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潮汕传统节日节庆习俗

80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05 21:06:01     编辑: 大潮汕湾视点


“时年八节”: 潮汕人的八大节日

“时年八节”是一句潮汕俗语。八节,是指一年之中八个重要的民间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八大节日都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新年之首,春天之始。潮汕民间开展一系列欢乐喜庆的节庆活动。包括祭拜祖先、吃素、挂灯笼、拜年、游神赛会等。

正月初四“弦架开”(即年假开)。初五一过,人们就开始新一年的工作,叫“初五过,各人各人找工课”,春节也就算圆满结束了。

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是继春节后的又一个隆重节日。潮汕民间以灯为主题,开展游花灯、摆社、娱神游艺、灯谜、唱采茶歌、落祠堂、坐大菜、摇竹丛等许多娱乐活动,称“闹元宵”。

元宵之夜,也有一些男女青年相亲约会,情调浪漫,元宵被称为“情人节”。

清明节

清明节在时年八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潮汕人的清明节俗主要有:扫墓、食薄饼、蒸朴耔粿、踏青、斗鸡、斗蟋蟀、放风筝、荡秋千等。

端午节

潮汕人俗称端午节为“五月节”,主要节俗活动:赛龙舟(爬龙船)、食粽、吃真珠花菜(即白苞蒿)煮猪血、插艾、浴或喝药汤等。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盂兰盆会”、“鬼节”。主要活动有普渡施孤、拖死鬼等。

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潮汕民间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有祭月赏月、烧塔、燃烟堆、降神等。

冬节

就是冬至日,是我国传统节日。潮人把冬至当小年过,潮谚说:“吃过冬节圆,就算大一年(岁)。”主要民俗活动有祭祖、谢神、扫墓、占卜、吃冬节丸等。

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就是潮汕人的“过年”。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当夜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祈求“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当夜要守岁,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除此,潮汕民间还有一些小节日,如正月初七(人日)、六月初六(五谷神诞)、七月初七(七夕节)、十月十五(下元)、十月二十四(送神上天)等。

“营老爷”:潮汕人的狂欢节

“营老爷”,又称“营大老爷”,是潮汕地区一种非常流行而极其隆重的民间节俗活动。“营”是游行的意思;“老爷”是潮汕人对神的别称。“营老爷”就是游神,就是把神像从神庙里请出来游行。潮汕“营老爷”可以与北方庙会相媲美,被誉为潮汕人的狂欢节,它的狂欢程度不比西班牙斗牛节差。

潮汕民间俗信,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神上天,正月初四神落天。神上天是去向玉皇大帝回报工作,落天的神带来了运气、机遇,也带来了灾难、厄运,因而必须举办隆重仪式,热情欢迎,让神明快乐高兴。

“营老爷”活动一般由村里有威望的长者(或族长)组织,现在大部分由老人组组织。经费主要由各家各户派出与捐第。

“营老爷”活动一般是以村为单位举行,有的地方是逐村轮流。每一族姓或每一村庄的出游程序,由各姓氏或村庄集中到乡里老爷庙掷杯确定。

“营老爷”活动一般在元宵节前后进行,所以民间有句俗语叫“游神正、二月”。当然也有个别地方例外,如澄海溪南塘垅村在正月初五;莲下潜溪村在正月二十一;上华渡头村在三月二十九;上华岛门村则是在四月初八。具体日期一般由乡里老辈通过掷杯珓卜来确定,有一年一度的,也有3年一大“营”、6年一大“营”、12年一大“营”,甚至30年一大“营”的。

所“营”“老爷”,主要有三山国王、妈祖、城隍神、土地神、安济圣王、双忠圣王、保生大帝、珍珠娘娘、玄武神、财神、福禄寿三星、灶君、九天玄女、公婆神、雨仙爷等。各村不一样,最盛的是三山国王、妈祖、土地神。

“营老爷”也就是“游神”,往往与“赛会”连在一起,所以叫“游神赛会”。

“营老爷”活动的过程,首先是请“老爷”。由村里有威望的长者领众人从庙中抬出神轿安放在村中“神场”(就是临时搭建起神坛、供棚、戏台的广场);其次是“拜老爷”。村民前来“神场”祭拜“老爷”;再次是“营老爷”,就是抬神轿到全村巡游,游毕送“老爷”归庙。这是“营老爷”活动的高潮。

“营老爷”主要有“文营”与“武营”两种营法。“文营”比较斯文。就是将神像请上神轿之后,沿指定路线巡游,顺序通过各家各户接受朝拜,绕了一圈之后回到社坛中。潮安磷溪镇仙田村的“拜老爷”习俗就是“文营”。

“武营”是一种存在比赛的做法。不同乡村有先营完神回社坛可得福报之说,于是,人们将神像请上神轿捆紧后,由村民们抬起疾跑比赛。澄海盐灶“拖神俗”与潮安县卧石村的“绞老爷”、“舂老爷”习俗就是较为出名的“武营”。

澄海“盐灶拖神”在潮汕“营老爷”活动中是最出名、最狂热的。它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相传清乾隆年间,盐灶村中有一渔民在浅海上挨缉,捞得一尊神像,形象十分森严威武,心里害怕,随手甩掉后又再被捞上来,他只得对着神像祷告:“若能帮我捞得满满一篓鱼虾,就带你回去。”当天果然缉获甚丰,便把它安置在村中神庙供人朝拜,香火甚盛。

第二种说法:盐灶有旧习俗,每年游神抬扛神像要拈阄,中阄的要安排筵席宴请乡人,穷人家甚为所苦。那年,有一渔民恰好中阄,游神日子将到,心如火燎,就埋怨是这尊神害了他,越想越气,夜间索性偷愉带了绳子跑进神庙,把神像捆缚拖至海滩把它踩在泥沙里,连夜拾行装,过洋避难去了。

事也凑巧,这一年盐灶五谷丰登,渔汛大旺,那渔民也在南洋发了财。隔年,将临游神日子,他匆忙回家,向乡亲道明真相,便把神像挖捞上来,粉饰金身,供上神殿。大家都认为:“老爷公一定喜欢拖,越拖越兴旺。”从此约定成俗。

澄海盐灶“拖神俗”的基本情况是:每年农历正月廿一、廿二两天为游神节日,要抬神偶游行,村中青壮年便需准备拖神。当年轮值抬神游行的壮汉则要护神,每人都要斋戒沐浴净身,穿一件新缝制的短裤,袒胸赤膊,周身涂上豆油。又用绳子把神偶捆缚在神轿里,抬神在村里游行时,要拖神的人便紧紧跟着,待游至指定的一片旷场上,众人吆喝一声,便猛冲猛拼,想把神拖下来;护神的壮汉因赤身涂上豆油,滑溜溜地,很不容易揪住。要拖神的人也各不相让,各显身手,你争我夺,你抢我扯,抱腰拽腿,扭成一团。围观者人山人海,热闹异常,有的还骑上墙头,登上屋顶,喝彩助威。最终仍然把神偶拖下来,弄得须脱脸破,脚断手折,再推下池里浸泡,至此方尽兴而归。拖神过后,再择个吉日把神偶捞起,重塑金身,送回神庙,供人朝拜,享受香火。年年如是,这一民俗沿袭至今犹存。

潮汕“营老爷”活动丰富多彩,特色鲜明,被誉为潮汕人的狂欢节。