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经典古诗词

94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24 21:05:04     编辑: 吾爱文史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让我们通过几首经典的古诗词来了解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传统节日!
喜庆吉祥,辞旧迎新——春节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万户千门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为四季之首,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节是一年当中传统节日中第一个节日。响亮的爆竹声,新酿的屠苏酒以及新换的桃符祛除了上一年的邪祟,在温暖的春风里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沧海桑田,时光变迁,但流逝的岁月带不走声声爆竹,红红春联中寄托的华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灯火璀璨,车水马龙——元宵节
《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灯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其时正值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时就有游玩赏月,观灯放烟花的习俗。明月朗照下,火树银花,游人如织,欢歌笑语,以致“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游春踏青,遥寄追思——清明节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还有一个诗意的名字“踏青节”。最美人间四月天,清明时节正是春意方浓,春景最美之时。古时,人们就有清明踏青游玩的习俗,因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经过演变,清明节已成为中华民族重大的祭祀祖先,缅怀先辈的节日。才有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哀愁!
菖蒲美酒,粽子飘香——端午节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日,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汨罗江边的纵身一跃,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个永远的节日——端午节!经过两千多年的时光,端午节已经由最初的纪念屈原这一意义而变得更富文化内涵,已经深深的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在榴花娇艳,绿杨带雨的五月,饮菖蒲美酒,闻角粽飘香,看龙舟竟渡,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浪漫多情,情意缠绵——七夕节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节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情人节!相传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所以,每到七夕之夜,家家户户的女孩子月光下穿针引线,向美丽,心灵手巧的织女乞求智巧!记得小时候,奶奶告诉我,七月初七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和织女说悄悄话,虽然去听过,也没听到,但却在我幼小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神奇的种子!
期盼团圆,和谐美满——中秋节
《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亮有阴晴圆缺的变化,正如人生之有悲欢离合,这是自然的法则,任何人都无法改变!所以,当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我们仰望皓月当空,月光如水,赏月品茗,期盼人生,事业,家庭如明月般圆圆满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有几许无奈,又满含美好的祝愿!
品酒赏菊,登高怀远——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正值金秋时节,金风阵阵,秋菊傲霜。在秋高气爽之际,插茱萸登高远眺,赏菊花吟诗作赋,饮美酒悟生活妙谛,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