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了解!阿昌族有什么传统节日之阿露窝罗节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共有25个少数民族,而在咱们的祖国西南边陲,这个美丽的孔雀之乡——德宏,世居着五种少数民族,阿昌族就是其中的特少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三月春暖百花开,三月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阿露窝罗节,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四是阿昌族传统的重要节日—阿露窝罗节,每年这个时候八方宾朋都会和阿昌族同胞一起蹬窝罗,共享幸福生活。但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阿昌族同胞始终坚持与祖国共同抗疫,暂停组织庆祝自己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阿露窝罗节。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云南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阿昌族学者,作家——曹先强老师,跟随曹老师,一起在电波中了解阿昌族,感受阿昌族的民族文化风情。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也是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全国总人口39555人,云南省人口38059人。阿昌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县、梁河县,芒市、盈江县、瑞丽市,保山市的腾冲县,龙陵县和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县等地。
阿昌族是跨境民族,友好邻邦缅甸,也有阿昌族分布。
阿昌族源于古代氐羌族群,历史悠久。
阿昌族古称“峨昌”,古代文献有记载“寻传蛮,即峨昌蛮也”。峨和阿,通用。现代写成了“阿昌”。阿昌,即是古代的峨昌。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过去也曾经有学者划分为彝语支。阿昌族语言,有陇川、梁河、芒市高埂田三个方言区。梁河、芒市方言区信仰原始宗教。陇川方言区,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也保留许多原始宗教习俗。
阿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口头文学十分丰富。有古歌、神话、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叙事长诗、传说、故事、寓言、谚语等文化经典类型。阿昌族创世神话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是最具学术价值的民间文学作品。阿昌族善于打制著名的户撒刀。2006年5月《遮帕麻与遮米麻》和“户撒刀”锻制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名录。
阿昌族能歌善舞,有葫芦箫、马尾琴、象脚鼓等乐器,有“玩春灯”等古老习俗,秋千有轮秋、有犁式秋,也叫人字秋,是最著名的民间娱乐活动。阿昌族最著名的歌舞是窝罗舞和窝罗调。
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由流行于梁河、潞西、腾冲、龙陵、云龙等地区的“窝罗节”和流行于陇川县的户撒、腊撒地区的“阿露节”合并而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德宏州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的,国家法定的阿昌族的民族传统节日。它是阿昌族同胞,缅怀始祖遮帕麻和遮米麻的恩德,赞美幸福生活,表达愉悦心情,庆祝丰收的大型群众性民族节庆盛会。
随着时代发展进步,不断赋予了新的内容,现已发展成为集缅怀始祖恩德、庆祝丰收、赞美幸福生活、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促进文化交流、推动商贸活动为一体的国家承认的阿昌族法定的民族节日。
现代的阿露窝罗节,实际上是一个大型的群体性迎新春文化娱乐活动。
阿露窝罗节,在每年春暖花开的三月间举行。节日中,要搭起始祖弯弓射日的神箭标志,扎起青龙白象。通常节日开始,由德高望众的“活袍”主持祭祀仪式,吟诵创世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的重要章节。歌唱祝赞始祖,开天辟地、创造人类、降妖除魔、重整天地的丰功伟绩。
节日期间,阿昌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欢度阿露窝罗节活动地点,把节日推向高潮。当地各兄弟民族群众也是与阿昌族一起欢歌起舞,享受节日的欢乐。
按照习惯,阿昌族阿露窝罗节,要跳阿露窝罗舞蹈。窝罗舞蹈,原始古朴,神秘奇特。它模仿古老神奇动物和飞禽走兽的一些动作与大自然的壮观景象,真实描摹人们劳动的情形。因此,窝罗舞蹈具有日头打伞、月亮戴帽、双龙行路、金龙转身、弩弓射日、男耕女织、传烟织布、割谷递箭、猛虎下山、苦竹盘根、的的吊鸟不走叉叉路等古老舞谱,有相对规范的舞蹈语汇,和固定的动作。
节日里,耍狮子、舞白象,还进行玩春灯、打秋千、对山歌、武术比赛和文艺表演。“阿昌生得犟,不哭就要唱”, 节日活动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山歌。这是阿昌族人民能歌善舞、与生俱来的民族性格。
阿昌族民歌,在阿昌族传统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它包罗万象,充分体现了文学的功能和广泛的群众性和创造性。歌词讲究声韵对仗,词句对偶,大量采用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即兴创作,因人、因事、因情、因景的不同,不断发生变化。节日期间,人们高歌古老的窝罗调,唱祖先,唱后人,唱山,唱水,唱生活,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阿昌族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集中展示出阿昌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传统。民间文学,歌舞音乐,表现了阿昌族人民惊人的智慧,丰富的想象和不凡的创造力,是加强民族团结,推进民族文化繁荣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露窝罗节搭建的祭祀神台,实际上就是节日标志。它分三部分组成。第一层次,最上部分,是牌坊顶端所架一张弓箭,称神箭。其含意为纪念始祖遮帕麻,在史诗中用一张巨大的弓箭射落了乱世恶魔腊訇制造的假太阳,给人们带来了幸福。第二层次,中间部分,是青龙抱柱的两棵立柱,一头白象顶珠造型。正面高扬象鼻的白象,栩栩如生,是吉祥神象。两侧的立柱之上,绘有青龙抱柱、太阳和月亮。第三层次,底座部分,是宽大的祭祀台基,通常是三级台基。
节日标志的整座造型,高大雄伟,庄严神圣,每个组成部件及花纹图案,都基本上是根据阿昌族创世神话史诗的历史故事记录在此,对应地绘制在上面,都具有相应的象征意义,都充满了神奇的含义与传说。
阿昌族的民族传统节日,在民间,节日名目繁多。信仰佛教,过阿露节。信仰原始宗教,过亡人节。图腾崇拜祭祀,过火把节。庆祝丰收尝新,过新米节。春节新年开春,象征性的使春牛仪式,有农耕文化的撒种节。稻作文明的开秧门、关秧门等等。许多民间习俗,曾经都是民间传统习俗、传统节日。阿昌族这些传统节日,繁杂琐碎,过法亦比较多,如今逐渐淡化、消失和改革。阿昌族还有与汉族相似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期间,祭祀寨神,祭祀秋神,玩春灯,开财门,在民间节日仪式非常隆重,充满了传统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
阿露窝罗节等传统民族节日,是阿昌族文化交流、交融、传承、弘扬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它集中体现了阿昌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对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阿昌族与其它民族的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是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史料。最后,祝福大家,节日安康。(阿昌族母语:加格书格,尼几觉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