天可汗(唐代其他民族首领对唐太宗的尊称)。”他的愿望最终得以实现,唐太宗的昭陵附近有很多战功赫赫的名将陪葬,

里边有一个西域胡人,就是这个阿史那王子。因为心向大唐,唐朝封阿史那王子为毕国公,从此他的很多子孙就以毕为姓。还有改成其他姓的,从

毕国公里取字,有姓国的;从王子名字中取字,有姓阿的、姓史的。后来,这几个姓的后裔都融入了汉族。

这支毕姓到今天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他们有一些明显的体貌特征:身材高大,眉骨很高,瞳孔微黄,鼻梁高耸,男的一般有山羊胡。最妙的是,

十个手指中斗少箕多,基本上十个手指都是箕。所以,如果你看到姓史的朋友、姓毕的朋友、姓阿的朋友、姓国的朋友,可以先跟他握握手,握完

手以后翻过来看看,如果十个都是箕,那有可能就是“外国友人”喽。

得姓始祖

毕公高

奚仲(任仲、姬仲)、毕公高(姬高)、刘曜、阿史那·社尔。周初著名政治家。关于毕姓的姓源,历来有关姓氏的古籍,考证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譬如,《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唐书宰相世系表》则指出:“毕公高之后”;《万姓统谱》上也记载说:“《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随周武王兴师伐纣立下赫赫战功。西周建立后,他负责处理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他采取宽大为怀,平反了不少冤狱,表彰了因直谏受害的功臣,因而名声鹊起,为“周初四圣”之一。后被周武王封于毕国,爵位为公。世称毕公高。武王驾崩后,其为顾命大臣之一,他与周、召二公等一起辅政,使周王朝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他的后人有一支以国为氏,称毕姓。他们尊毕公高为毕姓的得姓始祖。

郡望

毕姓的望郡在扶风郡(今陕西兴平)、东平郡(今山东东平)、河南郡(今河南洛阳)、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太原郡(今山西太原)。

堂号

扶风堂:以望立堂。

东平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河内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经训堂:清朝时期,毕沅在幼年时期就失去了父亲,全靠母亲张藻培育成人。张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才女,不仅能诗,而且学问渊博,还著有《培远堂集》。毕沅在她的调教下,六岁能读《诗经》、《离骚》,十岁便通晓声韵,善作诗文。随后,张藻又亲自把毕沅送到苏州灵岩山,拜著名学者、诗人沈德潜和经学大师惠栋为师,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后来,毕沅中状元当官,离开京城到陕西任巡抚,张藻还以母亲特有的情怀,作了五十四句二百七十言《训子诗》,殷切期望儿子“不负平生学,弗存温饱志;上酬高厚恩,下为家门庇”。当张藻病故后,清乾隆大帝还特赐御书“经训克家”四字褒扬。毕沅为了铭记母亲和皇上的恩赐,特将家族室名称作“经训堂”,将自己的诗文集名为《经训堂集》。

培远堂:同经训堂,是毕沅的庶支子孙以先祖母张藻所著《培远堂集》为堂号,与经训堂并重。

字辈排行

毕氏一支字辈:“世守恩锡(赐)永记相传”。

三千多年前的毕国,在今天的长安、咸阳两地之北。春秋的时候,毕万到晋国去当官,据此可以推断,毕姓人自此就在山西扎下根来。战国的

时候,滕国有个人叫毕战,可见当时已有毕姓人进入山东。先秦时期,毕姓主要繁衍在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那一片。西汉时,河北的毕姓多

了起来,南方的广西也出现了毕姓。也是在西汉,有支毕姓迁徙到了山东东平,成为当地的望族。南北朝时期,东平毕姓非常昌盛,这一时期很多毕

姓名人,祖箱都是山东东平,而且血缘很清晰,谁是谁的儿子、谁是谁的侄子,都排得出谱系。与此同时,毕姓的太原郡望、河内郡望、河南郡望也日

益壮大。北魏的时候,鲜卑族有很多人改汉姓,就有改姓毕的,大量迁入洛阳,所以毕姓的河南郡望就特别发达。唐安史之乱以后,有个叫毕宏的京兆人,

也就是今天西安那边的人,迁入了四川;河南偃师有个叫毕构的,迁到了山东。唐朝末年,回纥的军队开始南下掳掠,加上黄巢起义,战乱不断,毕姓

就开始大量南迁,迁到了两湖一带。北宋时,已经有毕姓人到了江东,毕姓开始出现在安微、浙江、江西一带。明初,山西大槐树移民里面也有毕姓,

从而毕姓又迁到了陕西、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乾隆年间,河南、山东的毕姓进入了东北三省,福建的毕姓还有去往东南亚的。

现在山东、河南、黑龙江的毕姓最多,这三个省占了全国毕姓人口的70%。毕姓不算大姓,人口没那么多,但是对世界文化做出过巨大贡献。

甚至可以说,毕姓有一个毕昇就足够了,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伟大革命。

毕昇(970一1051),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看到这儿您可能会说,他的家乡怎么锁定得如此精确?因为1989年,在这个五

桂墩村发现了毕昇的墓碑。在过去,印刷用的版都是木制的,用枣木或者梨木刻出来,所以有个词叫“灾枣祸梨”,用以形容自己的文章不好,是古

代文人很文雅的一种自谦说法——发表文章就需要砍树,就给梨树和枣树带去灾祸了。过去刻版很麻烦,刻错一个字,或者掉了一个字,这块版就

不好用了,虽然还可以挖改,但是很麻烦。而毕昇的活字印刷就方便多了:先是用胶泥刻成一个个字,把这些字烧硬,就像现在的铅字一样,常用的

字多刻几个,比如“之乎者也”:然后弄一个铁制字盘,当中是一个个隔开的格子,每个格子可以放一个字,底部铺着一层用松香、蜡、纸灰做成

的药剂;排版的时候,只要按内容把字逐个排列好,再用一块板压平,就可以直接印书了;头一版印好了,把字盘下面的松脂给烤软了,把这些字

给抖下来,再排第二版、第三版,如此往复。这就是活字印刷,相当了不起的发明。活字印刷术产生以后,中国文化有了更为迅猛的发展,因为印

刷方便,书籍数量有了一个飞跃。

毕昇的活字印刷术首先是传到了朝鲜,后来又从朝鲜传到了日本、越南、菲律宾。到了15世纪才传到欧洲。1456年,德国的戈登堡用活字印出了《戈

登堡圣经》,这是欧洲第一部活字印刷品,这个版本的《圣经》现在可是无价之宝了。活字印刷术传遍整个欧洲以后,促进了文艺复兴。19世纪,活

字印刷术又传入澳洲,进而传遍了全世界。

那么毕昇是怎么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呢?民间的传说是这样的:有一天,毕昇回家看到自己两个儿子在过家家,用泥捏了好多小猪、小羊、小狗、

小房子玩。毕昇想想,为什么不能用泥来捏字呢?捏一些字,摆来摆去,不就是文章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灵感来源。还有个关于毕异的传说,和

毕昇家族后来的发展有关。活字印刷术刚发明时,宋朝已经开始流通纸币了,当时只有毕家的人会做胶泥印字,会排字印版,结果毕昇的家人就动了歪

心思,居然拿这方法去印伪钞了。后来这事被朝廷发现了,按律当株连九族的。所以很多毕姓族人为了避祸,索性就改了姓,有的姓田,有的姓万。

这个传说也不是一点根据都没有,因为在毕昇的老家毕家堡村,村民要么姓田,要么姓万,没一个姓毕的。

毕氏在今天中国姓氏排行榜上排在第138位,人口121.8万,约占全国总人数的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