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过年可不能忘了这些礼节,山西这边的习俗才过得有年味

68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18 17:38:53     编辑: 志行天下

春节是农历一年的第一天,也是全年的第一个重大节日,民间俗称“过年”或“过大年”。年的本意是说谷物熟了,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有为“大有年”。过年或过大年最初的含义,就是庆祝五谷丰收。

春节在山西旧志中,称为元旦、元日、夏历初一等。称为春节,是近代才出现的事情。辛亥革命后,各省代表云集南京,议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把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但是并没有正式命名和执行。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决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初一日正式被命名为春节。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山西人的传统心理。民间传统的过年,战线拉的很长,从头一年的腊八节就算开始了。春节前为准备阶段,春节后为庆贺阶段,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甚至是二月初二龙抬头。民俗有“忙腊月,闹正月,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节中套节,节日不断,喜庆祥和是过年期间最大的特征。

腊八节

十二月初八日,称为腊八节。腊八节的渊源,是上古的蜡(音zhà)祭。古代有“天子大蜡八”的记载,流传下来便成为民间的风俗节日。吃腊八粥、过腊八节,是山西民间的一个普遍习俗。腊八粥一般是“合五谷、米、豆、果实煮粥”,豆米为主料,根据地区不同,加以桃脯、核桃仁、枣泥、柿子、榛子、栗子等佐料。平阳府(今临汾地区)要加“果肉姜椒”,潞安府(今长治、晋城地区)以“肉汁”煮粥,榆次等县则加肉。


腊八粥

一般是当天凌晨煮粥,早上食粥。光绪《左云县志》、民国《马邑县志》等称:“黎明食之,稍迟则忌之,曰犯红眼。”

晋北许多地方,腊月初七下河取冰块,除留一部分供神以外,全部倒在水缸内溶化,以备次日早晨做腊八粥使用。许多地方会馈送亲邻,但道光《大同县志》载:“别无馈送,惟与佣水人枣粥一碗。”光绪《平定州志》载:乐善好施之家,“施粥通衢”,设棚煮粥,施舍穷人。


佛祖成道

腊八节还有一层佛教含义。汉传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佛以前,曾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放弃苦行,此时遇见一位牧女,送给他乳糜充饥。食后体力恢复,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便以米加果物煮粥,届时供佛,称为腊八粥。光绪《汾阳县志》《榆社县志》等记载,佛教“以是日为浴佛节,僧煮粥结缘,世俗因之”,这是民间过腊八节的另一个源流。光绪《左云县志》载:有的寺庙在腊八这天煮粥施舍穷人。光绪《晋祠志》称,受佛教影响,民间这天“一日不茹荦不饮酒,谓当浴佛期也”。

同治《河曲县志》、光绪《寿阳县志》等记载,黎明起,农家将粥汤浇在冰上,放置到粪堆上,认为可以禳除来年的旱灾。民国《昔阳县志》记载:把米块放到户外,吃了可以避牛痛。

雍正《朔平府志》、道光《太平县志》、光绪《怀仁县新志》等记载,腊八节这天,还要作腊酒、腊醋、腌肉。


购年货

过了腊八节,民间就认为是已进入年节,要为过大年做准备工作了。碾面、磨面、生豆芽、做豆腐、摊煎饼,赶集置办年货。

祭灶节

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灶君

山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但在山阴、天镇、浑源、定襄、交城、文水、祁县、长治、沁水、壶关、黎城、沁县、武乡、潞城、夏县、屯留、万泉、乡宁、赵城等二十多个县,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

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山西民间习惯用饧,饧是麻糖的初级品,特粘,现在统称麻糖。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糖、饧之类的食品,既甜又粘,吉州、临汾等州县称为“胶牙饧”,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上天后嘴被粘住,免生是非。对此,有人也有不同看法。乾隆《临晋县志》讽刺道:“献糖瓜,欲粘其口,曰见天无言是非,是侮灶也。灶怒,诉于天,奈何。”道光《赵城县志》则称,“粘其口,使毋说是非。口果粘,苟有善亦无以达于天矣。”

