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你知道中国过年的风俗是怎样来的吗,过程是怎样的吗?

59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03 07:35:01     编辑: 隆安金城


中国过年的习俗

新年好,鸿运照,烦恼的事儿往边靠。祝你出门遇贵人,在家听喜报,乌纱帽往你头上掉,钞票朝你身上飘。小孩盼过年,大人在忙年,老人怕过年,年年如此,喜气洋洋庆丰年!过年有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过年又有哪些习俗又有什么含义那?让我们聊聊吧!俗语说:吃过腊八饭就把年事办。也就是说过了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过去传统的生活方式都是农耕时期,商品很不发达,流通也不方便,在外经商、做官、求学、访友等的人们开始回家,家里人开始翘首盼望亲人归来,也开始为他们准备衣食住的需要,可谓是团圆年的开始;家中的人们开始准备过年的用具,食品等东西,开始走亲访友送节礼。

到腊月20日之前基本能存放的米面就要准备停当了

到腊月20日之前基本能存放的米面就要准备停当了,过去要人工制作粉丝,豆腐,面粉,大米,蔬菜,油料等可以存放的食品,刷房子,整理屋内屋外及院落的卫生,这些活基本都是男人在做,女人为辅。生产方面的事基本停止。体现享受丰收的乐趣,和家庭幸福感!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家里要祭灶王。

腊月24日前准备鸡鱼肉蛋等

腊月24日至26日开始蒸馒头,做点心,加工果品,干果等食品准备,写春联,做灯笼,扎花等的过年的气氛和文化准备。现在进人了过年的团圆和食品的准高潮阶段。女儿,媳妇,儿子,小孩争先恐后的要自己喜欢的东西。送节礼也达到高潮,基本上近亲都到了。在蒸馒头,做点心时每出一锅就要放几个炮仗,一是祝贺,二是向别人显示数量,也就是标志着富裕程度,大家庭都要持续好几天。其中有小孩子不能再跟前说不吉利的话或错话,说了要受惩罚。都是期盼有个好兆头,来年更好。

阴历12月26日至28日家家开始过油,炸制食品

阴历12月26日至28日家家开始过油,炸制食品,也是每出一锅都要放几个炮仗,向邻居报喜。比如炸制丸子,焦叶,耦合,炸肉,糖糕,豆腐等等。解放前这可是高消费了,各家区别很大,富裕家庭花样很多,现在见到的各种传统点心,油炸食品等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一般的贫穷人家(那时占70%以上,在一些老电影中可以看到,共产党革命初期依靠的就是这些个大多数)只能制作一般常用的食品,多数靠在小商贩手里购买或以物易物。现在可是有很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共产党把我们的生活提高到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高峰!

阴历28日至29日加工半成品,煮肉等

阴历28日至29日加工半成品,煮肉。到这时基本准备完毕,就等除夕大吃二喝过大年了。这几天解放前可是关键的几天富裕的家庭在添补过年物品,贫穷的家庭到了最后采购的时期,集市上的商品价格会突然降低,因为在不出售就要到年后初六以后才能开市,基本都要坏掉。俗称“叫花子集”。可见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民族传统都是有原因的。

阴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放开肚皮大吃二喝吧,一年的喜悦忧愁这一天全部消除掉。

阴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放开肚皮大吃二喝吧,一年的喜悦忧愁这一天全部消除掉。除了吃准备好的菜肴,还要包水饺,元宵等,准备好新年初一的食品。此时家家张灯结彩,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大年初一头一天,鞭炮连天。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中国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现在禁放烟花只是环保问题,将来肯定还有最佳的替代物品。

初一拜年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 ,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 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 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 “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 “拜晚年”。

正月初五,俗称五忙人,正月初五迎财神。

从初一到初五只吃不做新食品,不论男女老少都停止手中的活计过年,互相拜年,老婆婆要主动把儿媳妇的做活用的剪子等工具藏起来,以示关心,要不然则有老婆婆对儿媳妇不好的嫌疑。至初五准备的食品等过年的东西基本消耗的差不多了,这天在集中加工制作部分食品继续吃拜年,正月初五迎财神!不过该干的活计开始恢复。

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十五吃元宵,宋代,民间即流行元宵节吃元宵。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民间有“看娘家灯死老公公”的戏说,分析原因是指家境不好的媳妇回娘家,或受气的儿媳妇回娘家,老公待媳妇不好的,在初二日娘家来人接女儿回娘家探亲,多数流连忘返或婆家不去接,或不想去,这样就有正月十五不能看娘家灯的说法,实际是要求老公公督促儿子去接儿媳妇,子不教父之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