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国八大传统节日之一——春节

3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10 23:00:22     编辑: 诗酒论英雄

●春节简介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亲朋好友欢聚的日子,是人们增深感情的纽带。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受中华文化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民俗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举行各种庆贺活动,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文化精华。

一、忙年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腊月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便开始“忙年”,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忙年”包括:祭灶、扫尘、购置年货、贴年红、洗头沐浴、张灯结彩等等,主题即“辞旧迎新”。

1、办年货

中国各地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但是备年货、送年礼却是几乎全国上下“过年必备”。置办年货,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贴的(年红)、送的(拜年)礼物等等,统名之“年货”,而把采购年货过程称为“办年货”。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2、祭灶

农历十二月廿三、廿四日祭灶,是日入夜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除至夕日晨早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烧香、点烛、放纸炮。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祭灶在民间有几千年历史,灶神信仰都是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3、扫尘

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民间称做“扫尘日”,家家户户打扫环境,按民间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涵义,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

4、贴年红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载,春联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当作门神。

5、对联

贴春联也叫贴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贴法也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6、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年画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7、窗花和剪纸

在民间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8、贴福字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二、过年

1、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除夕晚餐。年夜饭来源于古代年终祭祀仪礼。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人们十分注重除夕的“年夜饭”,除合家团圆、聚天伦之乐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在外工作的人都赶回来过新年。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生菜(寓生财)、腐竹(寓富足)、生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

2、守岁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由来已久,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谓之“照虚耗”,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3、压岁钱

压岁钱,年俗活动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最早压岁钱在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压岁钱分多种,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4、年例

年例主要礼俗内容是敬神、游神、摆醮、祭礼社稷,主旨是酬谢神恩,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大体上从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也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二月份。农村多以土地庙为中心,周围几个村子一起举行,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福。

5、拜岁

拜岁,在岁首早上迎新岁,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岁神”,是天皇氏时代创制的纪元星名,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太岁以六十甲子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

6、派利是

派利是,是流传已久的年俗之一,“利是”亦有写作“利市”或“利事”。派利是,利是利是,寓意着一年都能利利是是,大红大紫。

7、放炮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炮仗”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烧炮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称曰“爆竹”,炮竹原始目的是迎神与驱逐鬼怪。后来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8、上坟(烧纸)

在农村,一般是大年三十这天到祖坟烧纸,请祖先回家过年。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再到坟头烧纸放鞭炮,已示把先人送走。在城市,因为没有坟地,市民一般选择在附近的路口,烧纸祭祖。

三、春节期间其他活动

1、祭祀

祭祀神灵、祖先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隆重盛大的报祭天地神恩、迎禧祈福等祭祝祈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

2、全民狂欢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飘色、舞龙、游神、押舟、年例、逛庙会、逛花街、赏花灯、烧炮、烧烟花、掼春盛,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等。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

3、拜年

春节期间走访拜年是年节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等话,联络感情、表达祝福。

4、走亲访友

年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相互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传统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内涵。

●春节养生

一、饮食

1、饮食要营养平衡

温性食物应多吃,例如姜葱蒜等,有助于驱寒,还具有杀菌防病功效。对于鸡肉、鱼类、蛋黄、牛奶、豆浆等营养品,也是必不可少。在春节中期,山药、蜂蜜等可以适量多吃。过酸或过于油腻食物如羊肉、狗肉以及辣椒不应吃多。可以适当喝些赤豆汤、酸梅汤等去热;或是吃些红枣,有助于养脾。

2、饮食要清淡

由冬季膏粱厚味转变为清温平淡,饮食宜温热,忌生冷。胃寒可以经常吃点姜,以驱寒暖胃;哮喘可服点生姜蜂蜜水,以润燥镇喘;慢性气管炎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温大热食物。

3、水果不可少

节日饮食杂乱,更容易使人上火、便秘,多吃些水果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润肠功效,还能调节改善人体代谢机能,预防疾病,增进身体健康。但要注意,水果与蔬菜消化时间和过程不同,应分开食用。