虞乡县(今属永济)等地,产柿子,有的人家用柿饼代替饧糖,取其甜。永和、吉县等地,“杀鸡祀灶”,祭品更重,仍称为“胶牙汤”。


卖饧糖

平定、榆社、昔阳、河曲、潞城等地,祭灶时要上香、供酒,民国《马邑县志》等称,供酒为“醉司命”之遗俗。《岁时记》载:“以酒糟抹于灶门之上,谓之醉司命。”一个“醉”字,形象地说明供酒的目的,不仅仅是为灶王爷饯行,让喝好,而且要喝倒,与饧糖粘嘴异曲同工。

光绪《山西通志》《晋祠志》及左云、马邑(今朔州市朔城区)等旧志记载,要准备黑豆、寸草为“秣马具”,为灶君的坐骑撒马料,从灶台前一直撒到房门外。民国《翼城县志》载,黄昏时分,用白纸糊大小搭连,里面分装草豆麸锡钱等,作神马道路之需用。有的地方,供品中还要摆鸡蛋,这是给狐狸、黄鼠狼准备的,据说它们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点一下。悉心服务,唯恐不周。

古俗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祭灶往往是男人的事,但近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当家妇女主持,阖家罗拜,口里念念有词:辛甘臭辣,灶君莫言。祭灶时,边念边将饧饼掷于火灶中。

民国《沁源县志》《马邑县志》《榆次县志》记载,以上这些仪程做完,入夜时分,就要将灶君像拿下来烧掉,称为“送灶”。等到除夕或元旦时,再贴新灶像,焚香上供,称为“接灶”。


送灶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岁。所以,直至年底,民间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就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家,清理箱柜炕席下的尘土。

除 夕

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是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日。民间俗称“年三十”,这天晚上称为除夕。

民俗认为,春节期间天地诸神要降临人间,与民同乐。年三十,要为诸神精心安排宫寝,对天地神与灶君神尤为隆重。

天地神的宫寝设在院里,靠近正面上方,摆一张长桌,四周围以特别的幔帐,上面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神位”,俗称天地爷。天地神位前面,还要铺设毡毛毯,因为大年初一,亲友邻里互相拜年,都在天地神位前进行。天地神位的一切陈设,反映着一家的兴与衰,所以布置起来就特别认真。民国《翼城县志》载,天地、灶门、土地各神神位摆好后,要摆设肴馔、酒枣、柿饼、胡桃、梨等供品,上香奠酒,化纸礼拜,名曰接神。但祭祀马王时,一定要用羊肉,因为民间认为马王是回教。康熙《隰州志》、民国《永和县志》载,除夕还要在门上贴招财纸,以朱砂抹出马形,代表神的坐骑。这一系列的仪程,称为“接神”。

接下来便是邀请列祖列宗及一切亡故亲人的灵魂,回家共度佳节。一般是在一个不住人的空居室里安排。存有家谱的人家,要将家谱恭恭敬敬悬挂起来,没有家谱的要设置木质或纸质的亡人灵牌,上书祖先名讳,如:“故显考某(姓)公讳某(名)暨妣某(姓)氏之神主”(丧父曰考,丧母曰妣),称为“亡疏”。道光《大同县志》载,用白纸尺许长、八寸宽合成方筒,每面二寸,如神主椟然,上贴红纸三寸许,按先世神主书于其上,名曰亡疏,置诸神主之侧。大约在初更时分,到门外焚化楮帛,并作出恭请入门的姿势,名曰请祖宗。

光绪《左云县志》称:各家焚纸于门外,谓之“接亡”。光绪《平遥县志》载,除夕之夜,妇女要夜哭于门外,因为亡人要来。满城皆然,村落亦尔。一说是并州、代州之俗,因为男子长征不返,戍妇遗哀,相沿至今。崆峒诗曰:底是邻悲并巷哭,云中明日是新年。又:逢君莫唱云中曲,腊月云中更断肠,正谓此。

民国《翼城县志》载:在寝室设立祖宗木主,供以牲醴果品面食等,将面食撮作桃状,或石榴状,堆积成椭圆形,为坐节顶首,另一节有的是二龙戏珠式,有的是九凤朝阳式、凤凰戏牡丹式,空隙处用枣填满,称为枣山,亦有用面作椭圆形,上面黏枣,称为枣糕。更有黏枣而形如佛塔的,称为节节高,用来祀神祭祖。此外,有的用染色米黏成球形,称为花胶团,也用来献祖先。

