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寒尽春生,带你了解东西方不同的“迎春”风俗

86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30 10:35:09     编辑: 华舆。

2月4日,中国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风俗最丰富的。冬至的官俗多,端午的民俗多,而每逢立春,中国从官方到民间都有诸多仪式与习俗“迎春”,比如鞭春牛、挂春幡、咬春饼、剪春胜等等。春天孕育着丰收和希望,象征着生机和温暖。在西方各国,人们同样会以各式各样的方式来迎接春天的到来。

“春打六九头”是怎么来的?

关于立春,中国民谚有“春打五九尾(尽),春打六九头”之说。其意是,立春这一天要么在五九的最后一天,要么在六九的第一天。2023年的立春是在五九的最后一天。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规律,要从“数九”的习俗说起。

“数九”是指从冬至这天开始计算,每九天为一“九”,一共数九个“九”,来度过冬天。公元550年(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中写到“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这是目前能找到的对“数九”最早的记载。

只是“数九”,可能还不足以打发漫长的冬日,于是中国古人又发明了“九九消寒图”,简单来讲就是用图画的方法来“数九”。明朝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描述“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意思是,冬至的时候画一枝梅花,共八十一个花瓣,都是素白瓣或虚空瓣,每日用红色涂描一瓣,到出九日涂完后,就是一枝鲜艳的红梅花了。

依据这种算法,数到“六九头”,距离冬至已经过去了45天,正是寒尽春生、河水消融的时节。于是,民间也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童谣。

中国传统社会为何如此重视“迎春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被认为是春天的开始。同时,它还有另外一层重要意义。在中国古代,年和岁的起始时间不同,年是从正月初一开始,而岁是以立春作为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是农事活动起始环节,然后是夏耘、秋收、冬藏。农耕社会的性质决定了立春在古代中国的地位极其重要。立春的到来,意味着新的农事活动周期即将开始,要进行劝耕备耕等各项活动。

在北京古观象台举行的“鞭打春牛”仪式,迎接立春节气,祈福五谷丰登。(中新社资料图片)

立春节气既有官方礼仪,亦有民间习俗,两者既相互影响与联系,又各自保持相对独立。官方礼仪主要指东汉时期开始兴起的迎春礼及唐代开始出现的鞭春礼。古人认为春非常重要,官方会举办迎春礼,到城市东门举行迎春神仪式。民间则多是民众自发进行的习俗活动,涉及饮食、服饰、禁忌等多方面内容。比如立春撒谷豆,本意在于追求健康与吉祥,“豆”与“痘”同音,民间俗信可为孩子消除水痘,儿童会佩戴春鸡等饰物用于祈福。另外,立春还有赶庙会、逛灯会、说书、唱大戏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南方地区还流行祭春神或土地神。

唐宋以后,随着迎春礼的发展尤其是鞭春礼仪的出现,立春呈现出群体性节庆的特点,娱乐功能大大增强,如唐代地方迎春已是“见观者之如市”,南宋时则是“倾城出观”。明清时期,随着乐人、社火、戏曲等演艺人员与多样娱乐形式的加入,立春的娱乐性色彩更浓厚。

二十四节气从最初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传播到其他地区后,产生许多具有地域差异的农谚和民俗。以立春饮食习俗为例,北方地区盛行吃萝卜,俗称“咬春”,南方地区多吃可生食的蔬菜。饮春酒,北方地区一般是烧酒,南方地区则是米酒。

西方国家如何迎接春天?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西方各国的人们同样用各种独特的节日和传统来庆祝枯燥的冬季的结束,迎接“鲜活”春天的到来。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土拨鼠俱乐部的一名工作人员抱着著名“天气预测专家”土拨鼠“菲尔”。(图片来自新华社)

当地时间2月2日,一年一度的“土拨鼠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庞克瑟托尼进行。名叫“菲尔”的土拨鼠“表示”,今年的冬季还将持续六周。

据了解,土拨鼠日庆祝活动起源于一个德国传说。该传说认为,如果土拨鼠在2月2日投下阴影,并退回到它的洞穴,预示还有六个星期的寒冷天气。如果没有看到阴影,春天就已经在路上了。

身穿传统服装的少女参加在西班牙瓦伦西亚举办的法雅节盛装游行。(图片来自新华社)

在西班牙瓦伦西亚,每年3月这里都会举办一年之中最盛大的活动迎接新一年的开始——法雅节。法雅节起源于当地木匠的一种习惯。每年春天到来前,木匠们会把一个冬天积攒下来的废弃木料、旧物一并堆在门口烧掉,作为迎接春天的仪式。此后的300多年,这个习惯逐渐成为当地的传统,人们开始用木料、纸板做成各种法雅人偶,在城市的各个街道狂欢、庆祝。现今在法雅节期间,人们会穿上18世纪的服装,不分昼夜地举行各种活动。海外游客也可以此为窗口,了解瓦伦西亚的美景与文化习俗。

在莫斯科红场上带着面具的小贩手持象征光明的“太阳”招揽往来的游客。(中新社资料图片 王修君摄)

俄罗斯送冬迎春的节日叫“谢肉节”。“谢肉节”的前身是古斯拉夫人的春耕节。古斯拉夫人认为,当女神战胜了严寒和黑夜的时候,就是春天来临的日子。因此,每年2月底、3月初,古斯拉夫人都要举行隆重的迎春送冬仪式并由此产生了“送冬节”。此后东正教传入俄罗斯,教会将“送冬节”设在东正教斋戒期之前。因为在斋戒期中不得吃肉,所以“送冬节”又成为俄罗斯民众向肉食品告别的日子,因此该节日又被称为“谢肉节”。在“送冬节”期间,民众尽情吃肉、喝酒、玩游戏,并烙象征太阳的薄饼。人们以此欢庆经过漫长的严冬,春天明亮的太阳又开始为大地送来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