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冬至节日习俗 ,大家还记得几个

62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05 11:05:25     编辑: 橙味苹果园

今天就是冬至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古代民间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趁着如今这时点,正好来和大家聊聊冬至的起源和习俗。

你且吃着饺子喝着热酒,听我慢慢侃。

冬至的起源:

每年公历12月21日 - 23日交节,太阳黄经达270°,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之后太阳直射点将走回头路,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此后北半球的白天将会逐渐变长。

根据史料记载,最早在周朝,冬至就被奉为大节,天子会率三公九卿在郊祀祭天。 汉代以后,冬至下沉至民间成为"冬节",这天官府放假,百姓祝贺。唐宋时代,“冬至”与 “岁首” 并重,地位越发突出,百姓在这一天都会更换新衣,备办饮食,一如年节。明清时代,“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深入民间,朝廷放假、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互相拜访祝贺。

到了如今二十一世纪,虽然冬至节日的重要性有所降低,但丰富的节日内涵和习俗仍然广泛流传,在海外华人群体间尤甚。 笔者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马来西亚华人掌陀的公司,每年冬至公司中都不会有人加班,有一年还被提早放工两小时,老板们都说赶着回家吃饺子过节,让我一度震惊不已。

扫墓 & 下葬

古代的祭祀,到了今天就演变为扫墓。尤其是南方地区,比如上海、苏州、杭州此类区域都有冬至扫墓的习俗。特别是亡者三周年内的,基本都会每年在正清明、正冬至每年扫墓两次;三年之后就不拘泥于正日,而是可以在前后三天内去祭拜。

古人认为这天"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因此也是下葬的适配之日。一般会在落葬程序会在冬至正午前办完。

北饺子 & 南馄饨

北方一些地区如北京、天津,冬至夜都有吃饺子的习俗,特别是羊肉馅的饺子。相传是为了纪念纪念河南名医张仲景。他在冬至日开设舍药棚,把羊肉与药物包入面皮中,制成耳朵状的“娇耳”,给人们驱寒、治疗冻烂的耳朵。民间有谚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相对于北方的饺子,南方地区较多是吃馄饨,同源于饺子驱寒,汤汤水水热热乎乎的一碗下肚,寓意新一年顺利圆满。另有说法,冬至吃馄饨应追溯到古代的祭祀食物、南北朝时的偃月形馄饨等。

说到此,大家可否知道“馄饨”之名的由来? 相传吴越春秋宴席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有胃口,西施为讨欢心,特意亲自去御厨房包了一钟偃月形的点心献给吴王。吴王尝了一口后,连呼“鲜美”,随后一口气吃了一大碗,吃完后发问西施“此为何种点心?”。 西施内心暗想:此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堪,便随口答道“混沌”。 后经过口口相传,“混沌”演变为“馄饨”。

冬至圆,吃汤圆

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这一习俗在闽台和两广间尤甚。以糯米粉拌水揉成团,搓成实心或加馅料的圆子,入水煮熟,祭祀先人,也和元宵一样,寓有祈盼家庭团圆、诸事美满之意。

相传,冬至圆原是闽南一位老母亲思念在他乡谋生的儿子,泪水滴入碗中滚成的,后来人们相沿成俗。有的人家如有亲人在外的,要在聚宴席上空位前摆上冬至圆,以示团聚。或晒干圆子,留待回家之日补吃。

冬酿酒

传统的姑苏人家,冬酿酒必定是冬至席面上必不可少的一物。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加入桂花酿造,一打开淡淡桂花香扑面而来,口味甜甜的,一般酒精度只有2度左右,老少皆宜。

前几年笔者去苏州玩,满大街找桂花米酒,买来后晚上躺在宾馆床上边看剧边小口小口抿着喝,一晃眼喝掉了两大瓶的事依然历历在目。

九九消寒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首九九消寒歌小时候大家都会背,现如今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