除夕这天,要垒旺火,扎草把,糊灯笼。晋中的灵石县、晋北的大同府及其所属的大同、广灵等产煤县,“家家凿炭伐薪,磊磊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清源乡(今属清徐)以及晋南、晋东南的平阳府、泽州府及其所属的临汾、蒲县、河津、芮城、稷山、绛州、夏县等县,焚烧柏叶、桑柴,称为兴旺火。


神荼郁垒

除夕这天,还要贴对联,贴门神,换桃符。陵川、石楼、介休、盂县等旧志载,贴门神、春联,挂桃符。榆社、汾阳等地,“门上易神荼郁垒以御凶鬼,图钟馗像悬门以除虚耗”。春联、门神都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原意是驱邪。泽州、阳城、曲沃、盂县等地,还要熏烧苍术,以驱瘟辟邪。


写春联

从除夕这天起,每顿饭都要先敬神敬祖宗,饭前,要鸣炮示知。傍晚,要集中放一阵炮,并焚香、敬纸,习惯称为“安神”,犹如人间宴会以前发散请柬,邀请天地诸神、列祖列宗。俗语有“安神不响炮,爷爷不知道”。

安神炮响过,一般不再上街行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准备包明天春节吃的饺子。平定州及其所属的寿阳、昔阳、盂县,除夕晚上要煮干饭,次日食之。“元旦不炊。除夕预治食,曰隔年饭。”光绪《平遥县志》载,晚上要留些饭,春节早上吃,名曰“隔年饭”,取意“年年有余”。

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二年。除夕晚上,人们或“具酒馔醵饮”,或“围坐嬉戏”,很少睡觉。这种不睡觉活动,民间习惯称为熬大年或守岁。道光《赵城县志》载,守岁时候,偷食献神之物,不让外人看见,可以不患牙疼。虽荒诞不经,竟也成为一时风尚。


包饺子

除夕,平遥等地习惯吃糕,取意步步高升;也吃面条,取意长命百岁。午夜吃几个饺子,称为“交子”。钟声响过十二点,便迎来最隆重的新春佳节,春节的一切庆贺活动便开始了。

春 节

民间庆贺活动的第一项为接神,原意是迎接天地诸神下界与民同乐。今天已经成为迎新辞旧的主要象征了。内容首先是点旺火、燃年草和响鞭炮。旺火位于当院,年草置于门外,要由家长亲自点燃。昔阳县,在院中燃烧柴火以当爆竹。乾隆《广灵县志》称,除夕时,要选好“木声洪者,于次早震响,以惊厉鬼”。


放爆竹

祭祀天地诸神是旧俗接神后的隆重活动。家长率领家人,依次给各个神位点灯、敬香、摆供、奠酒,三跪九叩。民国《昔阳县志》载,鸡鸣起,肃衣冠,焚香祀天地祖宗。

祭祀列祖列宗,是与祭神同样隆重的大事,祭神的所有仪程都要在祭祖中重演。不同的是,在祭祖时,要面对列祖列宗的牌位,逐项禀报家中一年的喜庆事件,神情庄重。

拜年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大体分为家拜、亲拜、名拜等。


拜年

家拜是自家人中小辈给长辈叩头。民国《翼城县志》载,幼童拜年,长者给以钱,称为压岁钱。光绪《平遥县志》称,以金钱给儿女、婢仆,谓之压岁。


压岁钱

亲拜是给本村未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民国《翼城县志》载,亲族邻友各来拜贺于其家,并拜其祖考,名曰拜节。

