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全国的小吃之乡——沙县,有许多民间风俗,你知道吗?
沙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全境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总人口27.2万人,是全国34个中央苏区县之一。 沙县是人文历史古城,建县于东晋义熙年间(公元405年),有1600多年历史,历史上出现过宋代“闽学四贤”之一的硕儒罗从彦,明代三朝元老、户部尚书陈山和名闻朝野的陈瓘、邓肃等名臣学者,宋代名相李纲曾谪居沙县。 沙县既是苏区也是老区,上世纪30年代,彭德怀、滕代远、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率领东方军二进沙县,创建沙县苏区。解放战争时期,是闽西北革命斗争的活动中心和主要根据地。 沙县小吃是福建省三张名片之一,遍布全国各地,共有240多个品种,获得“中华名小吃”的有39种、获得“福建名小吃”的有63种,先后被评为中国小吃之乡、中国小吃文化名城。
沙县作为千年古邑,各种优秀文化相互激荡交融,特别是长期的商业文化濡染,沙县人形成了开明亲和、兼收并蓄、豁达豪迈、勤劳颖悟之民风。民俗有肩膀戏、大腔戏、跑天王、过火龙、打狮王、挑花担、迎铁枝、迎春牛、迎烛桥、舞大鱼等十余种,内容丰富多彩。在此介绍几种比较突出的民俗,与读者共赏。
一是肩膀戏。沙县民俗首推肩膀戏,俗称肩头坪。为清朝宣统年间民间戏班“玉枕轩”领班连细狗所发明。肩膀戏表演形式独特。表演时,由3—6岁的小演员站在成人的肩膀上表演剧中人的角色,负责唱腔、手部和头部动作,脸部表情也随剧情而变化,边唱边做煞是可爱;成人则根据剧情,负责台位变换和腰、腿部动作,或走或立或跪或转,上下两人配合默契,表演细腻,形态逼真,享有“活木偶”之称。
二是过火龙。过火龙是流行于凤岗街道办际硋村的一项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晚上,烧炭火在地上铺成一条宽约1.5米长约10米的火路,表演的人打赤脚从火路的这头跑向那头,以去掉一身霉气,换来来年福祉。同时,在附近将砖头放入火中烧得通红,用手掏出,表示“抱金砖”获富裕的愿望。据说,表演过火龙和抱金砖者,需斋戒并不近女色七天,否则,会烫伤手脚。
(本图来自网络)
三是迎铁枝。迎铁枝是沙县人为祭祀三位太保侯王而举行的一项民俗活动,原流传于全县,现遗留在湖源、富口一带,以富口盖竹最为盛行。迎铁枝始于宋早期,因为民除害的三位民间人士受到御封,当地老百姓出迎圣旨时抬着金童玉女而起源,后演绎成让童男童女穿上盛装,扮成三国或说唐人物,全村浩浩荡荡从村头到村尾,又从村尾到村头。传说太保的生日是农历三月初三,所以“迎铁枝”都是在这一天举行。
四是迎春牛。沙县夏茂镇洪姓客家人每年立春都要举行“游春牛”活动。入沙始祖原藉江西的洪茂于南宋嘉太二年(1202年)任沙县尉。洪茂逝世后第三年,其子洪原携家眷从沙县城关迁至夏茂水南开基,后移居夏茂水北七姑台。于是洪姓人便把赣南“游春牛”这种客家游艺带进沙县夏茂,使这种传统游艺活动相传至今。牛是农民最好的帮手,游春牛是为了祈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五是迎烛桥。迎烛桥俗称板凳龙,由元宵闹花灯衍变而来。因地处山村闹灯不便,故每户用纸糊成箱笼,固定在一条板凳上,中间点上蜡烛,然后家家联接,形成板凳龙。游完后,将板凳放在客厅的八仙桌上,直至蜡烛燃尽,方才收拾再待来年。迎烛桥在沙县流传有千年以上历史,其宗旨为祁愿国泰民安,家家幸福。现在的迎烛桥活动以沙县富口盖竹、郭墩、山氽和沙县大洛陈山、前村等地最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