4、蔬菜胜良药

节日餐桌菜肴丰盛,顿顿离不了鱼肉荤腥,常感觉疲劳倦怠、胃肠胀气。少沾些荤腥,多吃点新鲜蔬菜,可解油腻,维持胃肠正常蠕动,预防便秘,中和体内多余酸性物质,维持人体新陈代谢。

5、勿暴饮暴食

春节吃吃喝喝,暴饮暴食可导致急性胰腺炎、肠胃炎,或肠胃溃疡等。

二、其他养生方略

1、切莫贪杯

春节期间,聚会饭桌上又怎么会少了酒呢?饭桌上一定要记得不要贪杯,烈性酒最好不喝,啤酒、果酒和低度白酒也不可多饮。而且每天不能超过一次。亲人朋友不要频频敬酒,切不可斗酒,酗酒。

2、运动适量

春节还有点冷,想要身体健康就应多运动,尤其是户外活动,户外散散步,耍太极,不仅能够调节情绪,还有助于提高生理机能。居家锻炼小动作,对于养生有一定效果。

3、穿衣防寒

春节期间天气反复无常,时冷时热,尤为注意防寒保暖,不要过早地脱去冬衣。

4、精神

在养生方面,精神很重要,要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情。做事心平气和,户外散步陶冶情操。

5、玩得适度

节日期间,亲人团聚,家家都要痛痛快快地玩一玩,但切不可过度,更不可纵情。玩的时间不可超过两个小时,更不可挑灯夜战,玩个通宵。也不要参加赌博性的玩牌,电视节目不要连续看得时间过久,每天不超过4小时,选择轻松喜剧片、音乐片和戏曲片,少看情节紧张、场面惊险的武打片和侦破片。

三、春节养生防病妙招

1、症状一:疲惫

春节期间,不少人昼夜颠倒、四处拜访亲友,即使没有出门旅游,节后还是觉得累,这是因为正常的“生物钟”在过节时被打乱了。

应对:通过休息、调整生物钟、洗澡泡脚等消除疲劳。睡眠是驱除疲劳的重要手段。

2、症状二:神经性厌食

连续应酬和饭局,对一切食物都从心理上感到厌恶和恐惧。

应对:最佳方法就是运动,如轻快步行、慢跑、跳舞等,这样胃口也会被“吊”起来。

3、症状三:工作恐慌症

过节后,重新投入正常紧张的工作,部分人会有种陌生感,甚至有人会产生恐惧感。

应对:可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作出相应调整,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在上班第一周,先从事轻松容易的工作,给自己一个缓冲。

4、症状四:孤独综合征

不少从家乡返回的人极易患上心理疾病,看着父母亲朋离自己越来越远,一种离别感伤油然升起。

应对:不要刻意压抑。想念父母时打个电话,多结交朋友,多参加集体活动,不要让自己落单。

●春节诗词

●隋唐

1、人日思归【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注释】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

2、田家元日【唐】孟浩然(689—740)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3、除夜作【唐】高适(704—765)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4、新年作【唐】刘长卿(726-786)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5、除夜宿石头驿【唐】戴叔伦(约732—约789)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6、桂州腊夜【唐】戎昱(744~800)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7、岁夜咏怀【唐】刘禹锡(772-842)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北宋

1、除夕【北宋】宋祁(998—1061)

历尾无馀日,更筹促曙躔。持愁賸残岁,将老入新年。

2、除夕与家人饮【北宋】梅尧臣(1002—1060)

莫嫌寒漏尽,春色来应早。风开玉砌梅,薰歇金炉草。

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个里催,清镜宁长好。

3、靴淀除夕之会呈王原叔给事燕唐聊谏议【北宋】王珪(1019-1085)

岁华相逐走燕尘,此夕羁怀暂一申。把手岂辞三处酒,别家看作二年人。

因逢塞雁惊来信,却忆江梅赠去春。莫向天涯忧白发,东风犹与到关新。

4、元日【北宋】王安石(1021-108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北宋】苏轼(1037—1101)

松风溜溜作春寒,伴我饥肠响夜阑。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

守岁【北宋】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6、除夕【北宋】苏辙(1039-1112)

患难思年改,龙锺惜岁徂。关河先坂远,天地小臣孤。

吾道凭温酒,时情付拥炉。南荒足妖怪,此日谩桃符。

7、玉楼春·己卯岁元日【北宋】毛滂(1061-?)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8、甲戌除夕【北宋】方翥(1101-?)