名拜是不见面,只投送名刺,算是走到礼节。光绪《汾阳县志》、民国《荣河县志》载:或投名刺于门,名曰拜年。

春节这天,家家习惯吃饺子、年糕。民国《翼城县志》载,家道不论贫富,皆煮食饺子,亦普通之习俗也。嘉庆《灵石县志》载,早上吃水饺,中午吃黄米面糕。

春节这天,民间忌扫院、忌洗衣服,忌使针线。光绪《平遥县志》载,忌扫地。光绪《寿阳县志》称,自春节至正月二十五老添仓,妇女禁止作针线活,故有“懒妇盼正月”的民谚。

送穷节



送穷

正月初五日,旧称送穷节,民间俗称“破五”。

晋西北地区,太阳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鸣炮,烧香,敬纸,称为“送穷”。

晋北地区,民间习惯用彩色纸剪成妇人的图形,小孩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己的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为“得到有福人”。道光《大同县志》载,黎明,各洒扫秽垢,送之门外,又剪彩为人,在街头相更换,名曰送穷。民国《马邑县志》载,以彩纸剪作裙衫装女子形,于五更送之街头,曰送穷媳妇出门。

榆次、和顺等县,将尘土放入簸箕中,上置纸炮,到街头燃放,称为鞭穷土。赵城(今属洪洞)、临晋(今属临猗)等地,以簸箕将粪壤送出门外,或者将破扫帚、破衣服扔到外面,称为送穷。

翼城、夏县、孝义、平定、榆社等县,将炉灰、尘土放入筐中,连同剪下或纸糊的五个纸人,送到门外,焚香放炮,称为掐五鬼,亦称送穷气。翼城还要以刀切面,煮而食之,名曰切五鬼。寿阳县,黎明担水入瓮,谓之填穷;剪纸作五穷妇送之,谓之送穷。

旧日,晋北地区流行一副送穷时的联语:上联是“爆竹三声,嘣出一伙穷鬼。呸!贼狗日的,害的老子七死八活”;下联是“焚香九柱,迎来五路财神。呀!好老人家,保佑小人六合四喜”。将旧时人们送穷的心理刻画的活灵活现,也反映出历史上人们对穷困生活的恐惧与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立春节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俗称“打春”,经常与春节相偕而至,有时在农历十二月,有时在农历正月。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春天。

中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旧俗立春,既是一个民间的农耕节气,也是一个官方主持的重大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迎春活动,在山西旧志中几乎无志不载。

汾阳、榆社等旧志记载:每年的立春前一日,知县穿朝服,率僚属、农夫,执耕具,鼓吹张乐,里人行户装鱼、樵、耕、读,伶人为抵角诸戏剧,到东郊外迎春。到芒神前,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酌酒授知县,酹地后,行二跪六叩首礼毕,同各官行春酒,演剧。抬上芒神(由人扮演,象征司春之神)、土牛(用泥捏纸粘而成,象征劝农春耕,也叫春牛),鼓乐前导,众官随后,迎至公署。奉芒神于仪门东,土牛在西,众官至芒神前拱手作揖,安神。第二天,立春时刻一到,就举行鞭春仪式,知县仍旧穿朝服,率僚属,到芒神前,行二跪六叩首礼,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叩首,兴,复位。又行二跪六叩首礼毕,至牛前拱手作揖,各执彩鞭击土牛三匝,以示劝农意。礼毕回署。众农民将土牛打烂。

阳城等旧志称,举行迎春、鞭牛仪式时,士女争出游观土牛、彩仗,“观者填市”。襄垣县百姓认为,迎春时携小儿转春牛身,以禳儿疹;鞭牛时拾春牛土,以禳牛瘟。在石楼、文水等地,围观的百姓纷纷拾取春牛泥土在家门写“宜春”二字,取其吉利。又用红绿色搽耕牛角,并以芒神衣服之色占水旱,以勾芒鞋帽占寒暖。

汾西县百姓以获牛首为一年的好兆头,等不及典礼结束,就开始“哄夺春牛”,经常有踏伤者,成为当地一大“陋规”。光绪九年,官府不得不在现场设枷拘执,平息此风。

民国《灵石县志》载,用绢作孩形,俗名春娃,童稚佩之。又作小袋,内藏豆、谷,挂春牛角,谓消痘疹之灾。祁县、盂县等旧志记载,民间贴“宜春”二字于门,食春饼、生菜、萝葡,名为咬春,取迎新之意。


咬春

立春节,知县派人将小春牛,送往缙绅之家,称为送春。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送往各家,也称为送春,但主家要给送春者以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