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必知传统文化——中华礼仪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自古至今最看重礼仪。中国传统礼仪起源于商周时代的古礼文化,它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可以说“礼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在古代,礼仪称为礼或仪礼、仪检、礼教、礼法、礼律、礼制。中国礼仪以周为最,古代一般推行周礼。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一、中国礼仪的分类
1.祭祀之礼
祭祀是华夏典礼的一部分,是一种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神。天神泛指天上的神仙;地祇指土地神、山神、河神等百物之神;人神包括先祖、先师、功臣,以及其他历史人物等。
“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人们用竹木或泥土望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其它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
2.冠婚之礼
《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20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15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15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冠婚礼。
行冠礼时,由父亲或兄长主持,地点在宗庙里。举行冠礼前,要先用蓍草进行占卜,以选定加冠的良辰吉日。
笄礼由女性家长主持,参加的人也都是女性。
婚礼是一种结婚仪式,其意义在于获取社会的承认和亲朋好友的祝福,都助新婚夫妇适应新的角色和生活。中国古代婚礼有“三书六礼”之说,“三书”是指聘书、礼书和迎亲书,“六礼”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3.宾客之礼
宾客之礼是古代古礼之一,即邦国间的外交住来及接待宾客的礼仪活动。“朝”是宾礼中的重要内容,所谓“朝”,就是古代诸侯按规定的时间来朝见天子的礼节。如果诸侯不按规定时同来朝见天子,那就是“大不敬”,将要受到讨伐。诸候朝见天子时是不能空手的,要带上玉帛、兽皮、珍珠及本地的奇异特产等作为礼物,以示忠心,这种方式被称为“朝贡”。天子收到礼物后,也要以玉帛、珠宝等物象征性地进行回赠。
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也讲究待客之道。有人来访的时,要起身出门迎接,请客人进屋,然后让座,倒茶,陪客人说话。客人走时,主人要起身相送,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4.丧葬之礼
汉族旧的丧葬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
葬礼以后,有做七、断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归祠堂。
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死于他乡的遺体归葬原籍。
在整个葬礼期同,死者的晚辈必须披麻戴孝,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按照儒家的传统,孝子还应该在父母墓边守孝三年,这期间要避免娱乐活动,不饮酒食肉,称之为守孝。如果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去世,此人也必须放弃官职、回到自己的家乡守孝,这叫丁忧。
二、中华礼仪称谓及礼仪用词
1.礼仪称谓
礼仪称谓有尊称和谦称之分。尊称也叫敬称,表示尊敬之意。针对不同的对象,尊称也不同。称呼帝王时,一般可用陛下、上、君、天子、万乘(shèng)等。对于一般人,则可用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阁下、长者、大人、兄合等等。令尊、尊公、尊大人用来指对方的父亲,令堂、太君用来指对方的母亲。对方的妻子可以称为令正,对方妻父可以称为泰山。古代有黄河为母、泰山为父的说法,泰山还代表着长寿。对方兄弟可以称为昆仲、昆玉、令兄(弟)。昆,古义为哥哥,仲则是弟弟的意思。昆玉是指昆仑山的美玉,是对对方兄弟的美称。对方的儿子可以称为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对方的女儿可以称为千金、玉女、令爱、令媛等。在古代,千金一般指富贵人家的女孩,如今使用的范围更加广泛了。
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用于自称的词有: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已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古代帝王的自谦词很丰富,有孤、寡人等。寡人,意思是寡德之人。
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卑职等。
读书人一般把自己称为小生、晚生、晚学等。如果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可以用不才、不佞、不肖等词。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的谦词是家、含。如家父、家母、家兄,含弟、舍妹、舍侄等。
2.礼仪用词
头次见面用久仰,很久不见说久违。认人不清用眼拙,向人表歉用失敬。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请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不知适宜用冒味。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赞人见解用高见,自身意见用拙见。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等待客人用恭候,迎接表歉用失迎。别人离开用再见,请人不送用留步。欢迎顾客称光顾,答人问候用托福。
问人年龄用贵庚,老人年龄用高寿。读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文用斧正。对方字画为墨宝,招待不周说怠慢。请人收礼用笑纳,辞谢馈赠用心领。
问人姓氏用贵姓,回答询问用免贵。表演技能用献丑,别人赞扬说过奖。向人祝贺道恭喜,答人道贺用同喜。请人担职用屈就,暂时充任说承乏。
“拜”字一族:用于人事往来。如,拜读:指国读对方的文章;拜辞:指与对方告辞;拜访:指访问对方;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拜托:指委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如,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奉复(多用于节信):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奉迎:迎接;奉托:拜托。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已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与(财物)。
“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喜:恭敬地视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养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爱(多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三、古人的礼貌用语与年齡称谓
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人际交住,礼貌当先;与人交谈,称谓当先。正确地掌握和运用礼仪用语,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素质。
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这些: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称对方的字、号。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联、台、卯”等。但古人对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它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例如: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如自称“小弟、小侄”等;用“地位卑微”的说法来称呼,如自称“臣、仆、在下、牛马、自己下走”等等;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如自称“弟子、学生、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直呼自己的名,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大都要使用尊敬数、委婉的说法,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齡、高寿”等;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称别人的亲属去世为“作故人、谢宾客、仙游”等。
同样地,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时,也一律采用谦虚的说法。称自己的孩子为“犬子”,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向别人询问叫“拜问”。
古人对于不同的年龄,都有不同的代称。
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礼记·内则》:“拂,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来就称儿童的幼年时代为“总角”。陶潜《荣
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这里的“白首”代称老年。
垂髫: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髫”代称儿童的幼年。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的“黄发”也代称老年。
束发:古代男子成童时把头发束成发髻,盘在头顶,后来就把“束发”代称成童的年龄。归有光《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體之,称字。”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指子,还要举行大礼。左思《友》诗:“弱冠弄柔翰,旧荦观
群书。”
礼多人不怪。谨记这些礼仪用语,处处克己律已,不仅能彰显个人气质,还能弘扬传统,不让我们优秀的中华礼仪淹没在漫长的历史风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