儿女欢喜罗酒浆,夜深笑语火炉傍。如何去岁听风雪,身在江南梦故乡。

9、观除夕火爆郑樵【北宋】(1104?—1162?)

驹隙光阴岁已残,门门竹爆共团栾。烧成焰焰丹砂瑰,碎尽琅琅碧玉竿。

唤转韶光新景燠,辟除恶魅旧时寒。主人从此占佳瑞,再入为霖洒旱乾。

10、除夕偶成呈同舍兼简陈仲恕【北宋】陈天麟(1116-1177)

东皇送暖下青都,雪在梅梢半有无。爆竹旧闻驱罔象,传杯今旧饮屠苏。

暗中石火频过眼,忙裹银丝欲上须。不解玉堂供帖子,双扉聊与换桃符。

11、除夕【宋】李石

又是投閒岁欲除,閒中因得著工夫。园林香雪梅先透,庭院清风竹自呼。

未厌夜寒烧榾柮,已贪晓色进屠苏。巧名尚喜新年在,碌碌人应笑阿奴。

12、除夕对梅花烛花二首【宋】陈杰

顷刻开花剪复成,大如菡萏小朱樱。一年岁事占来日,知为先生报晓晴。

13、除夕【宋】张蕴

京国逢除夕,栖迟鬓欲霜。春声生竹爆,岁色动椒香。

戒睡听鸡早,占诗探茧忙。烛花频送喜,儿女笑烘堂。

●南宋

1、戊子除夕追和陈简斋除夜一首【南宋】喻良能(1120—?)

世事年来已饱更,百年今夕两分平。窗间蜡炬偎人暖,瓶里梅花照眼明。

瓦屋三间聊足喜,鬓霜千丈总堪惊。明朝同上西山望,应有江湖春水生。

2、除夕【南宋】陆游(1125-1210)

炽炭炉中百药香,屠苏煎酒代椒觞。明朝赖是无来客,雪後泥深一尺强。

除夜雪【南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3、除夕宿临战平【南宋】杨万里(1127-1206)

一腊天频雪,千山梅未花。终年不为客,除夕恰辞家。

雨又垂垂落,风仍故故斜。难开愁里眼,只益鬓边华。

4、次韵施伯才除夕【南宋】释宝昙(1129-1197)

年来白发为谁新,恰受愁边五日春。官烛吹花方作梦,东风卷地已无人。

今年有酒公须醉,明日无襦子莫嗔。香案已催朝玉帝,何如剪纸奏钱神。

5、除夕登仲宣楼【南宋】张栻(1133—1180)

怀土昔人志,伤时此日心。长江霜潦净,故国莫烟深。

访古多遗恨,凭栏更独吟。细看前浦树,生意已堪寻。

6、除夕客桂岭【南宋】白玉蟾(1134~1229)

谁使诗狂堕桂林,鸣鞭袅雪一伤心。自怜褦襶衣何薄,安有酴酥酒得斟。

真个飘蓬将欲老,何曾卤莽似如今。黄刘不喜瑜蒙喜,须信甘宁有赏音。

7、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南宋】辛弃疾(1140-1207)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8、除夕【南宋】刘光祖(1142-1222)

房州亦是家,守岁落灯花。乡信长凭雁,僧餐自施鸦。

9、戊申除夕送岁【南宋】 曾丰(1142-1224)

四十余番送岁回,百年身世半摧颓。更将四十余番送,岁定相辞不复来。

10、鹊桥仙·立春除夕【南宋】郭应祥(1158- ?)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

一名喜雪,二名饯岁,三则是名春宴。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11、除夜【南宋】戴复古(1167-约1248)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12、次韵虞退夫除夕七绝句【南宋】魏了翁(1178-1237)

