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我国古代有哪些传统节日的风俗 ?

54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21 16:34:10     编辑: 马培汶


我国古代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历史的积淀过程,它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活化石。

民俗节日大多起源于先秦时代的原始自然崇拜,到汉代(特别是东汉)趋于定型,一些历史人物为屈原、介子推、伍子胥的祭奠(他们皆由人得道成神),代替了原来某些天地日月原始崇拜活动的内容,成了节日的主宰。发展到盛世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带来了轻松愉快的节日风俗,表现在节日风俗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向娱乐型演变。明清时代,游乐性风俗迅猛发展,龙舟竞渡之风有增无减。

节日风俗的起源——发展——演变的历史,是一个潜移默化、节奏缓慢的发展过程,渗入了历代人们生活方式的细枝末节,表现出一定时代人民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节日是人类生活中的精华,只有节日才能焕发起一个民族共同的感情。

我国民俗传统节日从内容上可分为农事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庆贺节日、社交游乐节日五类:

农事节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简称四立、二分、二至。农历24节气大多是农事节日。

祭祀节日:腊八节、祭灶、清明节、中秋节。

纪念节日: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端午节(纪念屈原)。

庆贺节日:全民春节狂欢系列化喜庆活动——从腊月二十三糖瓜粘祭灶到大年三十要守岁,大年初一要拜年……形成一组节日,一个文化丛,全民狂欢,普天同庆。

社交游乐节日:如苗族的跳月节、踩山节,云南白族的“绕山林”,汉族(潍坊)的风筝节等。

下面,我们着重介绍几个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

一、立春节——天子亲自迎春于东郊

立春,又名正月节,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般在公历2月4日前后。立春不仅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也预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因为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跟国计民生关系密切,所以不仅老百姓对立春重视,帝王官府也高度关注这个节日。《礼记·月令》就有如下的记载:

孟春之月,以立春,天子乃斋(淋浴斋戒)。立春之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大夫于朝,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万民)。

你看,立春成了迎接春气的祭仪,迎春前,皇帝还要淋浴斋戒,在东郊举行迎春大典后,回到朝堂,还要奖赏去年在劝励农耕方面做出成绩的公卿大夫,并出台今年的奖励政策,“布德”“施惠”要下达于全国百姓,祈望一年中能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保证经济的稳固和发展,进而保证江山社稷的稳固。

立春的节俗活动有迎春、打春(打春牛)等。到了汉朝,随着牛被广泛地用于农耕,自然地同立春这个重要节气联系了起来,围绕春牛,以劝农耕为主题,形成了“立牛”和“打牛”的习俗。

所谓“立牛”,就是把用泥土雕塑成的春牛立于县城东门外,旁边再立一个携带农具、挥鞭吆牛的假人作“耕夫”,以此表示立春节令的到来,提醒人们准备春耕。

所谓“打牛”,是立春日举行的一种仪式。官府于立春这天奉牲礼果品于土牛前。正午,吏民击鼓,官员执柳枝(即春鞭)抽打春牛三下,然后交属吏和民众轮流打牛。把土牛打得越碎越好,表示人们对春天的热爱。此时又纷纷抢土块入圈,象征五谷丰登,槽头兴旺。

有一则农谚,至今读来仍然新鲜适用:“二月立春雨水前,拉土送粪整田园,打井开渠修水利,再看农具全不全。”

二、中秋节——起源于祭祀月神和土神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

在中国的所有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可能是最有诗意的一个。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的月亮总是让人想起这些优美的诗句。小小的月饼成了中秋节的主角,千百年来它沐浴着月光,表达着人们对团圆和幸福的渴望。

中秋节是月亮的节日,是赏月的最好日子,也是人间团圆的佳节。月圆花好人团圆,是欢度中秋的主题。然而,这个节日的由来却与祭祀结下不解之缘。

一说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祭月亮神。我国古代就有祭月、拜月的习俗。《礼记》中有这样的话:“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意思是说,天子祭拜太阳,在春天早晨;祭拜月亮,在秋天晚上。“夕月”就是秋分(中秋前后)晚上祭拜月亮神,是对月亮的原始宗教崇拜。因为八月十五月亮最圆,适于拜祭,因而便有了中秋节。祭月是历代帝王相沿的礼俗,现在北京阜成门外的月坛,便是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皇帝祭月之处。而中秋节的月饼,就是祭月的供品,它是由历史上的“太师饼”“胡饼”发展演变而来的。

