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仪手势——“作揖礼”:源自周朝,与“低接触”文化有关
拱手作揖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礼节,它与现代的握手一样,是人们相见表达问候和敬意的方式。我们今天就来追溯一下揖礼的源头,并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试分析一下作揖为何能传承至今。
一、溯源:周朝《仪礼》中的相见礼
据考证,作揖大约起源于西周或更早的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了。周朝的礼乐文化特别发达,全部都被详细记录在了“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中。其中,《仪礼》记载了一种“相见礼”,即有关于士与士之间的交际礼仪,而揖礼就是相见礼之一。
作揖也叫“拱手礼”,顾名思义,就是行礼时双手要呈“拱手”状。在《论语·微子》中就有“子路拱而立”的记载。行拱手礼时手的讲究很多:
首先,右手握成拳头,左手五指伸开成手掌状,包住或盖住右手,这样的作揖手势是“吉拜”。相反,如果右手成掌、左手握拳,则为“凶拜”,这种作揖方式一般只用于吊丧之中。
这样的规矩是有原因的,因为大多数人右手为主手,在攻击他人的时候主要使用右手。所以作揖时用“主敬”的左手在外遮住用于攻击的右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富有诚意的表现。
那女子是否也行揖礼呢?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手部》的注解中谈到了女子作揖:“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是谓尚右手。女拜如是,女之吉拜如是,丧拜反是。”可以看出女子作揖与男子双手的里外位置正相反。
当然,这个说法也有遭到质疑,我们从唐宋及之后流传的白话小说中可以看出,女子所行的多为一种叫做“万福”的礼,大概是双手交叠放在小腹,目视下微屈膝。
如宋代《京本通俗小说》卷十五中有《错斩崔宁》一篇,其中就有男女相见各行其礼的记载:
“那后生放下搭膊,向前深深作揖:‘小娘子独行无伴,却是往那里去的?’小娘子还了万福道:‘是奴家要往爹娘家去。因走不上,权歇在此。’ ”
再如清代《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
“沈琼枝看见两人气概不同,连忙接着,拜了万福。”
《红楼梦》剧照
据《周礼·秋官司仪》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
土揖是天子会见庶姓诸侯的一种礼节,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天子会见异姓诸侯的一种礼节,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天子会见同姓诸侯的一种礼节,拱手前伸而稍上举。
特揖是孤卿等贵族之间的礼节,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大夫级别高官之间的礼节,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卿大夫家臣之间的礼节,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
由此可见古代的揖礼非常繁复,等级森严,稍微出错都会犯僭越之过。
二、传承原因:中国文化属于“低接触”文化
如上文所说,作揖从周代便开始流行,孔子又很推崇周礼,而中国人一直尊儒尊孔,所以揖礼与儒学一样传承了数千年就不难理解了。
今天我想试着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一下揖礼得以传承至今的原因。
提到跨文化交际,就不得不提该领域的奠基者——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他在其1976年的著作《超越文化》中首次提出了“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与“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的概念。
世界各国基本都可以按这个标准划分为高语境文化或低语境文化。其中,中国是典型的高语境文化。什么叫高语境文化?
按字面意思来说就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更注重“语境”而非“内容”,在沟通过程中比较含蓄,要理解说者的话必须结合当时的语境,理解其“话外音”。除了中国,很多东方的国家也属于高语境文化,如日本、韩国等。
霍尔和他的《超越文化》
重点来了,以东方文化圈为代表的高语境文化也被称为“低接触”文化(low-contact culture),这种文化的成员与低语境“接触”文化(contact-culture)的成员相比,在交往中较少进行非语言交际,即目光对视或肢体接触等,他们习惯与对方保持比较远的社交距离。
这点和西方人的亲吻、拥抱的“接触”文化有很大区别。举一个有意思的例子:
有学者在1986年对从美国进修回国的中国教师做过一份问卷调查,一共包括了46项调查内容,包括打招呼、谈话、手势、体距、体触、亲吻等,中国教师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体触、亲吻、拥抱,居于所有调查项目之首。这种在西方人看来属于正常社交范畴的动作放在中国人这里就显得非常尴尬。
据此就能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中国见面礼为何推崇作揖了,因为中国属于低接触文化,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习惯与对方有身体接触。作揖显得庄重、不失分寸,能保持一种让中国人感觉舒服的社交距离。
那以含蓄、内敛闻名的中国人,为何后来见面时不再作揖而改为握手了呢?
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西方的价值观、文化传入中国,开始影响中国人的礼仪和交往方式,其中就包括握手礼。
到了民国时期,民国政府明确规定“以握手鞠躬取代等级分明的作揖跪拜礼仪”。就这样,握手成了官方和民间普遍的见面礼仪。可见,中国为顺应时代潮流,也慢慢开始尝试“接触”文化了。
由以上种种可知,作揖源自周礼,它得以传承几千年的原因之一与中国的“低接触”文化有关——其更符合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民族个性。
时至今日,虽然揖礼渐渐没落,大家见面都习惯握手,但其仍在有的地方实行着。
今年新冠疫情缓解后,浙江衢州两会参与者不握手改行作揖礼,成为了当时的热门话题;孔院院长杨朝明在全国两会中提交的推行拱手作揖的提案,也受到了广大关注。因作揖比握手更干净卫生,能有效控制病毒传播,在当前的大形势下,这种中华传统礼仪开始有复苏趋势。
杨朝明认为,作揖礼几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同一时间和目所能及的范围内都可行礼,可以一对一行礼、也可以一对多、多对一行礼,效率高且一视同仁,可以弥补握手、拥抱、贴面等礼仪形式的不足。
确实,作揖礼这种承载着很多内涵和中国文化精神的礼仪不应被冷落,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实用性与可推广性,辩证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