是滔滔者竟谁归,有酒盈卮不暇挥。待挽长江洗兵马,尽还草木旧晶晖。

13、除夕和唐人张继张佑即事四绝句【南宋】程公许(?—1251)

一笑升沉休问天,赞房赢得日高眠。五湖浪透门前港,何不乘风称放船。

14、除夕【南宋】刘克庄(1187—1269)

忆昔都城值岁除,高楼张烛戏呼卢。久依净社参尊宿,难向新丰认酒徒。

天子未知工草赋,邻人或倩写桃符。夜寒别有穷生活,点勘离骚拥地炉。

15、除夕【南宋】陈藻(约1189年前后在世)

岁晚民贫百物廉,无钱堪买亦何嫌。聊将送酒呼邻客,浅饮三杯不用添。

16、除夕【南宋元】黄庚

爆竹惊残腊,冬春此夕分。且斟分岁酒,懒赋送穷文。

客思愁檐雨,乡心逐海云。阳和在何处,明日问东君。

17、除夕有感一首【南宋】王阮(?~1208)

不是功难立,其如兴自阑。为贫姑寸禄,渐喜得闲官。

天下兵戈满,壶中日月宽。殷勤除夜雪,衰谢莫能欢。

18、除夕谕铃下两绝句【南宋】项安世(?—1208)

莫将新岁便为新,彩仗春幡不动陈。未转东风犹是腊,明朝贺岁莫通宾。

19、除夕泛灵溪【南宋】赵汝回

拜敕管桃源,其如骨未仙。年荒醉者少,官小野人怜。

腊雪梅花在。溪春草梦圆。新正有忙事,未访洞霄泉。

20、沁园春·除夕二首【南宋元】元好问(1190—1257)

腐朽神奇,梦幻吞侵,朝昏变迁。怅残灯旧岁,鸡声竞早,春风归兴,雁影相先。南渡崩奔,东屯留滞,世事悠悠白发边。虚名误,遍人间浪走,恰到求田。

青红花柳争妍。意醉眼、天公也放颠。更云雷怒卷,颓波一注,冰霜冷看,老桧千年。园令家居,陶潜官罢,无酒令人意缺然。从教去,付青山枕上,明月尊前。

21、除夕【南宋】方岳(1199-1262)

生菜春盘草八珍,灯前殊未觉家贫。几从荼垒中间事,第一屠苏最后人。

衰病不图今夕健,须臾又是隔年春。东风自此无閒暇,万里乾坤一夜新。

22、辛巳除夕【南宋】赵孟坚(1199-1264)

岁事今其暮,而多怅惋心。功名一成否,身世几浮沉。

荄甲四墙在,根株百蠹侵。白云飞处远,东望动微吟。

23、思佳客·癸卯除夜【南宋】吴文英(约1200~1260)

自唱新词送岁华。鬓丝添得老生涯。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隔年昨夜青灯在,无限妆楼尽醉哗。

24、除夕感兴【南宋元】艾性夫

黔乌缟兔斗飞梭,春树流年忆踏歌。扫白了无烧药法,守玄不及力田科。

人於淡处交情耐,梅到枯时生意多。寂历风帘卷山雪,醉眠不问夜如何。

25、元日作是岁除夕立春【南宋】释文珦(1210-?)

腊穷春自至,四序递相延。玄发成华发,添年是减年。

嶰筒灰已动,象魏法初悬。吾独存吾道,凝然不受迁。

26、除夕对梅【南宋元】柴望(1212—1280)

青春无复驻年华,几度江梅暗忆家。惆怅新愁添白发,鬓边如雪映寒花。

27、除夕前一日湖中望西山有感【南宋元】姚勉(1216~1262)

西山青处近家乡,先世衣冠正此藏。明日千门俱祀岁,坟前谁拜一炉香。

28、丙戌除夕次韵仁近二首【南宋元】方回(1227~1305)