二说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秋祀——敬土地神。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农业的发展与季节有很大的关系,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无论是播种还是收获,人们都往往祈祷土地神(社神)播种时祈求丰收——叫“春祈”,又叫“春祀”。八月中旬是秋粮收割之际,一年汗水抛洒在土地上,收获在即,于是祭拜土地神,向土地神报告丰收——叫“秋祀”,又叫“秋报”。中秋节就是向土地神报恩,是“秋报”的遗俗。中秋佳节家家置办佳肴美酒,既是喜庆丰收,也是答谢土地神的保佑。

这种对自然神的感恩在世界各国都有相似的情况。古埃及的收获节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庄稼神举行的;犹太人庆祝收获的节日在每年的秋天,持续8天;希腊人的“感恩节”也在秋天,纪念的是玉米女神。中国的“感恩节”称社日,春社祈求风调雨顺,秋社感念五谷丰登,报恩土地神。

由此,我们把中秋节列入祭祀节日,不知当否?

说得太理性了,很是枯燥,下面我们来读一首《中秋歌》,换个口味,兴奋一下。这首歌是2005年中秋晚会的主题歌,由台湾词坛大家、83岁的庄奴先生和大陆词坛大家、78岁的乔羽先生合创,其歌词是:

我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为什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今夜里又见月儿圆,又见桂花黄,

为什么年年中秋夜,夜夜思故乡?

为什么夜夜思故乡,故乡情义长?

有兄有弟有姐妹,共享明月光。

今夜里天上月儿圆,地上桂花香,

好一个花好月圆中秋夜,天地共久长。


三、端午节——由祭奠龙的节日发展为纪念屈原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粽叶飘香,龙舟下水,端午节吃粽子,竞龙舟,是最具节日气氛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是怎样起源的,历来众说纷纭。一说端午节是龙的节日,流行于江南吴越一带;二说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流行于荆楚一带;三说是纪念春秋时代晋国忠臣介之推,流行于山西一带;四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大将伍子胥,属吴楚地区风俗;五说是纪念会稽孝女曹娥,属浙江会稽风俗。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生活相对囿于一个狭窄的地域空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风俗和纪念人物也会因时因地而异。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五种说法,只有一、二说产生了全国性影响,并最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我们认为,端午节起源于远古的龙图腾崇拜,后来逐渐让位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据闻一多先生研究,端午节本是我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叫作“龙子节”,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那时候居住在江南的吴越族由于不断受到水旱灾害和瘟疫虫害的威胁,便以“龙”作为自己的民族图腾,希望“龙”能保佑自己,并有着“断发文身”的习俗。每逢五月五日这一天,他们都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里,或裹在树叶里,一面往水里扔,献给龙神吃,一面也自己食用。还在击鼓声中,在水面上驾龙舟,做竞渡游戏给图腾神看,娱神、悦神,向龙献媚,以获取保佑。这才是端午节习俗的真正由来。

那么,屈原为什么会成为人们过端午节所纪念的对象呢?

第一,龙的生日是五月五日,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忌日也是五月五日极易让人发生附会。更何况节日的两项活动——划独木舟、食物投江都大同小异。

第二,屈原的爱国精神和高尚气节深深植根于历史的土壤中,他的诗篇光照千秋,为世人所钦佩,人们喜爱他,崇敬他,所以把端午节和屈原联系在一起。

第三,这是端午节风俗随着时代、历史的发展而注入的新内容。

历史终于选择了屈原,把他推上了端午节的核心地位——“龙舟竞渡,纪念屈原”永远铭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四、跳月节——典型的社交游乐节日

在传统节日中,有一些节日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歌舞游艺活动来进行社交往来的,被称之为社交游乐节日。我国各少数民族举行的传统歌会、歌节活动,汉族的社戏、风筝节活动都属于这一类。苗族的跳月节(又叫“踩月亮”)就是这类节日的代表。

中国民间有一首优美、欢快的乐曲,叫《阿细跳月》,是根据民间音乐编配而成的。作品描绘的是苗族青年男女的一种传统社交游乐活动——跳月。传说在远古时候,人们群聚而居,但男女有别,在夏秋明月之夜,青年男女纷纷走出洞窟,相聚月光之下,唱歌跳舞,选择意中人。后来,这种仪俗多向发展,便有了近世的《阿细跳月》,青年男女,欢聚月夜,谈情说爱。

此外,苗簇青年还有一种浪漫的社交游乐活动——游方,又称“赶坡会”“会姑娘”。这种活动多在节日进行。苗家山寨附近一般都有固定的游方场和游方坡,届期本寨姑娘与外寨小伙在此对歌,通常是男女两两对歌,双方同意后,分别相邀请唱,若有意成婚,则互赠礼品作为信物。姑娘用一条彩带或一个项圈换取小伙子的两条花巾。通过游方交往,男女青年逐渐熟识,增进感情,以至两情相悦,私定百年。

五、春节——万民同欢,普天同庆的狂欢节

中国人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千户团圆,万民归家,全国放假。这个万民同欢、普天同庆的节日,是中国人创造的富有东方意味的“迎春”“闹春”因而也“春意闹”的文化节,万般花样,万种风情,成了一岁之中有滋有味儿的日子。亲情、友情、爱情,浓缩在一个日夜,让你怎么也过不够。人们需要交流,需要人情味儿,需要在“年”里陶醉!

