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十大古代新年习俗:那些不可遗忘的过年讲究
春节是华夏子孙最重要的节日,但是今年,大家为了控制疫情,也是纷纷自觉居家隔离,减少外出,忽然感觉,过年的氛围比起以往似乎是少了那么一些。
古往今来,千年历史,很多的过年习俗慢慢被遗忘,今天,趁着大家都在屋子里待着,让我们一起来涨涨知识,看看那些被遗忘的新年习俗。
从腊月开始说吧,进入腊月,古代第一个传统习俗叫“冬舂米”(dōng chōng mǐ),这是将近年底的习俗,主要流行于安徽和县、含山等地,日期在每年冬至后第三个戊日,恰好是农历腊月初六或初七,民间称作“腊米工日”。在这天奥取水舂米,迈入仓中,因为是在腊月,所以又叫“腊水”。同时,取水舂米,舂的是“隔年粮”,因此含有补救农业丰收,年年吃隔年粮的美好意思。
冬舂米
第二个传统节日就是各位非常熟悉的腊八节,这个节日现在依旧保留,时间就是腊月初八,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主要习俗就是喝腊八粥。同时“腊八”也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因为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所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在南方腊八很少提,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腊八节
接下来要说的,大家就不了解了,这个习俗的名字叫做“驱傩”(qū nuó),这是古代一种驱除异鬼的仪式,大多也在腊月举行,主要在唐朝兴起,随后发展为在年终或立春时节驱鬼迎神的比赛活动。驱傩在宋代有大傩仪、小傩仪之分。关于驱傩仪式,朝诗人孟郊在 《弦歌行》中说道:“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所以“驱傩”是一个略带神秘色彩但却非常传统的一个古代习俗。
驱傩
接着我们说说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常说的小年。小年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祭灶”,这是自古至今流传很久影响很大的一个习俗。在古代几乎每家都在灶间设有“灶王爷”的神位,“祭灶”时间一般都是在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在夏朝开始就是中国民间尊崇的的大神了,传说他是玉皇大帝亲封的“九天司命东厨灶王府君”,主要负责管理民间百姓的灶火,而且在先秦时期,“祭灶”更是位列“五祀”之一。总而言之,“灶神”的出现,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祭灶
过了小年就是大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年三十,这个大家都熟悉,但是在古代,除了我们现在包饺子,吃饺子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叫做“馈岁”。北宋时期,政通人和,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会在在年底互相馈赠礼物,便被称之为“馈岁”。现在人们其实也在延续着“馈岁”,只不过时间变成了大年初一。
馈岁
大年初一或者年三十,其实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习俗,而且这个习俗大多数的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这个习俗叫“镜听”,又被称为“听镜”、“听响卜”、“耳卜”,就是在除夕或岁首的夜里抱着镜子偷听路人的无意之言,以此来占卜吉凶祸福。具体方法就是“元旦”(今之春节)晚上,将勺子放入盛满水的锅中,祷拜后拨勺旋转,然后按勺柄所指方向抱镜出门偷听,从听到的别人说的第一句话中,就能找到所祈祷之事的答案。
镜听
到了初一,我们都会走街串巷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在古代,如果亲戚朋友比较多,不好逐一拜访,古人便会派遣仆人带着名片去拜年,这就叫“飞帖”。仆人会在搁家门口贴一个红纸段,上面写“接福”两字,表示已经来拜过年。这个习俗最早形成于宋朝上层社会,文人雅士之间也流行着互送“拜年贴”的习俗,“拜年贴”就类似于现在的贺年卡,贺年卡就是由古代“拜年贴”演化而来。
飞帖
过了走亲访友的时间之后,我们来到了大年初五,这天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叫做“送穷”,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的意思。相传穷鬼乃颛顼(zhuān xū)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爱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
送穷
送完“穷神”,时间到了正月初七,这一天古代称为“人日”,就是人的生日,传说某一神创造了苍生,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此初七为人的生日,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人日
最后我们到了正月十五,这是年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上元节”,现在称之为“元宵节”,元宵节是我们国家一个非常盛大的节日,因为这是新一年首个月圆之夜,早在汉朝民间便已经有庆祝元宵的风俗了,到了唐朝更加盛大。那天除了放灯,放焰火之外,在古代元宵节也是闺门小姐和她的情人约会的美好节日。
元宵节
从腊月到十五,我们已经介绍完了过年的习俗,有的现在还被保留,有的习俗,大家已经遗忘,但是,文化的烙印永远在华夏子孙血脉中流淌,虽然庚子鼠年开年不是很顺利,但是炎黄子孙几千年不就是在摸爬滚打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吗?我相信,阴霾总会过去,未来依旧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