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吃什么传统食物
在古代女子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妇女亦会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为之得久。久而久之,七夕也成为了“女儿节”。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对爱的承诺。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吃什么传统食物?
1、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 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
2、巧芽面
巧芽面的主食是豆芽和面条,这个豆芽非常有讲究,需要七夕节提前七天准备,选用没有蛀虫的一小碗绿豆,洗干净后平铺到器皿上,用湿纱布遮盖挡住阳光,每天喷水保持湿润。七天后,豆芽涨到两三厘米,就可以将豆芽爆炒做汤浇到面条上食用了。
3、花瓜
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
4、五子
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是七夕节的祭拜供品,在焚香礼拜默默祷告结束后,这些供品也就成了女性的宵夜食物。五子的营养价值很高,食之对人身体极为有益。
5、蚕豆
在福州地区七夕节有“分豆结缘”的习俗。这天邻里、朋友之间相互赠送蚕豆并在月色下吃蚕豆聊天,以作结缘纪念。吃完蚕豆以后就不会吵架,之前的积怨也随之烟消云散。
6、菱角
在广东四邑,七月七晚上,家家户户在院里设好案几,摆上供品,因菱与灵同音,供品中菱角是必不可少的。少女们剥着菱角斗巧慕神仙;小孩们嚼着菱角喝植物活力;老人们就着菱角喝茶吃巧面……
7、江米条
老南京人过七夕还有个独特的风俗:吃江米条。江米条是一道汉族小吃,用糯米面加豆粉和面后在焖锅里蒸出来,放在石臼里用棒子捶,再秆成圆形,晒干用油煎出来,最后蘸梅花、松花、芝麻、豆沙等制作而成的一种食品。
8、麻老
七夕有是仙气飘飘的菱角,也有烟火味十足的麻老。闽西地区人们喜欢在七夕吃一种叫做麻老的东西。其主料为糯米,经过老师傅巧手制成“米香”,以白糖、麦芽糖煮熟,浇以猪油,调入“米香”,配以葱花、花生等,快速压制切片即可。酥脆的糯米和着晶亮的糖衣,裹着花生芝麻,每一口,你都能听到酥脆的糯米在口中嘎嘣作响,它们在用最朴实的方式告诉你,什么叫香脆可口,什么叫根本停不下来。
9、巧酥
巧酥俗称是巧人,是用酥糖做成一个女人的形象,出售的时候会说是在”送巧“或者”送巧人“,意喻女子越来越能干,也有巧酥做成牛郎织女模样的,意喻爱情美满,十分讨巧,适合在七夕节的时候食用。
10、吃鸡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11、饺子
吃饺子是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12.炒豆茶
厦门同安地区每逢七夕都会做一道传统美食——炒豆茶,寓意爱情与生活甜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