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端午节日习俗介绍
节日起源
起源于先秦时代的端午节从汉代开始盛行于长江两岸。随着时代的变迁,它被赋予了更多意义,通过文化传播及交流,影响了东南亚多个国家。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字面意思是“初始”,“午”属十二地支第七位马,用于计时。“端五”即初五,农历五月也是午月,“端五”慢慢演变成了“端午”。农历五月正是仲夏,《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五月初五也被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这一天有很多种叫法: 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菖蒲节、解粽节、屈原日、女儿节等。
战国时代已有五月五的记载。《礼记》中记载: “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秦以后国家统一,南北方的端午习俗进一步融合,主要的风俗是避恶和避灾。壮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也将端午节视为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这天,人们会驱瘟祈福、采草药、逛药市、祭祖、竞渡、吃粽子。对壮族人而言,端午被赋予了缅怀先人、祛病强身、交流情感增进团结的节日功能。
端午香囊
驱瘟祈福的习俗
这一天,人们主要是折艾叶、菖蒲、枫叶、桃叶、柚子叶等悬挂在家门上,也有用这些植物叶子煮水洗浴,饮雄黄酒、糯米酒,清扫房屋等形式以驱瘟辟邪。在部分壮族地区,人们用艾叶、白芷、苍术等焚烟熏屋,认为这样可以辟邪除恶,使蜈蚣、蟾蜍、蛇、蝎等毒虫不敢接近。还把艾草等各种叶子晒干作为填充物,制作各种小布袋、香包或者香囊“麽乜”等佩戴饰物,系上五线绳给小孩和妇女佩戴,以辟邪求平安。
药市(摄于靖西)
药材标本(摄于崇左市壮族博物馆)
采草药和逛药市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正直夏季,天气燥热,容易产生瘟疫,再加上这个季节正值蛇虫等繁殖的季节,因此大家都格外小心,于这一天上山采药,一方面用来悬挂在家门上以辟邪,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避瘟保健。壮族人认为这一天的各种植物都是药材,清晨上山采药,凡是草、藤、灌木叶都采一把,拿回来后放到大锅里煮水,用来洗澡。部分壮族地区群众视端午为“药王(即李时珍)生日”或“药王晒药日”,认为端午正中午所采的草药疗效最好,称“五月五日午时药”,形成了端午逛药市的习俗。
左江花山岩画“河神祭”图像
祭祖习俗
壮族对祖先怀着崇高的缅怀、感恩之情,除了清明节要上山给祖先扫墓祭拜外,平时逢年过节或家里有红白喜事时都会在神台前摆上贡品祭祀祖先,向祖先汇报家里的情况,孝敬祖先的在天之灵。这一天人们要在家里供奉祖先,邀请祖先回家一起过节。壮族人民的端午节祭祖活动没有对供品做专门的要求,一般都是鸡、鸭、鱼等一些肉类及粽子。壮族人自制凉棕由浸泡过草木灰水的糯米沥干包裹成细长条后制成。吃的时候,不放馅料,蘸上蜜糖即可。
赛龙舟(摄于左江)
竞渡习俗
端午节竞渡即“赛龙舟”历史悠久,原始社会末期,它是古越人祭水神或龙神时的一种带有娱乐性的群体活动。端午节时期雨水较多,容易造成洪涝灾害,作为传统的稻作民族,壮族人希望以龙舟竞渡的形式,向水神、龙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平日里大家辛勤耕作,渴望在平淡的生活中来点宣泄、刺激的娱乐活动。于是基于民众的祈祷及渴望刺激生活的目的,及汉族地区纪念屈原的习俗传入,龙舟竞渡得以发扬光大,成为端午节俗的一大亮点。
独木舟(崇左市壮族博物馆馆藏)
端午饮食文化
端午凉棕
端午节吃粽子,是壮族一大节日传统。端午节的粽子有别于春节的粽子,不仅是外形上的区别还有馅料的区别。春节的粽子一般以绿豆肥肉馅等咸粽为主,而端午节的粽子一般以甜粽或凉粽为主。端午正值夏季,天气酷热,故人们包的粽子多以甜粽或凉粽为主,吃起来不觉得油腻,粽子也能保存更久。而粽子的外形不像春节时的长形或方形,而是包成三角形或细长条形。三角形的主要为甜粽,或称为“角粽”,馅料主要有豆沙等甜类食品。细长条形主要是凉粽,一般是先把糯米浸泡在过滤后的草木灰水或浓碱水中几个小时后捞出沥干再包成细长条形,不放馅料,吃的时候蘸点蜂蜜或白糖。除粽子外,炒田螺、自制糯米酒、当季酸性水果李子、杨桃、柠檬或其他酸性食品、黄小米糖、鸭粥被端上端午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