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过年的风俗有什么? 拜新春、逛厂甸,老北京的春节这样过
老北京过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这是高潮期;往后一直要延续到二月初二龙抬头,这是尾声阶段。前后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时间长,活动内容必然就十分丰富。从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开始,年俗活动就接踵而至,例如祭灶、办年货、除尘垢、贴春联、挂福字、做年菜、祭祖神、祈福贵、放鞭炮、驱邪祟、包饺子、团圆饭、压岁钱、拜新春、逛厂甸、吃元宵、观龙灯、猜灯谜、看花会……这些不仅是老北京的习俗,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逐渐积累的民风民俗的集中释放和展示。
“福”字象征着来年的五福临门:
一福是可享长寿;
二福是富贵,有钱有地位受人尊重;
三福是康宁,身心健康安泰;
四福是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五福是子孙满堂,老有所依(也有说是善终)。
年画的内容都有“福、禄、寿、喜”的寓意。比如大胖小子抱一条金红色大鲤鱼,有“吉祥有余”之意;“喜鹊登梅”寓意喜讯到家;贴大红对联和挂五彩的挂钱,是为祈福纳祥、驱灾求安之意。
当过节的热烈布置和各种美食佳肴都准备停当后,三十晚上祭祖的时刻就到了。平日收藏起来的先祖画像、列祖列宗的木质牌位都被供奉在案上,供品丰盛,红烛闪闪,香炉里燃烧的高香,烟影缭绕,缓缓飘散。家里人按辈分,顺序下跪磕头,气氛庄严肃穆。我们这些小孩子也按大人指点,叩头不止,直到大人拉起来才松口气,幼小的心灵里也逐渐埋下了敬祖追远、孝先承后的种子。
除夕夜的团圆饭,首先是全家人都要到齐,如有因故不能回家的人,也要留个空座位,摆上碗筷,象征此人也在场。家是辛勤劳作的人的心灵港湾,这是亘古不变的。桌上的菜肴不但丰富,还都有吉祥寓意。“红烧鱼”取火红的日子、富裕的生活之意;“炖鸡”取吉祥之兆;“火锅”祈求来年的日子人丁兴旺、热烈欢腾……
本文出处:《北京的春节》,何大齐绘著,活字文化丨北京出版社2021年2月版。
拜亲朋
正月初一拜亲朋,长幼有序各不同。
作揖叩头道吉祥,恭贺新春乐融融。
拜年的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汉代就有了拜年这一说,到唐代开始盛行起来, 上至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芸芸众生,到了农历正月初一,都要相互拜年。宋朝诗人郑刚中诗里就写道:“村巫吹角天将晓,里巷拜年争欲早。”可见这新春拜年,乃是开门第一件要事。
除夕守岁到交子时刻,就是大年初一了,天亮后孩子们要换上新衣服,大人也都穿戴整齐,梳洗打扮好,新年新气象,图个好兆头。我小时候要先给家中辈分最高的奶奶拜年,双膝跪地行叩头礼,祝奶奶健康长寿,然后依次给父母、叔叔、姑姑行礼,因家里长辈太多,所以除奶奶之外,其他长辈就都行作揖礼了。作揖时要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左手抱右拳。因为右手是攻击手,包住以示善意、真诚、尊重,这不能错了,要是右手抱左手是不吉利的。抱手后上下摇动,上过头,下过膝,祝家中长辈吉祥平安,万事如意,家中拜完走出院门,遇到街坊邻居,都要相互作揖道贺,“过年好”声不绝于耳,一派喜庆祥和。
