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1个传统节日简介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传统节日也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看一下:
一、春节
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上古时代:岁起摄提纪元法,即干支纪元法,寅月为正月,立春为岁首。
夏商周:夏朝以春季一月为正月,商朝以冬季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阴历)
秦: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冬季十月为正月。(阴历)
汉:汉朝初期沿用秦历(颛顼历),至汉武帝时,《太初历》编纂完成,并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将原来以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恢复为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
汉朝以后中间虽有变动,但仍用夏正以一月一日为岁首。 经历代发展,在早期历法基础上逐渐完善为当今使用的夏历,一直沿用至今。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后来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鉴于夏历一月一日恰在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前后,因此便把夏历(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具体习俗有:放鞭炮、贴春联、拜年、贴桃符、吃饺子、剪窗花等。
二、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
汉:文献记述中出现了龙的形象,并借助龙的形象举行求雨活动。
唐:未出现龙抬头的节俗记载,人们只是把二月朔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
宋:在二月初二有“挑菜”御宴活动,但与“龙”无关。
元: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这天人们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所吃的食物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明清:又增添了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故称龙抬头日。
具体习俗有:举办“土地会”、到土地面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理发等。
三、冬至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具体习俗有:吃汤圆、吃饺子等。
四、元宵节
元宵
元宵节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女。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又称“上元节”。
东汉明帝时期,节日初现;南北朝时,元宵节燃灯已成气候;隋、唐,元宵节曾盛极一时;宋朝,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八,都有燃灯活动;明清时灯节持续时间更长,并一直延续至今。
具体习俗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猜灯谜、放孔明灯等。
五、寒食
清明前两日,禁火三天以纪念介子推,但其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
介子推原是晋文公重耳的开国功臣,不仅“割股啖君”,在重耳掌权后又不贪图权势富贵,依然归隐绵山;后重耳为逼其出山,遂放火,没想到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具体习俗有:禁烟火、吃冷食、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拔河)、斗卵(斗鸡)等。
六、清明节
清明
清明节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三木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是历史发展中融合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等习俗形成的。
汉代的寒食节,很多地方要禁火一个月,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到了唐代,寒食节变成三天,分别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宋元时期,清明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具体习俗有:扫墓、踏青、吃寒食、插柳、放风筝等。
七、端午节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虽说现在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但早在屈原年代以前,端午节已经存在。
而除了纪念屈原外,还有几年伍子胥说、纪念孝女曹娥说、纪念介子推说。
具体习俗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等。
八、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称“七夕”,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所谓乞巧,即妇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
具体习俗有: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
九、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元节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灵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后来,七月十四祭祖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这三个分属于民间俗信、道教与佛教的节日逐渐融合,中元在唐中后期正式被固定为节名,并将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是三俗合一的节日。
具体习俗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
十、中秋节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为“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类瓜果和食品,是赏月的佳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关于其起源,说法较多。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具体习俗有:吃月饼、赏月、玩花灯、香港舞火龙等。
十一、重阳节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为“老年节”。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
《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上古,形成于春秋战国,流行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具体习俗有:登高、吃重阳糕、喝重阳酒、赏菊、插茱萸、簪菊花等。
我国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希望有更多的人重视起来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