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由来有哪些
春节
春节的由来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
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尧舜时期,就有了这个节日,般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也有记载。西汉发明《大初历》以后,便明确规定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然而,把“新年”
正式定名为春节,是在民国初年。因为当时要改用阳历,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 “春节”了。可见,春节与我国古代历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是至今仍然有许多人习惯把春节叫过年的原因。“年”这个字是表示五谷丰登的意思,获得丰收就叫有年。《谷梁传》上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大有年”就是大丰收。有年之日,当然要喜庆丰收。所以,春节就成为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节日了。
流传几干年的春节,不同民族有着许多不同的风俗和庆祝活 动。但是,过去在春节风俗中,都曾有祭神敬天等迷信色彩的内容。解放后,随着大民科学文化水乎的提高,这部分内容已逐渐被淘汰。至今,比较盛行的是吃好饭、穿好衣、放爆竹、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等喜庆活动。有些地区还开展传统性文娱活动,如扭秧歌、闹社火、唱大戏、跑旱船、踩高跷、舞狮子等。
旧时说到过年,并不止正月初一这一天,起码由腊月二十三 “祭灶”算起,包括除夕、元旦《即新年或春节),到正月初五为止。有的还要拖到正月十五灯节之后。
元宵花灯
元宵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旧俗在这一天夜晚要挂灯,因此又叫灯节。《老学庵笔记》中写的那个县太爷田登,虽讳其名,但到了灯节世只得允许百姓 “依例放火三日”呢。
汉代司马迁在建议汉武帝修改历法时,元宵节曾被列为民间重大节日。而元宵节放灯在当时就有了。汉明帝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印度佛教传入我国,汉明帝为提倡佛教。命令百姓在元宵节点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到了唐代,元育灯节成为传统节日,观灯从正月十三延至正月十八,放灯规模也超过了汉代。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有诗赞曰;“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溢通衢”,史书上还有“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立之高山,上元点之,百里皆见”的描写,可见灯节美景十分壮观。到了宋代宣和年间,为了鼓励人们观灯,朝廷曾作出规定,凡是到御街观灯的人,赐酒一杯。因此,灯节更加热闹,除了观灯,还有“奇术异能,歌舞百戏”。到了明、清两代,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八,北京,苏州、杭州等地除放灯十天外,还增设了灯市。北京的灯市,成为 “年华最胜”的景色之一。
元宵灯节还有吃汤圆的习俗,也叫吃元宵。这是取其平安吉利、阖家团圆之意。据说,吃汤圆的习惯是从宋代开始的。
清明节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在门口插柳枝的风俗。关于这种风俗的来源,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远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骊姬陷害,在外逃亡十九年。后来才回国当上国君。晋文公即位后,马上对随同他一起逃亡的大臣,逐个按功行赏。但却忘记了一个侍候他多年的大臣一一“介之推”,但介之推是个不喜欢手名誉地位的人,他不去争功请禄,而与母亲一起到绵山上归隐。晋文公知道了这件事后,就派人到绵山上去找他,没有找到,晋文公知道介之推很孝顺,心想放火把绵山一烧,他就会背着母亲跑出来的。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宁死也不争功,火烧了三天三夜,母子合抱着一棵枯柳被烧死了。晋文公千分伤感和惋惜,就把他们母子安葬在绵山上,改绵山为介山。由于这一天正好是清明前一天,晋文公下令今后凡在清明节前一天不准生火,以表悼念。由于这一天大家都吃冷饭,所以又叫“寒食节”。清明节那天,晋文公亲手折下一枝柳插在门口以招介之推母
子之魂,以后人们也学着在门日插一枝柳,以为用此可以招祖先之魂。宋朝时,“寒食书”又名“炊熟”。用面和枣做成飞燕的样子,用柳条串起来,插到门上,叫做“之推燕”。子女到了成人的年龄,多在这天举
行“上头〞仪式。很多地方喜欢清明节那天登山,或到郊外游玩,谓之‘踏青”一些小孩还喜欢到郊外放风等,尽情领略万物年荣的春光。