逛厂甸
通宵爆竹一声声,厂甸庙会盛京城。
风车空竹喧夜半,男女老少乐升平。
厂甸在和平门外,是元明时期烧制琉璃瓦的官窑旧址,所以此地又叫琉璃厂。民国六年(1917 年) 海王村公园在此修建,就是现在中国书店的位置,也称为厂甸。据说庙会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举办集市,一年之中,仅此数日,所以游人如潮。
琉璃厂周边是人文荟萃之地,店铺里卖的大多是古董、文玩、字帖、书画、文房四宝。其中书店最多,等到了春节庙会期间,这些店家为了招揽生意,都会在店铺门前就地陈列古董、字画、线装书等。我想这一定与科举考试有关,来京赶考的读书人那时都住在城南宣武门外各地在京设置的会馆中,他们要搜罗自己喜爱的书,要买笔墨纸砚等用品,所以在离会馆最近的琉璃厂就形成了文市的特色。这是厂甸庙会与其他庙会的不同之处。由于厂甸离市中心近,那时北京城也就是二环以内不大的范围,所以春节庙会开始后,各阶层的男女老幼都会争相光顾游玩。
大糖葫芦
大糖葫芦似长龙,蘸上饴糖白又红。
五颜六色小旗飘,厂甸庙会春意浓。
厂甸可吃可玩可看的东西多了去了,但又好吃又好玩又好看的,就得数大糖葫芦了。说起糖葫芦,现在的孩子大概只知道冰糖葫芦了——不到一尺长,竹扦子上穿着十个八个山里红,蘸上用白糖熬制的糖液晶莹剔透。但大糖葫芦与冰糖葫芦不同,首先它特别长,最长的有六尺,最短的也有三尺。
选大个儿的山里红去核,用长长的荆条穿起来,表面刷上熬化的白饴糖而不是冰糖。白饴糖是用麦芽和小米为原料制成的糖,和关东糖是同一类,制作时用刷子蘸上饴糖,刷在穿好的山里红上,白里透红,最后还要在顶端粘上粉红色或绿色的三角形小旗子。小贩在大箩筐上支起木架子,上面钻上圆形孔洞,把大糖葫芦插在孔洞里。小旗儿高高地迎风摇摆,十分耀眼,成为了厂甸的一大标志。大糖葫芦是孩子们的最爱,选一串最长的扛回家,心里那份快乐就别提了,现在一想起来,那场面、那心情还好像就在眼前。
空竹
春节厂甸好热闹,空竹摊位占要道。
张飞骗马猴爬杆,喜庆吉祥添欢笑。
老北京厂甸庙会卖一种带响儿的玩具,叫作空竹。空竹古称空钟、空筝、响铃等,是由来已久的传统玩具。典型的空竹一般分单轮和双轮两种,用竹木和普通木材制成。先把粗竹竿锯成一寸多高的竹圈,再在竹圈上锯出一个方孔和若干个细长的窄口,每个孔内粘上半圆形的竹片,形成一个一个小的笛哨,然后用两个圆木片把加工好的竹圈封起来,形成一个饼形的圆轮,中间用一段葫芦形的圆柱把两个圆轮连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双轮空竹。单轮空竹则只有一个圆轮,轮盘中间装一个尖头儿的葫芦形木柱。
抖空竹要用两根二尺长的木棍,两头捆绑好一根一米多长的线绳,线绳缠在葫芦形圆柱的细腰部,抖的人双手持棍,不断地来回扯动,空竹快速旋转起来,风入笛哨口,就发出清脆的声音了。
噗噗噔儿、琉璃喇叭
噗噗噔儿玻璃烧,脖细肚大底端薄。
一呼一吸砰砰响,每逢春节添欢笑。
噗噗噔儿是厂甸庙会特有的儿童玩具,根据它发出声音的方式和形状, 也称“ 倒掖气” 或“ 响葫芦”,据记载明朝就有了。明朝建都在北京,在《帝京景物略》中专门写到过它:“别有衔而嘘吸者,大声咏咏,小声唪唪,曰倒掖气。”
