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甘肃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你知道几个?

79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6 07:06:19     编辑: 何不盼春风

甘肃过年民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将近年关,过年的气氛越发浓厚。人们开始置办年货,贴春联。而说到春节,各地春节期间的习俗都有所不同,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甘肃的过年习俗,希望能让大家更加了解甘肃的风土人情。

01社火 新年舞社火是甘肃各地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载歌载舞,题材多样,种类繁多的综合表演艺术,大多在农历正月进行表演。 在民间社火表演中,以历史上的豪杰英雄,善男信女及民间传说中的各种人物为角色。而且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表演社火艺人在化妆时,会根据人物的不同秉性品格,运用各种色彩,彩绘出各种脸谱,从而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脸谱艺术。 在社火表演中独具特色的有兰州的太平鼓舞,武威的攻鼓舞,张掖的顶碗舞,陇东的秧歌和天水的扇舞,腊花等。


02打秋千



正月打秋千,进入农历正月,临夏村的大树间,一架架秋千架起,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打秋千游戏。 打秋千有两种基本姿势,一是自己坐在横板上,由别人在后面送,悠悠晃晃,飞得不太高,这种姿势适合于年幼儿童;二是站立在横板上,自己用力,使秋千快速飞升,这种姿势最受大人青睐。就这样,欢乐的人们飞在秋千上,天天飞,夜夜飞,直到正月十五结束。






03送灶神

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神,民间有‘腊月二十三,灶爷上了天’的歌谣。是这天晚上约八点左右,户户提前备灶(用黄表纸书写全家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社糖(麦芽糖和豆糖之类),灶干粮,(烙饼),灶马(黄表纸上印有备鞍的马),并备一碟碎麦草,拌几粒豆子,均供于灶神排位之前焚烧,示意送灶爷上天庭。 民间传说灶爷为一家之主,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腊月三十日晚回府,祭灶是祈求灶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过了腊月二十三,已接近春节,家家户户购置年货,制作食品菜肴,拆洗衣物,打扫房屋,准备过大年。


04请神送神

大年三十下午三四点钟‘接神’,初二晚上‘送神’,‘接神’宜早,‘送神’要晚-----早接的是一些贵神,喜神,财神,晚接的就只剩下些无家可归的穷鬼恶神,去赶人家的一些浆水喝。初二晚上八九点钟‘送神’-----送得晚,说明家里的日子过得殷实,对神奉使得好,有点难舍难分的样子。还有的在初三的凌晨‘送神’,早早地起来下饺子,焚香放鞭炮送神上路。



05上九朝观

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九,天水的市民都会倾城而出,去玉泉观‘朝观’,朝观是天水最大的群众文化活动之一。而在正月初八晚上开始,市民便像潮水般涌向玉泉观。到零点,人流几乎水泄不通,钟声,鼓声,人们的欢呼声相融相和,直到次日凌晨,人流间歇。


06伏羲庙会r

每逢农历正月十六,相传是伏羲诞辰,这一天,是天水有名的伏羲庙‘人祖’庙会。对天水人来说,每年这一天都要祭祀人文始祖伏羲,缅怀恩泽,弘扬伏羲文化,促进社会团结进步。


07打醋炭神

陇中的有些地方于正月二十三日,有打‘醋炭神’的习俗。家中的识字人,手执砚台,笔或书纸之类,口念:醋炭神,醋炭神,封神榜上你为尊。今夜除夕来家里,驱逐邪魔离室庭。一不打天爷,二不打地母。三不打门臣户尉,四不打家神灶军。五不打吉耀财耀,六不打福禄寿星。七不打三代祖宗,八不打过路贵人。九不打臣民百姓,十单打瘟魔疫病。天灵灵,地灵灵,醋炭有灵,扫除疾病。保佑全家,如意吉庆。


08燎疳节

燎疳俗称:‘燎干’,‘跳火坑’,是西北人民传统春节节庆习俗,相传是天帝要火神焚烧人间,火神不忍心,便要百姓在门前燃烧柴火,造成大火焚烧的假象,由此人们便躲过这次劫难。人们为了纪念便有了如今的燎疳节。‘燎’有‘了’的意思,还有‘疗’的意思。干,自然说的事身体,不是什么火都可以燎,须是柴草火,例如麦草,蒿子之类的,最好是野草。因为野草可以驱病。每年正月二十三的晚上,全家老小都要逐个跳过火堆,祈求来年无病无灾。 ‘燎疳’是西北春节的一个结尾,也是社火的闭幕时间。自此春节也已经结束,人们也回归于正常的生活状态。


以上就是甘肃比较常见的春节习俗,这些习俗是甘肃先民世代相传而成的,经过多年演变,融入了浓厚的人情味,最终形成现在具有地方特色的年俗。与此同时,春节期间返乡人员较多,人口流动性大,小编提醒大家在开心过年的同时,不要忘记疫情还在肆虐,应做好自身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