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国4大传统节日

19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2 06:00:11     编辑: 爱国学经者

我们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文化历史的伟大的民族,也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文化史的“四大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发展史上,保留了许多传统文化节日,最具中国特色的四大传统节日你知道吗?它们有哪些传统习俗吗?现在我给你慢慢道来。

第一大传统节日是春节

春节,也称为“年”、“过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节日。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以“斗柄回寅”为岁首;终而复始,大地回春,万象更新。古时也把农历一年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但是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统一中国后,定在十月初一;到汉武帝时又恢复夏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自此相沿未改。立春岁首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新的轮回由此开启。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从汉朝到魏晋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拜年、贴门神、换桃符、贴春眹、饮屠苏酒等传统习都已出现,庆祝的日子也越来越长,逐渐演化成为我国的第一大传统节日。

春节的第一个传统习俗:燃爆竹。

爆竹,俗称火炮。但在古代,需真正燃竹而爆。为什么要把竹子烧爆,让其发出很大的响声呢?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叫做“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跑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儿平安无事。还有几个小孩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就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即是“爆竹”的由来。

到了唐宋时期,新年习俗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唐朝是思想昌明的时代,新年习俗也逐渐从迷信、祈报、禳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人们自己的娱乐游艺。唐代以后,新年真正成为普天同庆的“佳节良辰”。春节放爆竹原是一种驱妖祛凶手段,此时也变成了欢庆的象征。唐宋时期诗人们的诗作就形象地反映出春节民俗的欢乐景象。王安石的《元日》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些诗形象地描绘出从除夕夜到大年初一喜庆、热闹的场景,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不再有驱妖祛凶的恐惧,而是一种欢乐的娱乐方式。明清之际,新年习俗开始转型,礼仪性、应酬性逐渐加强,人们在新年的时候相互拜谒,达官贵人互送名帖,或者登门叩拜,平民百姓也讲究“礼尚往来”,馈赠礼品,互相拜年。文徵明《拜年》诗所写的“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便是这一习俗的体现。

第二个传统习俗:拜年。

拜年亦称“贺年”、“贺岁”,春节节日活动。其来源说法不一,其中之一就和前面燃爆竹有关系。传说远古时代那种怪兽“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 ,“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绵绵相传。

拜年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中国民间最古老的传统习俗,是亲朋间联络感情,互相慰问的一种亲情大交流。作为岁首朝贺,秦汉以来已有之。拜年时,对家长要行大礼,孩童要给赏赐,平辈间拱手致语。礼毕,男人们出门拜亲朋,次序是: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至亲好友,疏远者可拜至十六日。熟人开岁第一次见面,则必须以“新年好”、“添丁发财”、“如意吉祥”之类的话语为祝。不及会唔者,多留一名片即去,谓之“飞贴子”。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

第三个传统习俗:贴门神。

春节风俗。与前面我们谈到为驱“年”兽,人们“贴红纸”,守护平安有关。夏历新年(春节),家家户户将绘有门神的画贴于门板上,此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期为了驱邪镇鬼,近世则多为增添喜庆欢乐。旧时民问一般喜贴钟馗打鬼的门神,传说此门神镇邪最灵。也有贴“福”字门神,传说可以得福。宋起,由此俗演化出挂年画此后,“贴门神”与“挂年画”成为民间并存的两种风俗,一般在备节(正月初一)凌晨张贴。关于“门神”也有诸多传说,其中两个比较有名。

之一,传说在远古黄帝时候,黄帝不但管理着人间,也统治着鬼国。对那些在人间游荡的群鬼,黄帝派出两员神将统领着,即神荼、郁垒两兄弟也。

  这两兄弟住在东海的桃都山上,山上有一株巨大的桃树,树干枝丫盘屈伸展达三千里,树顶上站立着一只金鸡(又称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第一缕阳光照在它身上时,金鸡即啼叫起来。接着,天下所有的公鸡就跟着一起啼叫起来。这时,在大桃树东北角的一座“鬼门”两旁,就是神荼、郁垒一左一右在威风凛凛地把守着。他俩在监视着那些刚从人间游荡回来的,各式各样的大鬼小鬼。