它是用玻璃制成的,有球形或葫芦形,它有一根细长的玻璃管儿,用嘴含着管头儿,一呼一吸即可发出噗噔、噗噔的声音。噗噗噔儿是用紫红色的玻璃料拉成管状,再把前端吹成一个葫芦形或球形,趁玻璃料还没冷却变硬时,在底端微凸的平面上一摁,使底面略向内凹陷,冷却后即成。噗噗噔儿的底端玻璃极薄,在一呼一吸间,玻璃前后移动而出声,随着呼吸速度的变化就能发出有节奏的“乐音”。
如果两三个大孩子一人吹一个,相互对吹,好像有声部的合唱或对唱,又好像互相交谈说话,十分有趣,给欢乐的节日又增加了热闹的气氛。由于物美价廉,吹出来声音又轻柔悦耳,因此这种玩具很受大人孩子的喜爱。我记得小时候大人领着逛厂甸,总会买几个大小不同的带回家去。
氢气球
制出氢气充皮囊,五颜六色迎风扬。
厂甸摆摊招揽客,气球高升图吉祥。
每逢春节厂甸庙会,都有卖氢气球的摆摊设点儿,当场制作氢气球。一个木制的方桌,在上面绑上竹竿,纵横支成一个立体的架子,架子上拴着形态各异、充好气的氢气球。绳子长, 气体轻,气球飘得很高,五颜六色随风摇摇摆摆,老远就能看到,招引得孩子们拽着大人往那儿跑,很是引人注目。
除了充好气的成品,卖氢气球的木桌上还摆着一些瓶子,内装制作氢气用的铝粉、烧碱和凉水。小贩把三种原料按配比放在一个大瓶子里,先放烧碱,再放铝粉,最后倒入凉水,盖上瓶盖,等它们起化学反应后产生氢气,然后从盒子中取出色彩鲜艳的橡胶皮囊套在瓶口上。瓶内产生的氢气充入皮囊,越充越大,皮囊的色彩也越加鲜艳,而且呈半透明状,小贩用小线绳儿拴住囊口,留下两三米长的线,氢气比重轻,球体自然就高高地升起来了。每年春节大人带我逛厂甸,我都要买回几个色彩艳丽的氢气球,举着回家。
假面具
摊商在货筐上用长木棍搭起货架,把各种各样的面具挂在架子上。面具的造型奇形怪状,色彩鲜艳,最能抓住孩子的眼球,从老远就能把他们吸引过来。买一个戴在脸上装神弄鬼,吓唬小伙伴,很符合儿童的心理,尤其是小男孩。我小时候就在厂甸买过好几个面具,戴上之后照镜子,看到自己的怪模怪样特别开心,有时还会躲在门后,猛一出来吓唬家里其他人。
厂甸卖的面具是在耳朵部位钻两个小孔,用松紧带穿过拴紧,戴在头上把带子绷在后脑勺上,起到稳固作用。那时我家里院子大孩子多,经常每人脸上戴一个,按照上面画的图案分角色,再根据看过的京剧自己编戏文、编故事,在暖暖的冬日阳光下能玩一个下午。大人们也都围观指点,哈哈大笑,在欢乐的春节中,又增添了一幅开心的场景。
风车
彩色纸旗猎猎飘,风轮转动小鼓敲。
春节更添喜庆气,男女老少乐陶陶。
北京的春天是多风的季节,几乎每天都刮,但暴风少,总的来说是平稳的, 于是有些要靠风吹的玩具就在春节厂甸庙会应时而生,比如风筝和风车,过了热热闹闹的春节庙会,卖得就少了。喜欢这些玩具的,就得趁着这时候买回去,等到一出正月,料峭春风登场,就可以去户外拿着奔跑玩了。渐渐地,这也成了风俗习惯,春节买风筝、风车,也成了男孩子们最向往的活动之一,所以正月十五前,到处都能看到从庙会出来,喜气洋洋地拿着风车回家的大人孩子。
老北京又称风车为“吉祥轮”,关于名称的来历有很多不同的传说,但在这些传说的故事中都有“四季平安”“吉祥如意” 的寓意。风车的历史十分悠久,我曾看到过一幅宋朝画家所画的工笔彩绘《货郎图》,在他的货挑子上,大多数是儿童玩具,其中我就发现了风车,但形状和构造比现在的简单得多,到了清朝,才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