什么叫“年”,为什么过年有那么多讲究?这得从一段勾人魂魄的故事说起。说是有个怪兽叫“年”,凶残异常。它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总在除夕的那一天爬上岸来伤害人。砸东西、毁农具、偷粮食、吃牲口,人们害怕,就躲起来。你越躲,它越凶。每回,“年”都把村子折腾个底儿朝天,然后甩哒甩哒地走了。有一回,“年”又照例来折腾。黎明时分,它累了,躲在一家的柴棚里睡觉。细心的人们发现村子里家家受害,唯独一家安然无恙。这家只有一个老奶奶一个小孙女,她们穿着红衣红裤,守着红红的灶火,灶火里木柴噼噼啪啪地响着,安静地过了一夜。人们恍然大悟,“年”这个东西怕红、怕火、怕响声。于是人们一哄而起,穿起红衣红裤,敲打着各种响器,举着灯笼火把,喊着、叫着,在村子里奔走。“年”吓坏了,不知躲到哪里才合适,便一溜烟跑了。于是,人们年年除夕“守岁”,围炉等待“年”的到来。第二天又彼此问讯、祝好,这就是“拜年”。

这个传说充分表达了驱邪、祈福、迎祥的愿望。

传统风俗上,新年以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为正年,但事实上,年节从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就开始拉开帷幕,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这期间的年俗活动,真可谓风情万种:

祭灶——是纪念教人吃熟食的“先炊者”(灶神),后演变成祭灶神、灶王。祭灶是大年之始,民谚:“糖瓜祭灶,大年来到。”

除夕——起源于击鼓驱逐疫疠鬼怪。意谓“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除夕“吃年饭”是大事:“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

守岁——全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叙旧话新,祝福未来,孩子也同大人一起做各种游戏,围炉等待“年”的到来。

贴春联——春联缘于桃符,两块桃木板上书“管天下众鬼”的打鬼英雄“神荼”“郁垒”二神名(是两兄弟)镇守大门。后演化为春联。又因古代传说春节出来伤人的怪兽“年”惧怕红色,故采用红纸写春联。

挂年画——年画起源甚早,由“门神”演化而来。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木刻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美图”。

燃爆竹——其俗始于汉代,当时没有火药纸张,爆竹是用火烧竹子发出噼啪响声,“燃竹而爆”,用以驱邪。

拜年——起源于欢庆赶跑了怪兽“年”,一说起源于喜迎新一年的五谷丰登(“年”的另一解释是谷穗成熟的样子),因此,过年就要鼓乐齐鸣,喜庆狂欢,彼此问讯祝好,希望孩子茁壮成长,老人健康长寿。

给压岁钱——按我国传统习俗,晚辈给长辈拜年后,长辈要给晚辈一点“压岁钱”,以示祝福。“压岁”,原意为“压惊”。传说凶恶的怪曾“年”每到除夕就来伤害人畜和庄稼,常常使儿童受到恐惧惊吓。大人们便用食物来安慰小孩,谓之“压惊”,后逐渐演变为以货币代替食物,成为压岁钱,表示节日祝福。

除以上风俗外,还有舞狮、耍龙灯、踩高跷、逛花市、逛庙会、赏灯等等。有《年节歌》唱道:

二十三祭灶天,

二十四写联对,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天吃年饭,

初一初二磕头儿,

初三初四耍球儿,

初五初六跳猴儿,

……

这就是在中国绵延了几千年的春节万民狂欢的“年文化”和“年气氛”;这就是过年追求的一种快乐,一种温馨,一种有滋有味。品味每一样年俗都可以触摸到古老文明的脉搏。

而今,社会发展已步入现代化的快车道,昔日春节的某些习俗不再珍贵,不再有价值只好让它进博物馆。但春节凝聚亲情、合家团圆的核心内涵永远不变,今后亦然,这就是“万变不离其宗”。不然你怎么解释春运、民工潮?怎样解释20亿人次的春节人流成为当代中国一大民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