  民间传说,鬼只能在晚上活动,天亮之前,即不能等鸡啼就要跑回到鬼国。二位神将要是发现了在人间祸害人的恶鬼,马上就用苇索捆绑起来,扔到山后去喂老虎。

  因此,鬼最害怕的有四样:神荼、郁垒、金鸡和老虎。

  于是乎人们便用桃木雕成了神、郁二神模样,在春节时挂在门上,敬请二位神将把守家门,使恶鬼惧而远之,以保佑合家平安吉祥。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改变了原来用桃木雕造的门神,近代民间已改为用木雕制板、印刷(即水印木刻)的画像当作门神。

  贴门神成为民间春节习俗的一个组成部分。

之二,《西游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画像,贴于门上守护。 民间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茶、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第四个传统习俗:换桃符。

此春节习俗,就跟上面的“贴门神”关系更密切了。由于神荼和郁垒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尽除天下恶鬼。也不能保证每家每户的平安。于是黄帝向全国宣布了一道命令,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木刻制神荼、郁垒像,除夕那天悬挂门前。同时,在大门上端悬挂苇索,二门上要画一只虎,用来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扰。到后来,人们嫌刻木人麻烦,就直接在桃木上画两个神像,题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于除夕下午挂在门两旁,以压邪祛鬼,这就是最初的桃符。

 它是新年时民间流行的一种辟邪门饰。民间以二桃板悬于门户,上画神茶、神垒二神像或书二神名,借以驱鬼压邪,故有此称。战国时已有此俗,当时中原一带每逢春节,家家户户悬挂,上刻画灭祸降福的咒语,到明代改书于纸,演变为后代的春联,并成为它的别名。

第五个传统习俗:贴春联。

春联亦称“对联”、“门贴、“春贴”等。夏历新年(春节)用红纸写成,贴在门上的联语。它也是来源于前面的习俗“贴红纸”、“挂桃符”“贴门神”。春联由古代的桃符演化而来。桃符起源很早,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可见,最初的桃符是用来驱除鬼怪的,也就是所谓的镇鬼灵符。后来,人们便延续了这种风俗。

桃符开始演变成春联,源起于五代十国时期。据史书《宋史.世家.西蜀》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题词。辛寅逊写完后,蜀主一看,不对仗,便提笔写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副“春联”。

但是此时,文献里并没有出现“春联”的字样,人们依然称之为桃符。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保留着挂桃符的习俗。宋时,撰写联语已成为文人的一种风气,王安石诗云:“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苏轼“退闲拟学旧桃符”,即言此俗。然“桃符”正式被称为“春联”从而盛行全国则始于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过年张贴春联。据明人笔记《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于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出观。”联语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当,平仄相协”。大年初一朱元璋果然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非常高兴。正是因为朱元璋的大力提倡,过年贴春联才沿袭成为民间习俗,并一直流传至今。

第六个传统习俗: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至于此酒名的来历,有人说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原为古代的一种房屋之名。

唐代韩鄂所著《岁华纪丽》的记载,屠苏是一间草庵(茅舍)的名称。据说古时住在此草庵的一个名医,每到大年夜便分送给附近的每家一包草药,嘱咐他们放在布袋里缝好,投在井里,到元旦那天汲取井水,和着酒杯里的酒,每人各饮一杯,这样一年中就不会得瘟疫。人们得了这个药方,却不知道这位神医的姓名,就只好用屠苏这个草庵的名称来命名这种药酒。

另一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住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后经历代相传,正月初一(另一说是古人于除夕夜守岁时饮屠苏酒)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药一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令人得其方而不识名,但曰屠苏而已。”或谓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后由这位遗药人——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住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后经历代相传,正月初一(另一说是古人于除夕夜守岁时饮屠苏酒)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至于屠苏酒中究竟放的什么药,梁朝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说,北魏的议郎董勋说过,古代中国民间风俗元旦那天所喝的药酒,里面放的是花椒焙成的药末。所以屠苏酒,其实是一种椒酒。董勋还谈到饮屠苏酒的习惯,是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先喝,以次挨下来,年纪越大的越后喝。原因是小孩过年增加了一岁,所以大家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这种先少后长喝屠苏酒的风俗一直传到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