端午节
端午书的由来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端”是“初”的意思,“午”是按干支排列出来的,五月正是“午”月。相传西周时,人们在农历五月初五把采来的艾叶悬在户 上,以禳毒气,把菖蒲拿来挂在门上,以避恶邪,这就是早期过端午节的情形。现在
一般认为,过端午节是纪念投泪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曾经当过楚国的三闾大夫(管理贵族宗族的官职)。那时,楚国外有强敌,内政又腐败,他屡次向楚王提出改革内政外交的意见。楚王不听他的忠告,反而把他撤职,赶出京城。在流放途中,屆原写下了许多沉痛悲壮的诗歌,最著名的就是《离骚》。后来,秦兵攻人楚国的都城,屈原不忍看到故国人民遭受敌兵蹂躏,于农历五月初五跳进湖南境内的汩罗江自尽了。传说当地人民不忍看到这位爱国诗人被鱼吃掉,把米包成粽子投到江中喂鱼。这些传说,反映了人民对屈原的热爱,也是我国南方许多地区在端午这一天比赛划龙船、吃粽子的来由。
七夕节
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七月初七。《荆楚岁时记》 说,七月初七日的晚间是牛郎织女聚会之夜,是夜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在庭院中陈设酒脯瓜果用以乞求智巧。我国自古就流传着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爱情故事。天上真有牛郎、 织女和天河吗?他们真是七月初七来相会吗?其实,这只不过是神话罢了。天上以牛郎,织女命名的星的确是有,但他们永远世不可能相会的。因为那看上去只有 “一河之隔”的小星星,实际上大得使人惊讶,那“河”也宽阔得无法跨越。牛郎星和织女星都是比太阳大得多的恒星,织女星的直径是太阳的3倍多,体积比太阳大30倍,亮度大50倍左右。牛郎星虽然比织女星小得多,但也比太阳大3倍,亮度是太阳的8倍。织女星足足有三个半牛郎星那么大,真是一对极不相配的 “夫妻”,“牛郎、织女”不但都距离我们非常遙远,就就是“夫麦”之间也相隔亿万里。织女星离我们比太阳远167万倍,約20光年;(一光年约十万亿公里)牛郎星则离我们比太阳远103万倍,将近十七光年。牛郎望织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遥隔150万亿公里,假如让牛郎给织女打个电话,《电波传播每秒30万公里)也得十六年后织女才能收到哩。真谓“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宇宙无边无际,天河也笕阔异常,天河,实际是由一千五百亿颗恒星组成的,叫银河系,我们的太阳就是其中的一颗恒星。这么多星星如果每
秒钟数四颗,也得一干五百年才数得完。
中秋节
中秋节的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日,居秋季正中,所以称为中秋节。这一天,人们欢聚在一起赏月、品尝月饼。中秋吃月饼的风俗,远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从北宋 “中秋玩月羹”,到明朝发展成“中秋月饼”。现在,全国各地的月饼又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和风味。月饼已成为我国独特的民族食品了。
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每到中秋节,
—轮明月高挂夜空,清辉泻地,一派如洗。为什么“月到中秋分外明”呢?在唐朝,有个叫潘纬的写了一首诗来解释,“古今逢此夜,共翼穴廖明。岂是月华别?只因秋气清。”中秋时节正值我国秋天,此时南方暖湿空气已南移,而北方干冷空气接踵而来。冷空气湿度低,水汽较少,难以形成浓厚的云雾。所以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天宇格外晴朗。看起来月亮显得更明亮一些。诗中说“秋气清”,正是“月到中秋分外明”的一个原因。此外,中秋又是农历十五,正逢“满月”。这一天,月亮完全走到和太阳相对的一面,也就是月亮把照到大阳光的这半球全部朝向地球,我们看上去,月亮滚圆滚圆,格外明亮。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月亮绕地球运转,由于月亮的自转轴并不垂直于运行轨道,因而太阳光照射到月球上,有时直射,有时斜射。中秋正当秋分前后,地球正好运行到近日点,这时太阳光差不多垂直照射到
月球上,月亮受到的光线多,反射的光线也多,在地球上看上去,中秋月就显得更明亮晶莹了。不过近几年来,人们经过精确测定,发现一年之中,并非中秋月最明亮园净,而在阴历十一月月中,才真正是月亮最明亮的时候。
重阳节
重阳节的由来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的重阳节,古代把六叫做阴数,把九叫做阳数,九月初九都是阳数,因北称为“重阳”。南朝昊均《续齐谐记》 记载:传东汉年间,道士费长房预言其徒弟恒景家中在 9月9日要遭大难,如果戴茱萸,饮菊花酒,到高山上去,就可以避难。恒景听他的话,一家人到山上去避了一天,回来看到家中的鸡、牛、犬、羊,都暴死了。从此,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