岁穷犹此客,不早见几微。岂易赊邻酝,何惭典故衣。

余寒当有几,小忍未为非。野烧回青润,春山饱蕨薇。

29、除夜【南宋】文天祥(1236-1283)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元明清

1、除夕前一日雪【元】仇远(1247-1326)

江城腊尽渐春来,三白呈祥不待催。和气已知随处满,梅花正用此时开。

寒香冷艳相吞吐,月斧风斤巧剪裁。布絮寝衣烘未透,炉边酒熟且衔杯。

2、江城梅花引·己卯除夕【元】邵亨贞

灯前儿女小团*。岁将阑。夜将残。一度逢春,一度减朱颜。明日东风三十二,又添得,二毛侵,鬓底斑。世问世间行路难。身世闲。天地宽。往事往事恨未了,长恨儒冠。爆竹声中,春又到柴关。一任黄尘门外扰,且留取,旧梅花,独自看。

3、除夕客中忆女【明】高启(1336-1373)

别家非愿久,回首已徂年。今夜寒斋雪,何人听折弦?

4、除夜太原寒甚【明】于谦(1398-1457)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5、除夕太原府四首【明】程可中

逆旅相留慰苦辛,萧萧同侣二三人。笛中谁谱梅花引,已送江南十日春。

7、除夕【明】文征明(1470—1559)

拨尽炉灰夜欲晨,不知飘泊潞河滨。灯花自照还家梦,道路谁怜去国人。

浩荡江湖容白发,蹉跎舟楫待青春。只应免逐鸡声起,无复鸣珂候紫宸。

8、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9、除夕和边太常庭实【明】顾璘(1476~1545)

守岁椒盘宴,欢然傍老亲。诵诗从稚子,分肉遍邻人。

菽水惭三釜,柴荆寄一身。青灯能送喜,金蕊夜开频。

10、除夕感怀【明】许相卿许相卿(1479—1557)

酒冷香销梦不成,逼人殊觉岁峥嵘。老如旧历浑无用,醉恋残灯亦暂明。

雪霰已应随腊尽,梅花宁复与春争。向来筋力虚名尽,白发无愁也自生。

11、除夕次用修韵【明】张含(1479~1565)

新岁重赓往岁诗,壮心寥落忆南邮。东风消息谁先得,客子光阴我自知。

芳草已回迎步处,梅花又满断肠枝。明朝莫负城西约,踏遍郊原问酒旗。

12、吴水部客中除夕为赋此诗【明】蒋山卿(1486-1548后)

客思乡心此夕并,萧条官舍若为情。筵前柏叶金杯浅,院里梅花粉署清。

门掩疏灯人语寂,山留残雪夜寒生。起来遥祝君王寿,却忆鹓鸾一字行。

13、除夕【明】丰坊(1492-1563)

白发烟江戍,丹心日月悬。安危付童仆,骨肉限山川。

有恨思填海,无言可问天。萧条愁病里,况复值穷年。

14、除夕【明】金銮(1494~1587)

还忆去年辞白下,却怜今夕在黄州。空江积雪添双鬓,细雨疏灯共一楼。

世难久拚鱼雁绝,家贫常为稻梁谋。归来故旧多凋丧,愁对东风感壮游。

15、除夕【明】皇甫汸(1497-1582)

异乡逢岁尽,一倍旅愁增。车从来三署,衣香过五陵。

春晴传法鼓,夜色引慈灯。谁识朝元侣,禅栖学老僧。

16、除夕有感【明】李开先(1502~1568)

少年不觉岁时迁,老景偏于除夜怜。前此宵分为次日,今番坐久是新年。

雪中偏觉梅花艳,灯下频将竹叶传。不荷湔除多罪谴,当朝侍从久归田。

17、除夕与金子坤郭次父登冶城后集小寓【明】黄姬水(1509-1574)

散步崇冈后,明灯绿酒初。那堪惜除岁,又复感遗墟。

寒柝严城急,春星短屋疏。明朝问生计,犹是一床书。

18、辛未除夕【明】戚继光(1528-1588)

