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除夕节的节日习俗,你都知道哪些?

42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8 12:07:24     编辑: 淡华爱生活


(腊月)二十三祭灶王;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导语

除夕有很多我们熟知的小名,“除夜”“大年三十”“年三十”等。“除”意为“除去”,“夕”指晚上,因此除夕是辞去旧年迎新年的晚上,即辞旧迎新。除夕这一天在中华儿女心中有特殊地位。人们一起除旧迎新,团团圆圆、热热闹闹吃年夜饭,餐桌上的菜品更是多种多样,比以往格外丰盛。除此之外,除夕还有什么习俗呢?


年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异常凶猛。“年”每到除夕夜(因此”年”也被称为“夕”)会从海底爬上岸,进攻村子,吞食牲畜伤害人命。直到有一年,一个乞讨老人身披红袍,在门口贴红纸,屋内点明灯,院内放鞭炮,年兽吓的掉头就跑。原来凶猛到无坚不摧的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响声。因此人们利用年兽的三大弱点,从此每年除夕家家张灯结彩,贴红对联、爆竹声声、守更待岁,初一起个大早,走亲串友互相道喜问好。这习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除夕习俗

01 点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最初目的是驱逐鬼怪迎接神明,发展为辞旧迎新的文化象征符号。最早,古人点燃竹子,用竹子的爆裂声吓走年兽,爆竹由此产生。直到唐末宋初,火药出现后,人们将硝石、硫磺等装在竹筒里;到了宋朝,人们用纸筒替换竹筒,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有了火药的发明,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爆竹于是成为全国性的风俗。放爆竹还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氛围,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夕夜放爆竹,驱赶今年霉运,预示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红红火火。

02贴对联


除夕贴对联是春节的经典习俗,其背后具有深厚的文化蕴涵与历史渊源。贴对联起源于桃符和门神。专家考证,最早的对联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当时国家割据,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人们在具有辟邪功能的桃符上,刻写比较吉祥的句子并悬挂在门上,俗称“悬桃符”。到了宋代桃符除妖鬼的神秘色彩逐渐减弱,新春祈福的特点逐渐突显。王安石曾在《元日》中写道:“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的新桃与旧符,就是春联。明朝时期人们将其正式命名为 “春联”。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03祭祖


汉族传统节日中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有着祭祀先祖的传统。吃年夜饭前要拜神祭祖,摆供桌、设香案、放贡品,点燃香纸蜡烛,家长率子孙行叩祭礼。表达对先辈的孝敬与追思,感恩先祖,以求先祖保佑,子孙家庭和睦,财运亨通、兴旺发达。


04年夜饭


年夜饭,是又称团圆饭、年晚饭、团年饭、合家欢等,是中华儿女最为看重的家庭宴会,特指除夕之夜的阖家聚餐。全家围坐在一起共进晚餐,辞旧岁。

俗话说“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丰富多彩的团圆饭是年前的重头戏,里面大有讲究。 吃年夜饭前要拜神祭祖,待祭祀完成后才可动筷子。中国人图个吉利,连吃的东西,都有着独特的美好寓意。席上一般有寓意着有“计”的鸡、有“余”的鱼、“发财”的发菜、“富足”的腐竹、“聪明”莲藕、“生财”的生菜、“纳百财”的白菜等。以求吉利丰盛的在菜肴中,不动鱼,取“顿顿有余”、“年年有余”的好彩头,以求来年年丰衣足食。

年夜饭不仅局限于“吃”,还在于那份家人之间的温馨和关爱,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留恋,对新是一年的期盼期望。


05守岁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早在晋代就已十分流行。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又名”熬年“。旧时腊月三十,人们吃完年夜饭后,阖家团圆,通宵守夜,点岁火,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之意,寓意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顺意。


06压岁钱


压岁钱也称为“压祟钱”,相传有个叫“祟”的怪兽,在除夕之夜喜欢到有小孩儿的家里摸摸小孩子的头,一旦被祟摸过,小孩子会发烧难受各种不舒服。后来,人们发现用红纸包八枚铜钱,放在孩子枕边,吓退了祟,故压岁钱有护身保平安之意。因为“祟”和“岁”同音,逐渐大家就把这叫“压岁钱”。如今,大家都用红纸袋包纸币送给孩子,祝愿孩子身体健康,一切顺意。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四大忌

1、忌打碎东西。打碎东西是要念几声“岁岁平安”

2、忌关灯。无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

3、忌说不吉利的话

4、忌吃光鱼。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