四指回杓犹障塞,颠毛如许怯簪冠。惊心岁月愁仍在,回首风尘梦已阑。

百战劳销千口集,万金散尽几人欢。燕然北望空弹剑,马革寻常片石难。

19、除夕【明】童珮

闭门寒满榻,长铗共萧然。数口客千里,一家人两天。

岁华流水上,心事暮钟前。谁谓春风近,三更是隔年。

20、小除夕七里冈店宿【明】葛一龙(1567—1640)

岁杪还行役,投栖野店空。牛衣夫妇对,旅况主人同。

爨压危檐雪,灯吹破壁风。一冬更漏接,都在此宵中。

21、甲子除夕【明】刘荣嗣(1570-1638)

双鬓萧萧城一阹,自斟浊酒倍踌躇。星霜遇景悲时迈,身世闲愁集岁除。

久已逃名安薜荔,渐看偶语禁诗书。清溪何处桃花渡,欲向花源深处居。

22、壬午除夕四首【明】曹学佺(1574-1646)

梅花落尽绛桃开,临老偏宜缓缓来。漏泄春光无次第,不须箫鼓更相催。

23、除夕【明】郑作

除夕愁难破,还家梦愈频。十年江海客,孤馆别离人。

残漏听还尽,寒灯坐愈亲。梅花满南国,谁寄一枝春。

24、除夕袁中郎县斋守岁【明】曹子念

江左平畴白浪遥,赁舂空寓伯通桥。蓬门岁计羞藜糁,花县春情惜柳条。

梳发镜中霜易輠,寄愁天上雪难消。流光不为浮生住,挑尽寒灯夜倍迢。

25、除夕曹能始宅林茂之弟彦先同赋(癸卯)【明】吴兆

今宵愁转剧,赖子倍情亲。聚饮怜家庆,分欢念旅贫。

春添垆气暖,梅照烛花新。共惜须臾别,明朝隔岁人。

26、除夕【明】止庵法师

五十明朝是,兹宵不得眠。杯盘分节序,火炬照村田。

春色来何处,梅花在目前。自然添白发,岂为惜流年。

27、都门除夕【明】懒云周公

早眠轻节序,垂老倦精神。半夜两年梦,孤灯千里身。

钵分新岁饭,衣拂旧时尘。后饮屠苏者,其如感叹频。

28、庚午除夕【明】冬谿泽公

何处鼓逢逢,虚堂独坐中。雨寒还带雪,云厚不随风。

此岁既消去,余生宁未空。临阶看燎火,亦复趁儿童。

29、癸丑除夕(响铜签)【清】 陈维崧(1625—1682)

响铜签。许多年、旧事压眉尖。记得当初,后堂弟妹,团圞围定红帘。饮尽了、屠苏千盏,挞画鼓,憨笑赌黄柑。十里春城,金蛾暗扑,火凤交衔。

自后也逢除夕,叹此身长是,弟北兄南。第宅俱非,颠毛都换,每因节令生嫌。只万点、官桥夜火,风吹零乱映疏檐。羡煞邻家岁酒,隔巷春衫。

30、癸巳除夕偶成【清】黄景仁(1749—1783)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31、辛巳除夕与彭同年同宿道观中,彭出平生诗,读之竟夜,遂书卷尾

【清】龚自珍(1792-1841)

亦是三生影,同听一杵钟。挑灯人海外,拔剑梦魂中。

雪色惮恩怨,诗声破苦空。明朝客盈座,谁言去年踪。

32、除夕感怀【清】谭嗣同(1865—1898)

断送古今惟岁月,昏昏腊酒又迎年。谁知羲仲寅宾日,已是共工缺陷天。

桐待凤鸣心不死,泽因龙起腹难坚。寒灰自分终消歇,赖有诗兵斗火田。

●近现代

1、鹧鸪天 庚申除夕和吴伯宛舍人【近代】王国维(1877-1927)

绛蜡红梅竞作花,客中惊又度年华。离离长柄垂天斗,隐隐轻雷隔巷车。

斟醁醑,和尖叉。新词飞寄舍人家。可将平日丝纶手,系取今宵赴壑蛇。

2、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现代】董必武(1886-1975)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